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篇
  14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掌握新型高效植保器械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技术,探索高效安全的小麦赤霉病防治方法,于2017年比较了担架式机动喷雾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等施药器械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担架式机动喷雾机施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采用大疆MG-1S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略低于前者,采用衡创植保无人机和人工背负式喷雾器施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育适合露地爬地栽培和大棚立架栽培的四倍体西瓜新品种,提高广西西瓜产业竞争力。【方法】于2008年利用四倍体西瓜403作母本,四倍体西瓜JL作父本,配组选育四倍体一代杂交种兴桂六号,2009-2010年,连续两年进行露地爬地栽培品比试验,2011-2012年,连续两年进行大棚立架栽培品比试验。【结果】兴桂六号全生育期春造90-100 d,秋造65-80 d,果实发育期29-35 d。单果重3.5-4.5 kg,果实圆形,表皮深绿覆盖墨绿条带,有光泽,皮厚1.0-1.2 cm,耐贮运。果肉大红色,剖面光滑,纤维黄筋少,种籽少,汁多,质实、细密、清甜爽口,品质优,中心含糖11.5%。2009-2010年,连续两年露地爬地栽培品比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38081.3和34602.8 kg/ha,分别比对照增产15.6%和13.7%。2011-2012年,连续两年大棚立架栽培品比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66577.5和63169.5 kg/ha,分别比对照增产18.1%和15.0%。2012年广西西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4182.0 kg/ha,比对照增产10.8%;2010-2012年,露地爬地生产栽培示范试验平均产量32550.0-36585.0 kg/ha,比对照增产10.6%-15.5%;大棚立架生产栽培试验平均产量60178.5-63168.0 kg/ha,比对照增产12.6%-15.2%。【结论】四倍体杂交西瓜新品种兴桂六号适宜露地栽培和大棚立体栽培,在广西西瓜种植区均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于2017年2月-2018年1月,应用样线调查法和鸟鸣声识别法,每月1次对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校园鸟类的种类及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师范大学校园共分布鸟类48种,隶属7目、23科。其中数量较多的是鸽形目的珠颈斑鸠,雀形目的小鹀、黄喉鹀、乌鸫、白头鹎、家燕、棕头鸦雀等。与国内其他大学校园的鸟类相比较,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的鸟类种类和数量都较多。  相似文献   
4.
<正>采用嫁接栽培是预防葫芦科瓜类枯萎病发生一项有效的生产技术措施[1-8]。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有针对性的研究具有广西气候特点的西瓜嫁接栽培技术,首先在南宁市郊吴圩、苏圩、五塘、金陵等西瓜主产区进行示范推广,培养出一大批西瓜嫁接技术能人,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合作或技术入股等方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1976、1991、2000和2011年Landsat MSS/TM/ETM+影像,以计算机辅助分类和目视解译方法提取的念青唐古拉山西段冰川边界为对比依据,研究了近40a的冰川进退变化。结果表明:近40a念青唐古拉山西段冰川总体处于持续退缩状态,1976-2011年间冰川总面积减少193.9km2,且退缩速率呈现大-小-大的变化特征。研究时段内各坡向冰川退缩幅度不同,东南坡减少14.2%,西北坡减少23%;结合当雄、那曲、班戈和申扎气象站的数据认为,气温升高是冰川退缩的主要原因,三个时段冰川退缩速率的差异主要是各时段升温幅度不同所致;分析了位于研究区东南坡和西北坡当雄、班戈气象站的数据表明,地理位置影响气候变化,同时影响冰川进退。  相似文献   
6.
基于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采用比值阈值和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分析了唐古拉山东段布加岗日地区近25 a来冰川现状及其变化,对比研究了四个时段的冰川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8-2013年研究区冰川退缩比较严重,面积退缩34.25 km2,占1988年冰川面积的18.67%,且不同时段冰川退缩速率不同,1988-1994-1999-2006 2013年冰川退缩表现为:慢 最快 中等—快的特点,冰储量预测减少15.38%.夏季气温升高很可能是造成冰川加速退缩的主因,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好地体现在长时段的气候变化上,而短时段气候变化对冰川总体变化趋势有一定的作用,这是造成各个时段冰川变化差异性的原因.研究区北坡冰川退缩明显快于南坡,这种变化的差异性一方面可能是由研究区季风气候特征和水汽来源对不同朝向冰川的影响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受冰川发育规模、分布海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兴桂3号’是以‘TZS-e’为母本、‘LPCS-a’为父本育成的早熟优质有籽西瓜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春季栽培80-87 d,秋季栽培60-66 d,果实发育期25-28 d。果实短椭圆形,果皮青绿色覆深绿色清晰宽条带。果皮厚度0.7-1.0 cm,不易裂瓜,抗压及耐贮运性好。瓜瓤鲜红色,瓤质细嫩、实脆,清甜爽口,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以上。单果质量2.0-3.5 kg,露地栽培每667 m2产量2 000-2 500 kg,大棚栽培每667 m^2产量2 500-3 200 kg。大棚和露地均适宜栽培。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瓜2013017号。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育鲜食、加工兼用型南瓜新品种,为广西南瓜生产提供良种选择和技术支撑.[方法]以一品南瓜杂交种一代经过9代连续自交定向分离的自交系YP为母本、日本甜粟杂交绿白皮色南瓜材料经8代自交提纯的高世代自交系RT为父本进行配组杂交,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结果]选育成的鲜食加工兼用南瓜“新品一号”,果实扁圆形,单瓜重1.00~2.00 kg,果皮墨绿色布有浅色小点,果肉橙黄色,果肉厚2.0~3.0 cm,含水量少,淀粉含量18.0%,总糖含量3.01%,口感粉甜带板栗风味;果肉硬韧,耐贮运;从播种至采收嫩瓜仅需65 d,老熟瓜需85 d,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24564.0 kg/ha,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440.0~25299.0 kg/ha.[结论]“新品一号”南瓜产量和品质等综合性状突出,可作为鲜食、加工兼用型南瓜新品种在广西南瓜种植区作冬春季大田露地提早栽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9.
以乔戈里峰北坡冰川为研究对象,选取1978年、1991年、2001年、2014年4个时期的Landsat MSS/TM/ETM+/OLI影像,通过遥感图像计算机辅助分类和目视解译等方法提取了不同时期乔戈里峰北坡的冰川边界,并分析了乔戈里峰北坡冰川1978—2014年的进退变化。结果表明:1978—2014年乔戈里峰北坡冰川面积减小了53.37km2,占1978年冰川总面积的6.81%,冰川近40a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反而呈现退缩速率由快变慢的趋势,且近10a冰川退缩尤为缓慢,年均退缩率仅为0.12%。研究区东向冰川退缩率明显高于西向冰川,冰川退缩率随冰川规模的增大而减小,同时也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减小。冰川变化的原因分析显示:气温升高导致研究区冰川退缩,而降水量的持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冰川的退缩;研究区内12条典型前进冰川对冰川积累区面积贡献较大,使得研究区整体冰川退缩率由快变慢的趋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无籽西瓜露地生产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是全国无籽西瓜栽培较早、种植规模较大、出口创汇最多的省份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经过40多年的努力,广西无籽西瓜产业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无籽西瓜生产已经成为广西传统农业中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具有短、平、快的生产发展优势,也是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发展项目之一,种植效益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但长期以来,广西无籽西瓜的生产与经营比较分散,各地无籽西瓜的生产经营主体是千家万户的农民,每一个瓜农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