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二苯碳酰二肼测定铬的反应机理的同时,对使用同一消化浪测定土样中铬和钛的可行洼进行了试验,结果认为,采用H_2SO_4—H_3PO_4—HNP_3体系消化土壤样品,消化液可分别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测铬和用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测钛。经对全国不同地区的五个土样用本法与常规测铬法的对照试验,得到一致的结果。作者还发现,使用不同纯度级的二苯碳酰二肼得到不同的结果,认为必须使用分析纯级以上的试剂。 根据对络台物的可见一紫外吸收光谱的研究和其他试验结果,并结合前入的电泳试验等结果,阐述了二苯碳酰二肼测定铬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解放以来,各地農業科学工作者在总結農民对于水稻丰產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开展了对于水稻土肥力問題的研究;其中也着手進行了对于水稻土速测法的研究。这一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三:第一,通过速测法对照作物对施肥的反应,來建立土壤中速效养料和作物產量的关系,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上的依据;第二,通过速测法來总結農民对水稻土施肥的經驗,使这些經驗能和速测分析联系起來,找出規律,从而更有效地指導施肥及其他有关土壤肥力的技術措施;第三,通过速测法來初步窺测水稻土在肥力上的特征,特别是水稻土中的养料动态。我們認为利用速測法來研究土壤肥力,特别是水稻土的肥力,无論在理論上或者实际  相似文献   
3.
盆栽试验表明:铬使大豆叶内可溶性糖、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减少,使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高浓度的铬可使大豆的根和叶出现受害症状,植株矮化,生育期延迟,光合生物量和产量下降。大豆结瘤与固氮对铬的反应十分敏感,铬使结瘤数减少,根瘤重下降,使根瘤内的蛋白质含量提高,豆血红蛋白含量减少;铬还使单株固氮酶活性(乙炔还原法测定)显著降低,用高浓度铬处理者克瘤固氮活性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土培试验中钒(v)对大豆生长的影响。5,10mg/kg处理对大豆生长影响不显著,25mg/kg处理对大豆生长有不良影响,50mg/kg以上各处理对大豆有明显的伤害作用。根据试验结果,探讨了钒影响大豆生长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三价和六价铬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培和砂培的盆栽试验研究了三价和六价铬对大豆生育和产量的影响。低浓度铬对生长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出现根叶可见受害症状,生育期延迟,植株矮化及生物量降低;三价铬影响较小。铬使结荚部位升高,结荚减少及瘪粒增多,导致籽实减产。  相似文献   
6.
在本文第一报的基础上,我們又繼續进行了一些盆栽和田间試驗,盆栽試驗所获得的結果和第一报中所报道的相似,証明这些方法在具体条件下有一定的重复性。在本文中討論了診断水稻植株中氮素营养的莖叶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一个簡單的新方法。通过田間肥料試驗証明用这一方法所获得的速測結果是能够代表土壤速效肥力和当时的水稻需肥要求的。在本試驗里,根据速測結果来进行施肥,其所获早晚稻产量, 都超过了一般施肥方法而所用肥料則反而較少,这証明水稻土的速測法作为一个方法来說,是有它的生产实践价值的,尽管在具体方法上及应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問題而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研究了土壤中不同形态铬的转化机制,从理论上和实验结果上探讨了土壤中铬的氧化还原、吸附、解吸、结合作用机制和相互关系及环境因子的影响;探索了土壤中铬的迁移、转化和积累的规律,同时辅以盆栽试验,研究了土壤中不同形态的铬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和吸收积累的关系,初步明确了土壤中不同形态铬的污染行为和生物效应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用逐级提取方法,研究了外源铬进入土壤后的形态转化,结果表明:添加到土壤小的Cr(Ⅵ)很快还以为Cr(Ⅲ)而失去其活动性,水溶态和交换态铬含量在培育6周后已恢复到对照水平,添加的Cr(Ⅲ)很快被土壤吸附和沉淀而固定,难以被H_2O和NH_4Ac提取。添加的有机结合态铬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水溶态和交换态铬含量,并能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存在于土壤中,添加污泥形式的铬进入土壤主要以残渣态、沉淀态和有机紧结合态铬为主。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土壤、矿物对Cr(Ⅵ)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土壤中铝对Cr(Ⅵ)的吸附起着主要作用,土壤、矿物对Cr(Ⅵ)的吸附机制和磷酸根相似,以专性吸附为主,吸附过程中伴随着羟基的释放,溶液中磷酸根、氟离子和硫酸根等阴离子的存在,强烈抑制了土壤、矿物对Cr(Ⅵ)的吸附,而C1~-和NO_3~-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红壤对Cr(Ⅵ)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红壤对Cr(Ⅵ)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吸附等温曲线可用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描述。低pH值时吸附量随pH值升高稍有增加,pH超过某一限度,吸附量急剧下降,直至基本不吸附。各种阳离子及阴离子对Cr(Ⅵ)的吸附作用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PO_4~(3-)、SO_4~(2-)和Cl~-等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