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2篇
  25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一项安全高效、生态环保的生防措施,是最先进的坊螟技术。公主岭市连续19年推广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取得了显著效益。介绍了松毛虫赤眼蜂的防螟原理和特点、工厂化生产、田间应用技术等。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时策。  相似文献   
2.
1.覆土防寒法在土壤结冻前,对幼苗用稻草、麦秸等覆盖进行防寒.少数不耐寒的珍贵树种苗木可用覆土防寒,厚度均以不露苗梢为度,翌年春土壤解冻后除去覆盖物,此法适用于油松、樟子松、红松、云杉、冷杉、侧柏、桧柏等常绿针叶树幼苗和部分落叶的花灌木,如蔷薇、月季以及常绿的小叶黄杨等.易霉烂的树种不宜采用此法.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蔬菜的重要标志是农药残留量不能超过国家的残留标准,所以在生产上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必须遵循"严格、准确、适量"原则.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探求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以陕西洛惠渠灌区实测数据为例,首先采用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法,对灌区自然-人工-生物条件下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因子进行研究,分析了各因子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并运用灰色动态模型对敏感因子进行灾变预测.结果表明:蒸发量是影响该灌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子,而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形成了复杂条件下的耦合关系;灰色动态模型对蒸发量的灾变预测精度较高,完善模型系统.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到灌区地下水动态评价中是切实可行的,是对传统地下水动态研究方法的补充与完善,可为灌区管理和调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室内模拟降雨条件下径流侵蚀产沙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降雨及其产生的径流是引起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开展黄土区降雨产流产沙过程研究可为土壤侵蚀过程模型研发奠定基础,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利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植被格局条件下的坡面侵蚀产沙、径流、入渗规律及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裸坡坡面下,雨强是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径流贡献率为87%;坡度是影响产沙的主要因素,产沙贡献率为76%;在大雨强或陡坡条件下,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含水量以坡面中下部最大,坡面中部居中,坡面上部最小。坡面植被覆盖对侵蚀产沙的影响大于坡度因素的影响;相同覆盖度条件下,植被空间位置对水沙调控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坡底>坡中>坡顶。随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径流总量呈幂函数减小趋势,产沙总量和径流含沙量呈指数函数减小趋势,植被对水沙调控作用逐渐增强。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流域径流产流产沙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相关的模型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支持。  相似文献   
6.
坡面径流侵蚀产沙机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利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不同植被条件覆盖下坡面降雨入渗产流和侵蚀产沙过程特征及其互作关系,阐明不同植被类型对坡面降雨侵蚀产沙过程的调控机理及其差异。结果表明:荒地、草地和坡耕地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线均较林地的强烈,呈现出多峰多谷的特点,产沙过程较产流过程波动更为剧烈;坡面累计产沙量随累计径流量增加呈幂函数显著递增趋势,坡面侵蚀产沙过程表现为发育期、活跃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在水沙调控方式上,林地主要通过植被根系削减侵蚀动力、增加入渗、削减径流及减缓流速等途径实现水沙调控,具有蓄水减沙的水土保持功效;草地植被主要通过地表植被冠层拦截实现水沙调控,具有直接拦沙的水土保持功效;植被空间结构对水沙调控作用有明显差异,其中植被根系的存在对发挥植被水土保持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吉林省西部近期耕地类型年代际变化趋势,本文以吉林省松原市和白城市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2010年遥感影像,解译分析该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并基于CA-Markov模型对其未来演变进行情景模拟。结果发现,2000年~2010年吉林西部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且水田面积增加速率大于旱田;2010年~2020年吉林西部耕地面积仍呈增加趋势,但增幅较2000年~2010年有所减缓。本研究为该区土地资源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南水北调中线湖北十堰水源区,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与高级氧化消毒(AOP)技术相结合的组合工艺MBR-AOP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考察了该工艺对CODCr、BOD5、NH3-N和浊度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大于20℃、pH在6~8的条件下,工艺对CODCr、BOD5、NH3-N和浊度的降解效果好,平均降解率分别为96.4%、95.1%、94.3%和99.1%,出水CODCr为8.6~26.2 mg/L,BOD5为5.2~17.2 mg/L,NH3-N为1.8~3.9 mg/L,浊度均小于1 NTU,水质优于生活污水排放标准(GB 18918-2002)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坡沟系统重力侵蚀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黄土高原坡沟系统重力侵蚀机理进行探索,对坡沟系统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侵蚀基准面抬升高度对坡沟稳定性及重力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侵蚀基准面逐渐抬升,坡沟系统逐渐稳定,最大位移、安全系数及滑塌概率的变化符合指数函数分布规律。拟合方程精度较高,可应用于坡沟重力侵蚀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凹形边坡整体几何形态能够有效降低应力集中,减缓重力侵蚀的发生程度;坡沟系统上部位移是以"沉降"模式为主,梁峁顶和梁峁坡是重力侵蚀最为强烈的部位。随侵蚀基准面逐渐抬升,各方向位移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模拟降雨条件下植被格局对径流总磷流失特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植被格局下径流总磷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径流总磷流失量在产流初期仅0.5 mg,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流失量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累积径流量与累积径流总磷流失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判定系数都在98.5%以上。植被覆盖对径流养分具有削减作用,覆盖面积越大,单位径流所能携带的养分流失量越小。对于不同植被覆盖面积,坡下格局3 m2的径流总磷流失量仅为1 m2的30%,坡中和坡上格局都在50%以上。研究结果为调控坡面径流养分,削减汇入水体养分量,采用植被措施布设空间格局来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