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6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63篇
  137篇
综合类   20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澜沧江上游典型区域(兰坪县)1∶1万DEM进行了分析处理,提取了研究区有关坡度、坡向、地表起伏度等地貌特征因子,并进行了定位表达和定量统计分析,对本区域地貌特征形成了总体认知,为地质灾害防治、国土规划、耕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农业产业扶持,特别是流域内水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地理空间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2.
采集福建省6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2冬季逐日极端最低气温气象观测资料、站点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离海距等数据,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和GIS技术,构建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Td)和4个等级冻害(-2Td≤0℃、-3Td≤-2℃、-4Td≤-3℃、Td-4℃)发生频次P空间分析模型,根据荔枝寒(冻)害评价指标,对福建荔枝种植区进行区划。结果表明:⑴福建荔枝种植区可分为最适宜区(微寒害区)、适宜区(轻度寒害区)、中等适宜区(中度冻害区)、不适宜区(重度冻害区),其中最适宜区、适宜区划区结果与实际荔枝种植分布较吻合;⑵福建荔枝种植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诏安至福清的东南沿海平原地区,适宜区主要在东南沿海平原与丘陵过度地区,中等适宜区、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适宜区以西的闽中、闽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墙体一维导热的MATLAB模拟与热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日光温室墙体层间温度变化及热量传递动态规律,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墙体一维非稳态导热模型,利用MATLAB编制相应的模拟程序,计算出日光温室墙体各点的温度和热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准确模拟日光温室土墙的温度。墙体内侧存在有效蓄热层,它对日光温室室内热环境有积极的作用。墙体有效蓄热层的热流白天指向墙体外侧,夜间指向墙体内侧,因此它的厚度直接根据热流的方向确定。有效蓄热层与天气、墙体总厚度以及墙体热特性参数有关。2012-12—2013-01期间有效蓄热层厚度为0.26~0.45m不等,最大值出现在连续雪天。同时从理论上验证了3.0m厚的温室土墙内部存在热流相对稳定的"热稳定层"。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用DEM计算河流比降,分析DEM分辨率与阈值对比降的影响,并提取最佳分辨率与最佳阈值。以延河流域的ASTER GDEM和SRTM3 DEM为原始数据源,利用Arc GIS分别提取60、150、200、300 m分辨率下延河流域的主河道,并据此计算流域平均比降。结果表明:延河的平均比降为3.39‰;DEM分辨率与汇流阈值对比降影响较大,当DEM分辨率小于150 m时,比降随阈值增大而减少;DEM分辨率大于150 m,比降逐步增大。延河流域河流比降分析的DEM分辨率不宜超过150 m,其中DEM分辨率为90 m时,计算的比降结果较为符合延河流域实际情况;DEM分辨率为30、60、90、150、200、300 m时,计算比降的最佳阈值分别为65000、60000、30000、70000、40000、20000;利用85%的主河道折线段信息,进行比降计算,其结果接近真实值。研究实现了基于DEM的河流比降计算,有助于DEM在水文学等流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传统转运槽实际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 ,通过离散元模型(DEM )方法对输煤系统转运溜槽实现了控制物料集中流动输送 ,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物料的堵塞 ,达到防堵抑尘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数字高程模型(DEM)精度对提取坡度的影响,本文以下辛佛煤矿井田为例,在Arc GIS 10.2支持下,分别用5种不同等高距等高线(5m、10m、15m、20m和25m的等高距)生成不规则三角网,6种不同采样间距(1m、5m、10m、15m、20m和25m的采样间距)转换为栅格,2种不同单元(以井田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块为单元)统计坡度信息。结果表明:随着等高距和采样间距增大,井田平均坡度趋于平缓;地块平均坡度分级一致面积比例下降,且等高距影响远大于采样间距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10 000地形图生成DEM,提取坡度时用5m等高距等高线和5m采样间距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2003年TM数据和1∶1万DEM图形为基础,采用交叉表模型,结合西宁市南北山实际情况,评价了区内土壤侵蚀风险度,为西宁市南北山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安徽省东至县梅城林场为研究对象,在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运用遥感软件Erdas9.0对2011年同期的LandsatETM+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形成森林资源类型影像分类图;以ArcGIS9.3为数据加工平台,对林场1∶10000地形图等高线进行矢量化,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在ArcGIS软件环境下,将森林资源类型影像分类图和DEM融合,实现森林资源类型三维地形显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森林资源的分布和海拔因子关联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规划设计中准确而又具有艺术表现力的表达地形地貌,历来是平面制图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主要表现手段有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和数字地貌晕渲法三种。依据不同的需求,综合使用三种表现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图件表现力和准确性,便于使用者阅读使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星站差分GPS及DEM的林区SPOT5数据正射校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星站差分GPS采集高精度的地面控制点(GCP),结合林区1∶1万DEM数据和SPOT5物理模型对SPOT5数据进行正射校正。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校正所有GCP总体中误差为1.337个像元,能够满足林业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