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4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73篇
农学   96篇
基础科学   42篇
  295篇
综合类   1064篇
农作物   90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232篇
园艺   60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9种水稻产量和、镉的差异,并研究了9种调理剂在水稻不同生长其施用对晚稻产量及稻米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1)泰优398中和镉的含量均较低,且均未超标;最优的水稻品种为早丰优华占,其次是泰优398和桃湖优莉晶;(2)调理剂A和钝化剂A作基肥处理后稻谷中超标,分别超出了20%和15%;仅有石灰处理的稻谷中的含量降低了20%;稻谷中镉均未超标;微肥作基肥施加后稻谷中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处理后稻谷产量均有增加,其中调理剂B施加后稻谷产量增加最多,增加了22.42%;石灰施加后理增加3.38%;(3)石灰和硒肥作追肥施加后稻谷中的含量均降低88.24%;硅肥、硒肥和铁肥作追肥施加后稻谷中镉分别降低了62.92%、52.81%和44.94%;石灰、铁肥和硒肥施加后稻谷产量降低0.04%、0.14%和5.25%;锌肥和硅肥施加后稻谷产量增加10.08%和0.16%;硅肥和石灰作追肥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植物体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结合形态特征的测定精度,以铺地黍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提取方法测定其根部的分布特征,对重金属提取过程中植物取材质量与提取液体积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量化研究,改进重金属提取流程方法。结果显示,在确定植物取材重量时,其研磨后的植物材料体积与提取液总体积之间的比例为1:5时,各化学结合态提取效果比较理想,的回收率高达97.69%。铺地黍根部亚细胞分布的F2组分电热板消解的最适消煮温度和时间为:在250℃下消煮0.5 h,之后在145℃下消煮2 h的提取效果最佳,其残渣态含量约为0 μg/g,整体回收率高达98.38%。改进后的方法提高了测定的精度,节省测定时间,为植物体其他重金属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结合态测定方法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240℃热解小麦秸秆制备的生物炭对离子的吸附性能及对土壤中离子的固定效应。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生物炭对离子以化学吸附为主要过程,298.15K和323.15K下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45.02 mg/g和51.05 mg/g;通过小白菜种植实验,生物炭在土壤中添加量大于1%时,小白菜含量小于0.082mg/kg,且小白菜中含量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减少,为解决离子污染的土壤问题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小麦秸秆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及吸附后对重金属的固定效果,开展了240℃热解小麦秸秆制备的生物炭对离子的吸附性能和对土壤中离子的固定效应及小白菜中累积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生物炭对离子以化学吸附为主要过程,在298.15 K和323.15 K条件下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45.02 mg/g和51.05 mg/g;通过小白菜种植试验,生物炭在土壤中添加量大于1%时,小白菜含量小于0.1 mg/kg,且小白菜中含量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减少,为解决离子污染的土壤问题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纳米Fe3O4负载联合硝酸改性椰壳炭对Pb2+、Cd2+单一及复合溶液的吸附特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针对吸附剂的表面特性、投加量、溶液初始pH、吸附时间、重金属初始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应用等温吸附模型及吸附动力学模型对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Fe3O4负载酸改性炭比表面积较未改性椰壳炭增加了221.03 m2·g-1,表面含氧官能团如O-H、C=O、C-O-C增加,芳香性增强,等电点提高至5.68。从经济效率角度考虑5 g·L-1为合理吸附剂用量,pH为5.0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在4 h达到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的拟合度更高,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吸附由快速外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作用,Pb2+、Cd2+的吸附分别更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纳米Fe3O4负载酸改性椰壳炭对Pb2+、Cd2+的最大吸附量(Qm)分别达42.54 mg·g-1和25.79 mg·g-1,为未改性椰壳炭的1.87倍和2.23倍,复合溶液中Pb2+、Cd2+Qm分别为单一溶液的65.16%和54.21%,这揭示了离子共存条件下的吸附竞争现象。研究表明,纳米Fe3O4负载联合硝酸改性提高了椰壳炭对Pb2+、Cd2+的吸附能力,且Pb2+的吸附性能及吸附竞争性优于Cd2+。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湛江地区各菜市场根茎类、瓜果类和叶菜类蔬菜进行采样,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其中(Pb)、镉(Cd)的含量水平。结果表明,湛江地区蔬菜Pb、Cd污染总体较轻,但仍存在超标现象,超标样品主要集中在叶菜类和根茎类蔬菜中,瓜果类蔬菜受污染程度较轻。该项研究为有效控制湛江地区蔬菜中Pb与Cd污染情况、保障地区内蔬菜安全和人群健康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研究取得了突破进展,然而将这些关键技术与蔬菜传统高度集约化种植模式进行耦合的研究还比较少,大规模推广应用鲜见报道。因此,本文在查阅最新发表文献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土壤-蔬菜作物系统重金属污染状况,归纳了蔬菜作物重金属吸收积累特征,并总结了重金属污染蔬菜地安全生产综合农艺调控技术研究进展。当前,我国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以中轻度为主,且区域分异明显。蔬菜作物重金属超标现象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给蔬菜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蔬菜作物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因种类、品种、部位而异,受基因型、土壤理化性质和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调整种植布局、选用重金属低积累品种、合理轮间套作、施用土壤改良剂和钝化剂、优化水肥管理技术等农艺调控措施是目前中轻度重金属污染蔬菜地安全利用的重要技术途径。未来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土壤-蔬菜系统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宜加强土壤-蔬菜地系统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传统种植模式与综合农艺调控措施耦合技术、长期定位试验及风险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以实现重金属中轻度污染蔬菜地的安全利用和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紫金牛对于土壤中胁迫的耐受程度,以紫金牛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土壤不同质量分数胁迫[0(对照)、500、800、1 200、1 800 mg/kg]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质量分数为500、800 mg/kg时,胁迫至60 d,紫金牛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总量、PSⅡ最大原初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高于对照,植株对于光能的利用能力得到促进;当土壤质量分数≥1 200 mg/kg时,胁迫至60 d上述数值低于对照,植株对于光能利用能力下降,热耗散升高。胁迫至60 d,各胁迫处理组电子传递效率(ETR)低于对照。在胁迫过程中,丙二醛(MDA)含量持续上升,膜脂过氧化加剧。短期内各胁迫处理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机体增强对活性氧的清除和生物膜的保护,但随着胁迫周期的增长,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合成受到影响,SOD活性降低。随着质量分数的加大,紫金牛叶片产生不同程度的外观损伤,但无死亡。紫金牛能忍受土壤中1 800 mg/kg的胁迫,具有较强的抗重金属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1年生海南风吹楠(Horsfieldia hainanensis)为材料,设置4个浓度(250、500、1 000、2 000 mg/kg)和4个镉浓度(10、25、50、100 mg/kg),研究、镉单一胁迫对海南风吹楠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镉、单一胁迫下,海南风吹楠的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生物量、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呈上升趋势,且均在浓度为500 mg/kg、镉浓度为25 mg/kg时达到最大值,随着、镉浓度的增加,其各生长指标呈下降趋势;海南风吹楠的生长指标对、镉单一胁迫差异显著。综合评价得知,浓度为500 mg/kg、镉浓度为25 mg/kg时苗木质量最佳,能促进海南风吹楠的生长,而高浓度的(2 000 mg/kg)、镉(100 mg/kg)则会对其生长产生毒害。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痕量的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简单、可控的一步还原法在裸玻碳电极表面原位合成纳米金/石墨烯材料的方法,并通过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CV)对修饰电极进行电化学表征。利用修饰后的电极对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的离子(Pb(Ⅱ))标准样品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4.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Pb(Ⅱ)的溶出峰为-0.08 V,在1~90μg/L范围内Pb(Ⅱ)的溶出峰电流与Pb(Ⅱ)浓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5),最小检测下限为0.27μg/L。在优化后的条件下采用该电极测定了实际水样与土壤中的Pb(Ⅱ)含量,加标回收率区间分别为93.75%~109.20%和93.82%~109.9%,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可以用于对实际水样与土壤样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