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5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490篇
农学   255篇
基础科学   283篇
  330篇
综合类   4523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662篇
园艺   536篇
植物保护   30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248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552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67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宁夏南部山区自然降水条件下露地青花菜的最佳补灌灌溉方案,采用大田田间对比试验,设置5个补灌水平,在宁夏原州区冷凉蔬菜基地开展补灌水平对土壤水分分布、青花菜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青花菜全生育期自然降雨主要集中在7月份,且占全生育期降雨量的78.49%,此月份无需补灌即可满足生育后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处理青花菜生育期内土层深度20 cm处土壤含水率总体表现为W5(27mm·667m-2)>W4(22.5mm·667 m-2)>W3(18 mm·667 m-2)>W2(13.5 mm·667 m-2)>W1(9 mm·667 m-2),补灌后各处理土壤含水率均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5%以上;补灌灌溉水平对青花菜花球产量性状、营养品质均有显著影响,W3处理经济总产量最高,达1524.10 kg·667 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6.28%~33.24%;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最高,W3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W1、W4和W5处理24.46%、12.20%、21.41%,W3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W135.78%,且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也较高,分别为6.26 g·100 g-1和9.57 mg·100 g-1。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青花菜膜下滴灌最优补灌方案为补灌灌溉定额为69 mm,苗期-莲座期补灌灌水2次,灌水量为33mm,莲座期-球前期补灌灌水2次,灌水量36mm,结球前期-采收期补水主要依靠自然降雨。该结果可为本区露地冷凉青花菜夏季栽培产量的积累与水资源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曾继娟  朱强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8):156-163
以引进的匈牙利能源植物Szarvasi-1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法,通过开展其在银川市、盐池县、固原市3个地区不同播种密度下的区域化试验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生长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该植物适宜生长的播种密度以及在宁夏地区的最适种植区域,旨在丰富牧草种质资源,服务生产.结果表明,匈牙利能源植物Szarvasi-1品种最适宜在固原地区种植,且3 g/m2为最佳播种密度,其次是银川地区和盐池地区.在整个生育期内,其营养成分含量随生长时期的变化而存在差异,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均在返青期达到峰值,分别为12.3%、2.6%,粗纤维含量在成熟期为31.0%;Szarvasi-1还富含粗灰分、钙、磷等元素,是一种营养较全面的饲料植物,可以作为牧草在宁夏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乳酸菌发酵作为果蔬汁的一种绿色加工技术,不仅可以赋予产品独特的风味,还可以转化其中的活性物质,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该研究以湖北杂交枸杞为原料,使用6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及发酵乳杆菌)进行发酵,研究发酵前后枸杞果汁理化特性、主要活性成分及体外抗氧化变化,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理想的发酵菌株。结果表明,6种乳酸菌在枸杞果汁中生长良好,活菌数均能达到10.0 lg CFU/mL以上。发酵后的枸杞果汁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植物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产酸能力更强,发酵后总酸含量达6.74、6.07g/kg。与未发酵枸杞果汁相比,经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发酵的枸杞果汁中总酚含量增加了13.76%~28.07%,而嗜酸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发酵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6种乳酸菌发酵后枸杞果汁中总黄酮含量增加了55.80%~161.97%。发酵枸杞果汁的抗氧化活性与发酵前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函数显示经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发酵的枸杞果汁品质更优,适宜作为开发枸杞高值化绿色加工饮品的发酵剂。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枸杞多糖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30周龄产蛋性能一致的540只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为期6周,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蛋鸡饲喂基础日粮+50和100 mg/kg枸杞多糖。结果:50 mg/kg枸杞多糖组蛋鸡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 mg/kg枸杞多糖组(P<0.05),但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蛋鸡蛋壳厚度、胸腺和法氏囊相对重量显著低于处理组(P<0.05),同时,50 mg/kg枸杞多糖组脾脏相对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0 mg/kg枸杞多糖组蛋鸡血清总蛋白浓度及溶菌酶活性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6.80%和18.99%(P<0.05),50和100 mg/kg枸杞多糖组蛋鸡血清白蛋白浓度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26.83%和24.49%(P<0.05)。50 mg/kg枸杞多糖组蛋鸡血液CD3+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0 mg/kg枸杞多糖组血液CD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0 mg/kg枸杞多糖组(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蛋鸡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50 mg/kg枸杞多糖可提高鸡蛋的平均蛋重,改善饲料效率及免疫器官重量和细胞因子。 [关键词]枸杞多糖|蛋鸡|产蛋性能|血清生化|免疫  相似文献   
5.
硅元素作为一种植物生长所需的有益元素,能有效提升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以3 a生红枸杞‘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在常规滴灌施肥基础上分别设置叶面喷施硅肥+滴灌清水(T1)、叶面喷清水+滴灌增施硅肥(T2)、叶面喷施硅肥+滴灌增施硅肥(T3)3个处理,并以叶面喷施清水+滴灌清水为对照(CK),探讨增施硅肥对枸杞生理代谢、产量和品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施硅处理能有效促进枸杞叶片的叶绿素合成及植株的营养生长,增加其叶片的植被覆盖指数(NDVI)和干物质累积量、光合速率(P_n)、水分利用率(WUE)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灌增施硅肥和叶面喷清水配合滴灌增施硅肥中均显著提高,叶片气孔导度(G_s)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灌增施硅肥中显著提高了16.98%,而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施清水整体的效果不显著,蒸腾速率(T_r)在施硅处理中显著降低;增施硅肥可以显著改善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含量,对维生素C(V_C)含量有极显著影响,显著增加高达133.61%,但枸杞的总酸含量在各施硅处理下显著降低。枸杞的产量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施清水、叶面喷清水配合滴灌增施硅肥、叶面喷施配合滴灌增施硅肥中依次显著提高了3.46%、13.00%、24.57%,以叶面喷施配合滴灌增施硅肥处理下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为35 270.8元·hm~(-2),增幅为26.73%,产投比为1.85。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通过增施硅肥能有效改善枸杞光合特性,提升枸杞产量,改善枸杞品质,尤其采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灌增施硅肥的方式对枸杞的生产应用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探究适于引黄灌区枸杞的水分调控和种植模式,以解决水土资源紧缺的生产实际问题。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大田试验,设置4个水分梯度(充分灌溉W0,75%~85%;轻度亏缺W1,65%~75%;中度亏缺W2,55%~65%;重度亏缺W3,45%~55%)和2种种植模式(枸杞单作D、枸杞间作苜蓿J),研究不同灌水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含量,以及枸杞耗水特征、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枸杞总耗水量随水分亏缺程度加重而减小,间作较单作增加了耗水量,但同时提高了灌水利用比例。枸杞生长随水分亏缺程度加重而减缓,间作苜蓿抑制枸杞生长。轻度亏缺W1提高了枸杞干果百粒质量,充分灌溉枸杞产量最大,轻度亏缺枸杞水分利用效率最高,DW1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为3.83 kg/(hm2·mm)。间作苜蓿对枸杞产量影响不显著,降低了枸杞水分利用效率,但因苜蓿的产出而提升了综合效益。综合考虑,轻度水分调控W1的枸杞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均较优,间作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枸杞生长,但能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8.
刘静  施明  乔改霞 《北方园艺》2019,(3):138-143
以枸杞不同程度玻璃化组培苗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外源添加物、添加聚丙烯酰胺、改变培养条件及玻璃化苗脱水处理在玻璃化组培苗恢复中的作用,探索出最佳的枸杞玻璃化组培苗恢复方法。结果表明:1/2MS+6-BA 0.5mg·L~(-1)+活性炭0.5g·L~(-1)为枸杞轻度玻璃化苗恢复最佳培养基,适宜枸杞中度玻璃化苗恢复培养基为1/4MS+6-BA 0.5mg·L~(-1)+活性炭1.0g·L~(-1)。当添加聚丙烯酰胺8、16g·L~(-1),枸杞轻度、中度玻璃化苗恢复率均达到最高,聚丙烯酰胺对枸杞玻璃化的组培苗有明显的逆转效果,逆转后的组培苗生长良好。经过脱水处理后,玻璃化苗明显得到恢复。脱水2d轻度玻璃化苗的恢复率可达77.61%。随着脱水的天数增加,枸杞中度玻璃化苗恢复率逐渐提高,当脱水天数达3d时,恢复率最高达71.24%。培养期间增强封口膜的透气性和光照强度能有效提高枸杞玻璃化苗恢复率。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枸杞蚜虫为试虫,采用玻璃管药膜法研究了藿香精油的触杀剂量效应、藿香精油+马来酸二乙酯的触杀剂量效应、马来酸二乙酯对藿香精油的触杀毒力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藿香精油在处理4 h后,精油最高剂量表现出的校正死亡率最高,是最低剂量校正死亡率的19.6倍。藿香精油对枸杞蚜虫的剂量效应为正比例关系。藿香精油+马来酸乙酯触杀枸杞蚜虫的触杀剂量在1 mL·L~(-1)下,最长处理时间的枸杞蚜虫死亡数是最低处理时间的10.4倍。马来酸二乙酯(增效剂)+藿香精油对枸杞蚜虫的剂量效应为正比例关系。藿香精油对枸杞蚜虫触杀4 h后,枸杞蚜虫的LC50为3.17 m L·L~(-1),含有马来酸二乙酯的藿香精油对枸杞蚜虫的LC50为1.09 m L·L~(-1)。枸杞蚜虫对含有增效剂的藿香精油的触杀处理更敏感。两者的95%置信限覆盖率为0,表明两者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毒力存在极显著差异。0.02%马来酸二乙酯的增效比为2.90,证明其对藿香精油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枸杞Lycium barbarum Mill.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名贵中药材,褐斑病是2010年在甘肃省枸杞种植区发生的由无性态类真菌新种枸杞小黑梨孢Stigmella lycii引起的新病害,据2015年-2018年调查,该病害已扩展至甘肃省各枸杞种植区,常年发病率45%~65%,严重度2~3级。本研究首次对枸杞小黑梨孢有性态形态进行描述,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病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地位,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枸杞褐斑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和越冬病叶上均可形成有性态。子囊壳球形至亚球形,大小185.6μm×176.6μm,有喙,喙的大小为(35.7~53.6)μm×(32.0~53.55)μm;子囊袋状,大小(103.2~165.7)μm×(15.7~22.4)μm,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砖格状,大小(25.9~36.5)μm×(9.4~14.1)μm,平均31.2μm×12.3μm,具(4~)6~7个纵隔和1~3个横隔。通过ITS、LSU、RPB2和EF1-α多基因位点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菌为子囊菌门格孢腔菌目格孢腔菌科真菌。秋末冬初清洁田园,减少来年初侵染源,是有效防治枸杞褐斑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