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以鲜切马铃薯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超声处理对鲜切马铃薯在4℃下贮藏过程中L值、a值、b值、总酚含量、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超声处理能有效抑制鲜切马铃薯亮度和色度的变化,降低总酚含量,抑制PPO和POD的活性;其中,25℃下300 W超声处理8 min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真菌固态载体预处理对不灭菌玉米秸秆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云芝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色精木霉菌(Trichoderma chromospermum)、深绿木霉菌(Trichoderma atroviride)和云芝变色栓菌分别与色精木霉菌、深绿木霉菌的混合菌对干黄玉米秸秆进行真菌预处理。结果显示,真菌预处理不灭菌秸秆30 d后,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率几乎可以忽略,在不灭菌的环境中,接入的真菌对秸秆本身附着的微生物群落不能形成竞争优势,造成较低的木质素降解率。而云芝变色栓菌、色精木霉菌、深绿木霉菌以及云芝变色栓菌分别与色精木霉菌、深绿木霉菌的混合菌对灭菌秸秆预处理30 d后,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4.0%、38.1%、38.1%、39.1%及40.3%。为降低秸秆的灭菌成本,将真菌预处理30 d后的灭菌秸秆作为真菌固态载体与不灭菌秸秆按照1∶9、1∶4及1∶1的干质量比混合培养30 d,结果显示,采用云芝变色栓菌分别与色精木霉菌和深绿木霉菌的混合菌固态载体预处理不灭菌秸秆,木质素降解率可达到30%~40%。因而,真菌固态载体可以较好地适应非灭菌环境并对秸秆中的木质素进行有效降解,是一种有效降低过程成本的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3.
山区聚落与宜林地的优化配置研究,是揭示山区聚落人地关系的科学方法,能够为划分退耕还林和人工植被类型的空间范围提供科学依据,可直接服务于当前山区聚落新农村建设与规划。本文选取杂谷脑河流域典型山体聚落———增头寨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实地调研,提取聚落土地利用、覆被信息,以此对增头寨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及聚落宜林地优化配置。同时,基于增头寨植被生长数据,利用SVS林分可视化技术,以花椒林为例,进行林分三维可视化研究,并详细分析、讨论了样地树高分布、径阶分布、冠幅比分布、森林覆盖率等林分信息,揭示林分结构与功能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4.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水分是农业生产和生态修复的关键因子。以干旱河谷典型区生态林、经果林、农地和荒草地4类土壤含水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4类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分析和数值模拟,揭示土壤水分与土层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平均含水量依次为:农地(18.62%)生态林(17.47%)经果林(16.53%)荒草地(11.25%);(2)从干旱河谷(1500 m)到天然林下线(2500 m)的山地垂直方向上,林地土壤含水量呈浅U型分布;海拔2100~2500 m土壤含水量均值为19.77%,海拔1900~2100 m为13.72%,海拔1500~1900 m为16.00%;(3)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生态林土壤水分垂直变化最为显著,农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则相对稳定;(4)土壤水分多水平贝叶斯模型能够较好地说明4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和剖面分布特征;(5)林地与荒草地土壤含水量差异表明,土壤平均含水量14%是界定林-草地的分界值。研究结果可为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花青素是一类属于黄酮类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橙色、红色、紫色和蓝色的食品中。探索花青素的提取方式、功能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潜力,其中重点探讨了花青素的微胶囊化工艺,为花青素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藏-羌聚落交错区为研究单元,提取该地区1999、2009年和2014年耕地空间信息,通过信息图谱与信息熵定量刻画交错区耕地的坡度分异特征,阐明坡耕地利用的合理程度。结果表明:1999-2014年间,藏-羌聚落交错区耕地总量下降显著,≥24°的耕地坡谱段递减明显,陡坡耕地耕作率由1999年的83.67%到2009年的71.97%再到2014年的55.03%,发生明显下降;坡度≤14°的耕地坡谱段呈现上升趋势,缓坡耕作率三年分别为16.33%,28.03%和44.97%,说明交错区耕地利用逐渐向坡度缓和的方向移动,缓坡耕地将逐步成为当地的农作物集中分布区。在退耕还林和5·12地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的双重影响下,藏-羌聚落交错区耕地信息熵由1999年的1.253增加为2009年的1.515,进一步增至1.707,呈逐渐增加的态势,这表明缓坡耕地与陡坡耕地的占比差距缩小,耕地在不同分级坡段间的分布趋于均匀,利于当地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20年之际,定量研究岷江上游退耕还林后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动态变化,为干旱河谷区生态治理与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原生林为对照,退耕地生态林和果园(樱桃、脆李、苹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用地类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组成、稳定性和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应用混合效应确定林地类型、土层深度、海拔梯度、砾石含量等因素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动态的贡献度。【结果】果园土壤大团聚体(> 0.25 mm)含量显著低于生态林,二者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显著低于原生林。原生林和生态林土壤团聚体各粒级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5~10 mm> 2~5 mm> 0.25~2 mm> 0.053~0.25 mm> 0~0.053mm,果园土壤团聚体各粒级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0.25~2 mm> 2~5 mm> 5~10 mm> 0.053~0.25 mm> 0~0.053mm;在5~15 cm土层,樱桃园5~1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脆李园和苹果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MWD、GMD)均表现为原生林>生态林>果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