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2.
3.
鲜食(甜、糯)玉米的发展现状和产业化前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市场已由过去的粮食需求转向鲜食、饲料、青贮及加工业等多样化需求,这就促使玉米生产必须由普通产量型向高层次专用质量型转变。广义的鲜食玉米包括采集鲜果穗用作食用的各种玉米类型,而本文仅指甜玉米和糯玉米。甜、糯玉米正以一种新型食品进入消费市场,甜、糯玉米以其含糖量高、适口性好、风味独特、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而倍受消费者的青昧。另外,种植甜、糯玉米经济效益显著,产值高出普通玉米1倍左右。如果进行精深加工,则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4.
5.
为了完善"甘薯/鲜食玉米"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寻求甘薯玉米套作体系下获取甘薯、玉米共同高产的最佳玉米播期和密度,通过大田试验,采用玉米播期与密度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不同玉米群体对玉/甘薯模式下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鲜食玉米套作模式下以B1M1处理(6月5日播种,密度1.5万株/hm2)最高,总产值98609.19元/hm2,其次为B1M2处理(6月5日播种,密度1.8万株/hm2)和B3M2处理(6月25日播种,密度1.8万株/hm2),产值分别为87423.65元/hm2、82179.4元/hm2,分别比最低的B4M3处理(7月5日播种,密度1.8万株/hm2)高65.43%、46.66%、37.87%。薯玉套作体系中玉米在6月5—15日播种,密度为1.5万株/hm2的条件下有利于总产量和总产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鲜食糯玉米品种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研究表明,基肥配比和拔节期追氮对籽粒物性有显著影响,且基肥配比对物性参数(除脆度和黏聚性)影响大于拔节期追氮。物性参数中,黏着性、脆度和咀嚼度变异系数较高。基肥处理中,总体上以氮磷钾肥合理配比(N 75 kg hm-2 + P2O5 75 kg hm-2 + K2O 75 kg hm-2)时硬度、脆度、黏着性(绝对值)、弹性、黏聚性和咀嚼度较高,回复性适中。随着拔节期追氮量增加,硬度、脆度、黏聚性、咀嚼度和回复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黏着性在不追氮和追氮150 kg hm-2处理下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追氮300 kg hm-2处理,弹性受拔节期追氮量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硬度和脆度与弹性、黏聚性和咀嚼度显著正相关。黏着性与弹性、咀嚼度显著负相关,与回复性显著正相关。弹性、黏聚性和咀嚼度两两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各参数的变化趋势,氮磷钾均衡基施并拔节期适量追氮时两品种籽粒具有较好的黏着性、咀嚼度和脆度,且苏玉糯5号籽粒硬度显著低于渝糯7号。 相似文献
7.
浙西山区鲜食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1
淳安县位于浙西山区丘陵地,是浙江省传统旱粮主产区之一。年旱粮播种面积17500hm^2,其中,甘薯为主要旱粮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5500hm^2。据资料表明,甘薯是蔬菜之王,营养丰富、养分平衡,营养价值高,国内外甘薯鲜食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开发鲜食甘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1999年从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引进鲜食甘薯新品种,已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1000hm^2,可增收10200形hm^2,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甘薯是耐贫瘠旱粮作物,适应性广,近年来,鲜食甘薯产品开发已辐射到附近诸多县市,呈现出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9.
以国审郑白糯918糯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分3个采收时期研究了采收时期不同对糯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收时期不同,对鲜食糯玉米籽粒主要营养组分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影响较大,对鲜穗产量影响较小。粗蛋白含量随着采收时期的推迟,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体表现为降低;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是随着授粉天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赖氨酸含量和可溶性总糖的含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逐渐降低;铁含量随着采收期推迟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镁含量随着采收期推迟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体表现为下降;钙含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探讨鲜食大豆的分类方法,分析鲜食大豆品种数量性状间的遗传距离;【方法】对近年育成的12个鲜食大豆品种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计算了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并通过离差平方和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16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因子,即株型因子、产量因子、结荚因子和粒型因子,且这4个主成分因子可保留91.54%的信息量,测算了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94%8.38%,平均为4.63,12个品种被分为4类,地理远缘品种在遗传上不一定远缘,而近缘品种由于选择方向不同可能成为遗传远缘;【结论】在选育鲜食大豆品种时应根据育种目标确定各主成分值大小;在评价资源间遗传差异时,不能仅以地理来源和亲缘关系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