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蚕豆锈病是由蚕豆单胞锈菌 [Uromyces viciae-fabae (Pers.) Schroet ] 引起的蚕豆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为提高蚕豆锈病抗性种质筛选的效率及准确性,本文采用混合菌株在温室条件下苗期接种、成株期评价的方法进行抗性鉴定。以抗病材料K0772和感病材料K90315为对照,对1416份材料(3个年度鉴定材料数量分别为290、517和609份)进行鉴定试验,其中重复鉴定材料77份。抗病对照K0772历年均表现为抗病(R);感病对照K90315分别表现为感病(S)、感病(S)和高感(HS)。不同年份间的病情指数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品种K0772和K90315及重复鉴定材料的3年重复鉴定结果间差异并不显著,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重复鉴定材料组间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年度间的重复鉴定结果高度一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通过3年重复鉴定,获得高抗(HR)材料12份,抗病(R)材料47份,中抗(MR)材料18份。因此,利用混合菌源进行苗期接种和在成株期对蚕豆品种锈病抗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该方法可以用于蚕豆锈病综合抗性材料的筛选和抗病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2.
鹰嘴豆是药食同源的优质种质资源,具有丰产耐旱、耐贫瘠、直立抗倒伏和较耐高温等特点,对土壤没有特殊要求,适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以引进的528份鹰嘴豆资源为材料,通过资源圃评价鉴定试验筛选出8份产量表现较好的材料,再通过多点试验,筛选出适宜云南地区种植的鹰嘴豆品系,为推动鹰嘴豆科研及应用推广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伊朗鹰嘴豆种质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优异种质,为鹰嘴豆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引进的133份伊朗鹰嘴豆种质为材料,分析其12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D值评价,筛选出可用于鹰嘴豆种质综合评价的农艺性状指标及综合表现较好的种质。【结果】12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03%~96.33%,秕荚数变异系数最大,以播种至开花期天数的变异系数最小。12个性状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4838~2.0716,平均值为1.8570,其中,单荚粒数、百粒重和播种至开花期天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较高,均高于2.0000;秕荚数、单株一级分枝数和有效分枝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较低,均低于1.7000。133份伊朗鹰嘴豆种质分为七大类群,其中,第Ⅰ和Ⅱ类群各包含1份种质,其中第Ⅰ类群具有高产、中晚熟特性;第Ⅱ类群具有大粒、晚熟、高杆特性;第Ⅲ类群包含6份种质,该类群具有晚熟、高杆特性;第Ⅳ类群包含14份种质,具有小粒特性;第Ⅴ类群包含7份种质,具有大荚、花期长、高产特性;第Ⅵ类群包含2份种质,具有花期一致、花期早的特性;第Ⅶ类群包含102份种质,具有大荚、矮杆特性。整体来看,12个性状中大部分性状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其中,在极显著相关的性状中,以播种至见花期天数与播种至开花期天数间、单株一级分枝数与有效分枝数间及单株产量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较大。前6个主成分(PC1~PC6)的累积贡献率为91.3798%,PC1的主要因子是实荚数和有效分枝数;PC2的主要因子是生育期相关性状;PC3的主要因子是产量和单株产量,为产量因子;PC4的主要因子是见花至开花期天数,为花期因子;PC5的主要因子是单荚粒数;PC6的主要因子是秕荚数。综合评价D值大于0.5000的种质有26份,其中综合评价D值大于0.6000的种质有6份,说明这些伊朗鹰嘴豆综合表现较好。【结论】伊朗鹰嘴豆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初步筛选到26份综合表现较好的鹰嘴豆种质,可作为我国鹰嘴豆种质创新基础材料。实荚数、有效分枝数、播种至开花期天数、单株产量、见花至开花期天数、单荚粒数、秕荚数和株高8个性状可作为鹰嘴豆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蚕豆锈病是由蚕豆单胞锈菌 [Uromyces viciae-fabae (Pers.) Schroet ] 引起的蚕豆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为提高蚕豆锈病抗性种质筛选的效率及准确性,本文采用混合菌株在温室条件下苗期接种、成株期评价的方法进行抗性鉴定。以抗病材料K0772和感病材料K90315为对照,对1416份材料(3个年度鉴定材料数量分别为290、517和609份)进行鉴定试验,其中重复鉴定材料77份。抗病对照K0772历年均表现为抗病(R);感病对照K90315分别表现为感病(S)、感病(S)和高感(HS)。不同年份间的病情指数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品种K0772和K90315及重复鉴定材料的3年重复鉴定结果间差异并不显著,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重复鉴定材料组间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年度间的重复鉴定结果高度一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通过3年重复鉴定,获得高抗(HR)材料12份,抗病(R)材料47份,中抗(MR)材料18份。因此,利用混合菌源进行苗期接种和在成株期对蚕豆品种锈病抗性进行评价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该方法可以用于蚕豆锈病综合抗性材料的筛选和抗病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表现型的亲本其杂交后代的农艺性状表现,研究F1代植株生物学产量、株高、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根重、结荚台数和结荚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变异程度,为蚕豆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研究和蚕豆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以云豆绿心2号和云豆1183为亲本,通过人工去雄、授粉方法,构建杂交后代群体,获取F1代138份植株表现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变异程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发现,生物学产量与株高、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根重、结荚台数和结荚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分枝数、结荚数等农艺性状之间也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变异程度分析发现,根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5.44%,结荚台数最小为8.23%;7个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根重(55.44%)>生物学产量(43.24%)>有效分枝数(30.50%)>分枝数(21.08%)>株高(10.69%)>结荚数(8.59%)>结荚台数(8.23%),总体变异较大,各性状均具有较好的潜力,可充分利用得到符合生产所需要的不同蚕豆品系。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可将存在极显著及显著相关关系的性状作为选育蚕...  相似文献   
6.
云豌18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澳大利亚、法国联合项目的国际圃试验中的优异种质材料L1413通过系统选育法育成的。该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白粉病,鲜籽粒形态性状好、粒色翠绿,口感鲜甜,是鲜籽粒豌豆生产优质品种。2014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委员会登记,2018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不同生境推广种植,近5年每年在省内外推广种植10.0万~11.3万hm2,该品种的育成和应用可为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云豌35号是利用从西班牙引进的优异种质材料L2340,通过系统选育法育成的优质半无叶型豌豆品种。在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中,该品种产量均居第一位,与对照品种中豌6号相比,增产率分别为88.1%和90.1%,增产效果显著。该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白粉病、中抗锈病,是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干籽粒和鲜籽粒兼用型豌豆品种。2021年7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是豌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省份,近年来鲜食豌豆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干籽粒豌豆生产规模缩小。从云南省豌豆品种选育、种植技术、品种生产示范等方面讲述豌豆生产现状,并针对目前云南省豌豆生产发展中存在的早熟优质品种缺乏、专用品种市场占有率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等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通过加强平台建设、良种推广等举措促进云南省豌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并有效利用印度鹰嘴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多样性,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D值评价等方法对181份印度鹰嘴豆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的多样性水平进行分析,筛选可用于评价鹰嘴豆资源的农艺性状及综合表现良好的种质。结果表明:12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7.47%(播种至开花期天数)~85.26%(秕荚数),百粒重、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实荚数、见花至开花期天数、产量、单株产量和秕荚数的变异系数均大30%,具有很好的改良潜力;Shann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50 9(单株产量)~2.053 5(单荚粒数),平均值为1.930 2,单荚粒数、株高、有效枝数和播种至见花期天数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000 0,12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700 0,说明各性状的数量指标分布较为均匀;在欧式距离为3.41处,181份印度鹰嘴豆资源被分为9个类群,各类群资源数量不同,第Ⅰ~Ⅷ类群均具有一定的性状优势;筛选到4个可用于综合评价印度鹰嘴豆资源的主要表型性状,分别为实荚数、播种至开花期天数、株高、分枝数;利用综合D值评价筛选到31份综合表现较好的资源,为我国鹰嘴豆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优异的基础材料、亲本来源。  相似文献   
10.
云豌36 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绿子叶抗病豌豆新品种,以引自法国的资源L0313 为母本,以中国台湾的优异种质材料L0318 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和系谱选择法培育而成。在2012-2014 年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10.1kg/667m2,较对照品种中豌6 号增产30.9% ;株高88.0cm,分枝数3.1,生育期186d,单株荚数17.8,单荚粒数4.15;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23.1%,淀粉含量48.59%,糖分含量4.79%,单宁含量0.568%。云豌36 号对白粉病和锈病分别表现抗(R)和中抗(MR),适宜在海拔1100~2300m 的西南秋播豌豆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