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植密度对3个紧凑型玉米品种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郑单958、先玉335、浚单20为材料,研究不同密度下3个紧凑型玉米品种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3个玉米品种的倒伏率逐渐升高,平均倒伏率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随着密度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穗高系数均逐渐升高,玉米倒伏率与穗位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和穗高系数相关性不显著。玉米茎秆穿刺强度随着节位的上升呈下降趋势,随着密度增加,茎秆穿刺强度逐渐降低,不同密度下每一节的穿刺强度均为先玉335郑单958浚单20,不同节间的穿刺强度表现为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随着密度增加,玉米穗行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均呈降低趋势,行粒数在不同品种间表现不同,郑单958和先玉335均呈下降趋势,浚单20则先升后降。随着密度增加,郑单958、先玉335的产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7.5万株/hm2时达最高值,分别为13 141.5、14 324.2 kg/hm~2,浚单20呈下降趋势。因此,与郑单958和浚单20相比,先玉335在冀西北地区种植抗倒伏且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选取冀北旱作区春玉米(Zea mays ssp.mays L.)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4年进行不同施肥处理田间定位试验,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法分析不同层次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分含量,研究施肥对农田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分[溶解性有机质(DOM)、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有机氮(DON)、溶解性有机磷(DOP)]的影响,以揭示土壤DOM及其组分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效应。结果表明,各处理0~40 cm土壤DOM的∑F_(ex/em)在46.04~78.24之间,DOC含量在101.24~253.48 mg/kg之间,DON含量在26.81~54.87 mg/kg之间,DOP含量在26.81~54.87 mg/kg之间。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DOM、DOC含量,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能够增加土壤DOC、DOP含量,降低DOM的∑F_(ex/em)值,配施氮肥和磷肥分别增加土壤DON和DOP含量,无机肥配施有利于增加土壤DOM的∑F_(ex/em)值,施肥降低了土壤DON和DOP含量。土壤中DOM和DOC主要来自外源,DON和DOP主要来自内源,土壤微生物和玉米生长对土壤DOM和DOP的影响具有多重性,影响较小,随着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增加和玉米产量的提高,土壤DOC含量增加、DON含量降低,DOC具有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指示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复合发酵液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 de Bary)]的抑制机理。[方法]研究了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的复合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机理。[结果]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复合发酵液使致病疫霉菌丝形态发生畸变;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释放和休止孢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95.93%和78.25%;经复合发酵液处理的致病疫霉病菌菌丝体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有一定的下降,但与单一发酵液处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发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高效、低成本复合型生物农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试验以脱毒SH40和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的SH40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60Co对SH40叶片再生和植株形态的影响.方法 运用组织培养技术比较辐射前后SH40的叶片再生率,观察继代苗的植株形态并且测定叶绿素含量.结果 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当TDZ浓度为1.5 mg/L和2.0 mg/L时,经辐射试管苗的叶片再生率以及平均出芽是都有所降低,并且叶裂加深、偏叶、皱缩叶、花斑叶、褪绿叶、漏斗叶、狭长叶、一柄两叶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辐射使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增值系数和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辐射诱变抑制了SH40试管苗的叶片再生,使叶片的外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畸形叶所占比例增大,植株的苗高、增值系数和叶绿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小麦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都是数量性状,研究小麦数量性状遗传对小麦育种及其杂种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标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进行数量性状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小麦QTL的研究进展,包括QTL定位原理及前提条件,常用的分子标记,QTL定位常用的作图群体,QTL定位的方法,QTL定位的统计软件和阈值,QTL的作图精度及小麦QTL定位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小麦QTL定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几种常用分子标记如RFLP、RAPD、AFLP、SSR、ISSR、SCAR、STS和SNP的基本原理与特点进行介绍。综述了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如遗传图谱的构建、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种质资源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以聚乙二醇PEG-6000为渗透剂模拟水分胁迫处理马铃薯试管苗,研究马铃薯试管苗在不同强度水分胁迫下的光合能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特性等生理反应.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强度增大,马铃薯试管苗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发生了不同变化.抗旱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其中水分胁迫后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脯氨酸含量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大显著增加,且以20%的PEG浓度处理增加最明显,抗旱性强的品种脯氨酸增幅较大;MDA含量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大急剧增加,植物叶片的质膜透性上升,抗旱性强的品种增长幅度较小;PEG处理后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抗旱性强的品种能维持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马铃薯夏坡蒂组培苗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浓度梯度比久加入MS培养基中,接种10d、20d、30d后,测定组培苗的苗高、茎粗、根数、根长、叶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比久浓度的增加,在培养10d、20d、30d时,组培苗的苗高均有所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培苗的茎粗、根长和根条数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在30mg·L-1处理达最大值;组培苗的叶片数均呈下降的趋势,且均在高于30mg·L-1处理时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可见,30mg·L-1的比久浓度对促进组培苗的生长最佳,可促进根部生长,降低株高,增加茎粗,进而培育壮苗,提升组培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密度对冀张薯8号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张薯8号为材料,采用相同行距、不同株距种植马铃薯,研究密度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m1~m4)下马铃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上升,在盛花期达峰值,分别为23.0、24.3、22.1和21.8μmol CO2/(m2·s),至终花期有所下降,至成熟期光合速率达最低值,分别为10.9、12.3、8.5和8.0μmol CO2/(m2·s);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基本相同,在盛花期达峰值,分别为7.2、7.9、6.5和6.0 mmol H2O/(m2·s),至成熟期达最低值,分别为0.9、1.5、0.8和0.8 mmol H2O/(m2·s);气孔导度在盛花期达峰值,分别为492.0、508.0、411.0和405.0 mmol/(m2·s),成熟期达最低值,分别为184.0、224.0、128.0和127.0 mmol/(m2·s);胞间CO2浓度与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变化相反,在盛花期达最低值,分别为112.0、105.0、118.0和126.0μmol/mol;在整个生育期的m2处理下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高于其他处理,胞间CO2浓度最低;从产量上来看,m2处理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褐鳞蘑菇(A garicus crocopeplus Berk.&Br.),俗称褐口蘑、褐蘑菇、香口蘑,是口蘑的—个品种。1998年,尚义县首次驯化栽培成功,并且相继进行产业化开发。随着坝下地区国家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实施,杏树、李树在农村已经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树阴下种植褐口蘑,不但不与林争地,而且空气充足。通过两者生产周期劳动用工的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实现果、菇“共生”,提出果菇立体栽培生产模式与配套技术,在增加农民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农村大量的秸秆、牲蓄粪便的有效利用。现将坝下林区栽培褐口蘑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