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硒酸钠对小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麦硒生理机制,为小麦种质资源研究提供依据,采用硒酸钠直接喷施于土壤中的方法比较了高硒土壤(30 g/hm2硒酸钠)和低硒土壤(不施硒)上种植的不同品种小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喷施硒酸钠可明显提高小麦叶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不同省区小麦叶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不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不仅受土壤中硒含量的影响,还受生理和遗传等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川西北高原地区玉米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简述了川西北地区生态特点,概述了该地区玉米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原玉米育种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栽培大麦Karl与Lewis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10代60个骨干家系,种植于贵州高海拔地区,并对其F11代籽粒蛋白质含量(GPC)进行测定及其QTL分析后,发现2个单一QTL(GPC1和GPC2),LOD值分别为3.63和2.93,贡献率分别为49%和26%,加性效应分别为+2.9%和+1.9%.在自交系群体中发现极端表现型家系,分别为高GPC的R9、R 15、R32、R7及低GPC的R121、R 34、R 110、R 136,两极端表现型家系GPC相差高达10%.以上结果均为大麦GPC基因研究及品种改良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依据和材料.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普通栽培小麦蛋白质和Fe、Zn营养的改良提供参考依据,将来自欧洲的四倍体小麦栽培品种 Langdon 与源于以色列Gitit的野生二粒小麦G18-16杂交重组自交系F6 代的152个家系种植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不同年份的3个干旱和湿润环境(2005年干旱与湿润环境以及2007年湿润环境)下,并进行籽粒蛋白质、Fe和Zn单株产量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分析。结果发现全部家系在3个不同环境下这三个性状均表现出宽广的遗传差异,共有22个籽粒蛋白质、Fe和Zn单株产量的QTL被分别定位在9条染色体上,LOD值为3.1~15.9,贡献率为2.3%~18%,8个QTL受到环境的影响。仅分布于2A和4A染色体上的籽粒Fe单株产量的QTL存在基因上位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野生二粒小麦与我国栽培小麦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掘野生二粒小麦丰富的种质资源,对来自以色列Mt.Hermon地区的119份野生二粒小麦和我国不同地区36份栽培小麦的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与我国栽培小麦在个体和整体水平的面筋、蛋白质、沉降值等性状指标单因素方差分析都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以上指标间的斯皮尔曼秩相关检定显示,各质量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表明:野生二粒小麦的品质性状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并且与我国现代栽培小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差异进行研究为我国栽培小麦品种的品质改良提供了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6.
17个骨干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成72个玉米单交组合,进行完全随机区组3次重复试验.通过对17个自交系8个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的分析,结果表明:除父本组的行粒数配合力方差不显著外,其余8个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农艺性状好、配合力较高的是自育系92115、81111、沃47和外引系78599-14、天4、540。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阿坝州等高原生态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但这些区域地处高寒,土地瘠薄,玉米种植面积小且分散,因此推广的玉米品种必须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旱、耐瘠、抗丝黑穗病等特点.阿单14号是阿坝州科学技术研究院农科所针对高原玉米生产需要,利用自育自交系41为母本、8111沃为父本在当地生态条件下选育的玉米新品种,于201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成功替代原种植的阿单8号,是高原玉米生产区具有应用前景的换代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普通栽培小麦改良提供基因资源,采用来自以色列Gitit的野生二粒小麦(编号:G18-16)与来自欧洲的硬粒小麦栽培种Langdon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6代152个家系,分别于2005年种植在以色列干旱和湿润环境以及于2007年种植在中国黔中地区,进行千粒重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全部家系在3...  相似文献   
9.
利用均匀分布在玉米10条染色体上的63对SSR分子标记,对川西高海拔地区的32份中早熟玉米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SSR标记在63个染色体位点上共检测出298个等位基因,每个引物检测到2~10个等位基因,平均4.73个;自交系遗传距离范围0.31~0.79,平均0.55,表明川西高海拔玉米育种资源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5个优势类群,分析结果与系谱追踪有较好的一致性;高海拔地方种质遗传类型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0.
高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72个玉米杂交种的百粒重、出籽率、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秃尖等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作用最大的是穗粗(r=0.788 2,p=0.452 6),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百粒重(r=0.729 4,p=0,370 3)、行粒数(r=0.476 4,p=0.348 0)和穗长(r=0.528 2,p=0.089 9)。性状间百粒重与穗粗(r-0.657 3)和出籽率(r=0.392 4)、穗行数与秃尖(r=0.369 0)、行粒数与穗长(r=0.703 3)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认为在高原玉米育种工作中,增大穗粗,提高百粒重和行粒数并注重其他性状的选择,是获得高原玉米高产的科学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