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13篇
  20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我国由企业与科技联合开发的籽粒苋青贮袋状饲料已获成功。这是国际首创,也是智库时代创新的产物。本文举例了正在研发的籽粒苋青贮饲料的四种成功模式。由于苋籽的特殊营养价值,国外多在利用苋籽所作的食品上开发。当前国外发展趋势是由营养食品走向功能食品,以及增加谷物多样性以适应当今气候变化特点的需求。据此,籽粒苋将是可供选择的未来粮、饲兼用作物;又是抗逆性强的可对应特殊气候变化的作物,可以在我国边远地区及受损、低产地区大力发展,尤其可贵的是对其种植可与生态文明建设接轨,从而走向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3.
上海崇明县前卫生态村建设三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其具有高科技、三洁净、经营规模大、资源利用率高以及生态意识强、管理手段高等特点,代表了当前市场经济下生态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1981年、1985年分别对西北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系统考察的若干对比数据及其巨变,证实了生态农业建设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分析了全国50个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市)这一延安市七大生态工程原理与效益,说明了生态农业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是适于我国国情、改善环境与农业生产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青藏高原的香日德镇出现了春小麦单产15195.00kg/hm2的高产纪录,生长季的光能利用率高达5.9%。其高光效原因何在以及能否保持不衰为众人所关注。近年笔者实地考察发现,生态技术创新是该区春小麦高产不衰的主导致因。其中特殊生态位新品种的成功选育、生态技术的全方位应用以及农田之外生态用地的有效建设是支持高产并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生态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内在变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香日德为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创新理论与B模式提供了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6.
“1997籽粒苋全国第七次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9月10~12日在北京举行.莅会代表有农业部、国家科委、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有关领导,14个省市的科技人员、企业家代表、新闻单位记者及来自日本、韩国的外宾等共75人参加了会议.全国籽粒苋协作组副组长孙鸿良研究员作了“籽粒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展望”的报告,宣布了我国的籽粒苋无论在单产水平、发展规模及应用途径上皆进入世界前列.这次会议的特点是:①籽粒苋  相似文献   
7.
<正> 三、籽粒苋纳入种植业结构的意义本地区种植业中作物类别单调,仅常见的粮食、油料、经济三类作物。随着对粮食提高质量的要求及饲料作物纳入种植业体系以大力发展畜牧业的要求。籽粒苋作为一种理想的粮、饲兼用作物更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作为谷物营养成分添加剂的意义。由于籽粒苋籽粒含蛋白质16%以上,赖氨酸及脂肪含量均高,故是难得可贵的优质  相似文献   
8.
9.
通过梯度饲养、消化代谢和比较屠宰试验,综合评定了籽粒苋籽实粉对星布罗(Star-bro)肉仔鸡的营养价值和对日粮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测得籽粒苋籽实粉含可消化粗蛋白质132.75g/kg,表观代谢能13.44MJ/kg;日粮中纳入16%苋籽实粉,显著提高了氨基酸利用率和血浆游离赖氨酸、亮氨酸及甘氨酸浓度,日粮粗蛋白质和能量代谢率分别提高6.91%和5.33%,日粮中营养物质转化为胴体蛋白质、脂肪的效率及料肉比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籽粒苋具耐旱、高产、优质三大特点,很适于在东北、西南、华中、华北等地区生长。每0.067公顷每年可产1万~1.5万公斤,茎叶蛋白质含量平均可达18%~20%(其中叶片24%~34%),饲养猪、牛、兔、鱼皆适宜。现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