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微量元素Cu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活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mg/L、0.4mg/L、0.8mg/L、1.2mg/L、1.6mg/L、2.0mg/L 6个浓度的硫酸铜溶液进行浸种和回干处理,于10℃低温进行发芽试验,分析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对玉米杂交种发芽势、发芽率、干物质积累量以及苗高、根长、根数等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增加,玉米杂交种的检测生长指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浓度为0.4mg/L的硫酸铜溶液对玉米杂交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及干物质积累量促进作用明显;浓度为0.8mg/L硫酸铜溶对干物质积累量起抑制作用;浓度为1.2mg/L硫酸铜溶液对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和根数均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源霞  兰进好  赵延明 《玉米科学》2007,15(Z1):146-149
综述了基因工程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转基因的应用领域及常用的转基因技术,在分析了基因工程在玉米遗传育种中应用限制因素的基础上,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农科类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价与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科类大学毕业生的培养和就业问题关乎高等农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涉及社会治安稳定和长远发展等诸多方面。就目前农科类大学毕业生的培养模式、综合素质、就业状况等存在的问题予以调查和分析,并从大学生本身、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个角度提出提高农科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拓展就业渠道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4.
世界种业巨头近年进驻中国种子市场,使我国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培养掌握现代种业技术的专业人才是我国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之需和长远决策。对我国现有种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农机、农艺相融合,产、学、研、服全产业链双向互动的全新种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广适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该模式的构建和推广必将迅速提高我国种业人才培养质量,大大提升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在广泛调研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对问题存在的根源做以剖析。阐述了"产学研管"四结合培养广适型种业人才的优势;提出构建"产学研管"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构想,并对该模式的发展途径提出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利用50个苹果栽培品种(系)对与抗炭疽菌叶枯病基因(R_(gls))位点紧密连锁的4个分子标记S0405127(SSR)、S0304673(SSR)、SNP4236和In Del4254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室内离体接种表型鉴定及分子标记基因型鉴定的结果表明,4个分子标记验证苹果炭疽菌叶枯病抗性的准确率分别为90%、94%、96%和92%。  相似文献   
7.
Cu、Zn元素复合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用配置好的浓度为18%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同时用去离子水和5种不同配比、不同浓度的铜锌复合溶液处理杂交种,在25℃常温培养箱进行纸床培养,研究干旱对生活力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5种不同配比、不同浓度的铜锌复合溶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玉米的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长等生长指标,并增加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量,且随铜锌复合溶液浓度的增加,除根数没有显著变化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综合分析表明:用配比为(1.2mg CuSO_4·5H_2O+250mg ZnSO_4·7H_2O)/L的铜锌复合溶液引发处理玉米杂交种能使其有效地抵御干旱条件,提高玉米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转基因玉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介绍了转基因玉米受体材料的选择、转基因技术及应用领域,对转基因玉米在遗传育种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利用两个对炭疽菌叶枯病高抗的苹果品种(系)‘富士'和‘QF-2'及两个高感品种‘金冠'和‘嘎拉'为亲本配制了4个杂交群体‘富士'ב金冠',‘金冠'ב富士',‘嘎拉'ב富士',‘富士'בQF-2'。以F_1群体植株为试验材料,对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的抗性进行鉴定评价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中抗、感植株的分离比分别符合1:1,1:1,0:1和1:0的理论比值,初步推测苹果抗炭疽菌叶枯病性状受隐性单基因控制,抗病基因型为rr,感病基因型为RR和Rr。以‘金冠'ב富士'F_1群体为试材,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BSA)方法,通过对均匀覆盖苹果染色体组的500对SSR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S0506206-24,该标记与抗性基因位点的连锁距离为9.8 cM.  相似文献   
10.
以207株‘金冠’与‘富士’苹果的F1杂交分离群体实生树为试材,挑选抗炭疽菌叶枯病基因R_(gls)位点区域内的,第15条染色体上,位于SSR标记S0304673和S0405127之间500 kb物理距离内,由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所获得的与抗该病相关的10个SNP及10个InDel标记,通过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筛选出与基因R_(gls)位点紧密连锁的2个SNP及4个InDel标记。通过对重组个体的基因型及表型分析,发现标记InDel4227和InDel4254表现出与R_(gls)基因位点共分离,将基因R_(gls)精细定位于标记InDel4199和SNP4299之间100 kb的物理距离内。对该基因位点两侧4.1~4.3Mb距离内的基因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在该区段内存在40个有功能注释的基因,涉及到细胞组成、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方面共19个GO分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