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2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林业   77篇
农学   508篇
基础科学   6篇
  105篇
综合类   756篇
农作物   161篇
水产渔业   231篇
畜牧兽医   260篇
园艺   203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变叶海棠种群多样性的形成与分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杂种指数和形象化散点图法, 探明了变叶海棠以兼性无融合生殖方式与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产生渗入杂交变异, 又以无融合生殖方式保持新产生变异的遗传, 经过数千万年的世代繁衍,形成现今这样极其复杂多样的渗入杂交群体, 该群体为3 个种的杂交复合体。由于杂种的全部或部分能育子代中发生的基因重组和增加基因的突变, 丰富了物种的基因库, 从而深入的揭示了变叶海棠具有多种高抗性的遗传机理。在变叶海棠居群内保护或栽植适量的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 对于保持和促进变叶海棠多样性的形成与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桃、杏、李、樱桃、杏梅等果树的 1 4个品种为亲本 ,3年来共进行了 80余个组合的远缘杂交试验 ,探讨了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的亲和性 ,并对远缘杂种幼胚进行了胚抢救。结果表明 ,铃铛花期授粉的坐果率显著高于初花期授粉 ;同一杂交组合 ,正反交坐果率差异显著 ,母本对远缘杂交亲和性影响很大 ,选择自交亲和或自然坐果率高的种或品种做母本容易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 ;适宜场强的静电场、He -Ne激光处理及60 Coγ射线与He -Ne激光联合处理花粉 ,均能显著提高花粉离体萌芽率 ,用上述处理的花粉进行的远缘杂交坐果率也明显高于对照 ;60 Coγ射线单独处理则降低了花粉离体萌芽率 ,远缘杂交的坐果率也低于对照 ;对远缘杂种幼胚及时地进行胚抢救 ,并诱导形成多丛芽 ,是克服核果类果树远缘杂种不育性的有效方法。研究并筛选出了李、樱桃胚萌发与生长、多丛芽诱导与增殖以及生根培养等最佳培养基配方。目前已将欧洲甜樱桃×中国樱桃、大石早生李×泰安巴旦水杏及凯特杏×总统李等一批核果类果树远缘杂种定植于露地 ,其中欧洲甜樱桃与中国樱桃的种间杂种是国内外首次获得  相似文献   
4.
八倍体小偃麦是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种质材料,为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其优良基因,对从匈牙利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引进的八倍体小偃麦BE-1的染色体组成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了分析鉴定。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5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I)粢色体构型2n=28Ⅱ的细胞占65.8%;分别用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elongatum,D.R Dewey,2n=14,EE)、百萨薄冰草(Thinopyrum bessarabicum,A.Love,2n=14,JJ)、假鹅观草(Pseudoroegneria strigosa,A.Love,2n=14,StSt)的总基因组DNA作撂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发现仅在假鹅观草总基因组DNA作探针时。能够检测到BE-1 14蒂染色体明显的杂交信号,进而认为它们来源于St基因组相近的鹅观草属的物种;对八倍体小偃麦BE-1麦咎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其HMW—GS组成为1,6+8,5+10。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测试结果表明,它的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度沉淀值均超过当前优质小麦品种,可做为普通小麦品质改良的重要基因源。  相似文献   
5.
利用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与玉米(Zea mays L.)进行远缘杂交,通过玉米染色体的消失而获得小麦单倍体胚,再经幼胚离体培养及染色体加倍诱导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DH),是小麦单倍体育种的一种重要途径,用这种方法创建的DH群体是进行小麦分子标记研究和QTL分析的重要遗传材料。本文对DH群体创建过程中影响单倍体胚产生、单倍体及双单倍体植株形成等因素以及双单倍体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探讨了亲本选配原则、花期调节技术、2,4-D处理、玉米花粉和小麦柱头发育状况以及环境因素等对诱导单倍体胚效果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同时对利用小麦与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化学杂交剂SQ-1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以5个品种(系)、3个喷施时期、3个喷施剂量的三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了SQ-1对小麦育性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SQ-1诱导参试品种(系)的相对不育率最高为98.7%~100%;在相对不育率达到95%~100%的处理中,各品种(系)的最高饱和授粉结实率达到71.7%~82.6%.适宜的喷施时期是主茎旗叶从倒2叶鞘伸出1/2时,多数品种的适宜剂量为2 000 mL/667 m2.喷施SQ-1可使小麦抽穗期延迟0~1 d,株高降低0~3.6 cm,倒2叶和倒3叶有轻度灼伤,百粒重平均比对照降低9.3%,种子发芽率平均比对照降低4.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是一项筛选、分离未知差异表达基因的试验方法,该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特异、高效,所需起始样本量较少等优点。利用该技术构建对虾组织消减cDNA文库,鉴定差异表达相关基因及其表达特性。通过对对虾差异性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抗病基因及其他性状基因的了解,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对虾抗病机理奠定基础,为利用抗病基因进行抗病育种提供一个有效途径,为提高对虾的经济效益提供前景。  相似文献   
8.
传统杂交方法在龙岩甘薯系列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保存的甘薯种质资源,根据育种目标注重亲本组合的选配,在传统杂交育种中,采用一代甘薯以薯块产量异常突出者选留,二代开始强调品系比较,高世代高指标结合定留,综合性状好者才推荐参加区试的育种方法和思路,“九五”至今选育出了一批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的龙岩甘薯系列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湿地松与加勒比松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系统开展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ann)与加勒比松(P.caribaea Morelet)杂交育种的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文章在以往杂交育种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加勒比松花粉的收集、处理、保存、人工控制授粉和球果与种子的收集、处理、贮藏等技术方法。该技术可为其它针叶树种的人工制种提供技术和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选育的9个油菜新品系的主要性状及对硼的敏感性。结果表明,3F206-1、3F207-4和3F207-5等3个新品系的主要性状较好、抗硼性强、产量较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