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完全免费   1篇
  林业   3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森林、造林、再造林和毁林的定义与碳计量问题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张小全  侯振宏 《林业科学》2003,29(2):145-152
森林的定义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碳吸收或排放的计量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造林,再造林和毁林(ARD)定义的基础;ARD的定义直接关系到《京都议定书》第三条第三款(3.3条款)ARD活动引起的汇清除的计量和大小。本文基于森林有关定义国际研讨会和IPCC有关LULUCF碳计量的方法学指南的研讨和交流。通过大量资料收集和信息查询,对主要国际公约,国际组织和各国森林和ARD的定义进行了调研。并分析讨论了不同定义及其对LULUCF碳计量的影响。提出了碳计量中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小全  侯振宏 《林业科学》2003,39(4):140-144
森林退化、森林管理、植被破坏和恢复是涉及《京都议定书》第3条第4款(3.4条款)中几个主要的附加人为活动,这些活动的定义与碳计量方法、碳源或汇的大小密切相关,是目前IPCC和国际气候变化战略谈判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森林有关定义国际研讨会以及IPCC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温室气体计量方法学指南的研讨和交流,通过大量资料收集和信息查询,调研了森林退化、森林管理、植被破坏和恢复的国际定义,分析讨论了不同定义对LULUCF碳计量的影响,提出了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关于"物流"与"物流工程"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物流工程"中几个基本概念的探讨,提出"物流"的概念应该按照我国国家标准(GB/T18354-2001)阐述的内容确定;我国高校"物流工程"学科专业的建设和"物流工程"规划设计的内容等,也都应该以GB/T18354-2001规定的内容为依据.而美国多次对"Distribution Management"理论、"Logistics Management"理论以及2005年对"Supply Chain Management"理论的论述,都是美国分别在其商品经济管理理论的4个发展阶段中,对商品经济适时的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它们及时反映了当时美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管理理论的深度、广度、原则及方向,宏观调控和具体指导了当时美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不是"物流"或"物流工程"的定义.其中"Physical Distribution",事实上已经被翻译成了"物料的分销"或"物料的配送",而"Logistics"按其内涵,则应被翻译成"物流服务"或"后勤保障"."物流"和"物流工程"的英语名称,则建议分别为"Object-flows"和"Object-flows engineering"或"Goods flow"和"Goods flow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4.
北方农牧交错带界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农牧区的交汇地带,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环境十分敏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综述了农牧交错带的概念、形成、北方农牧交错带空间界定研究进展和气候变化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空间位置变化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前人对北方农牧交错带界定的研究多是定性化的,界定的范围只是大致的地理位置。气候因素是北方农牧交错带界定研究中的重要指标因素。建议:在定性化的基础上运用GIS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北方农牧交错带进行更加深入的定量研究,从而更加准确地确定其地理位置和面积。并且考虑经济发展、政策制度、人类活动等人文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EXCEL在曲靖市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林业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统计资料正确无误,采用EXCEL办公软件,通过建立“重点公益林小班因子一览表”完成重点公益林的区划、界定及统计工作。文章介绍了该表内容的设定、录入、小班因子的筛选以及成果表的编制、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6.
关于林木良种概念和特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林木良种概念是其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特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繁殖材料。并提出了良种具有客观性,市场性,周期性,效益性,稀缺性,区域性,系统性等特点,鉴于良种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等,一要确立林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林农选择良种的自主权;二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逐步放弃微观经营管理职能,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三是在实施种子工程时,要搞好规划,严格控制总量,保持适度规模,并注重规模生产与规模采购相连接;四是政府要加强与良种相配套的技术,市场信息供应,以及林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五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林产品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初期森林作业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首先对森林作业科学与技术的学科界定进行了探讨,然后,对未来10年本学科的发展展望做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试论害虫综合治理(IPM)战略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67年正式提出的关于农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理论。文章对几种IPM的定义及异同,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其中心问题-经济阈值和经济危害水平的内涵及研究方法,做了较说的介绍,对森林害虫的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的能者价值。  相似文献
9.
A general classification of agroforestry pract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resent classification schemes confuse agroforestry practices, where trees are intimately associated with agricultural components at a field scale, with the whole farm and forest systems of which they form a part. In fact, it is common for farming systems to involve the integration of several reasonably discrete agroforestry practices, on different types of land. The purpose of a general classification is to identify different types of agroforestry and to group those that are similar, thereby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and the organized storage of information. A new scheme is proposed that uses the ‘practice’ rather than the ‘system’ as the unit of classification. This allows an efficient grouping of practices that have a similar underlying ecology and prospects for management. A two stage definition of agroforestry is proposed that distinguishe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land use from a set of integrated land use practices. Four levels of organization are recognized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trees in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the land use system, categories of land use within systems, discrete groups of components (trees, crops, animals) managed together, and functionally connected groups of such discrete practices in time and space. Precedents for this form of analysis are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and it conforms with generally accepted methods of systems analysis. Classification of major types of agroforestry practice proceeds primarily according to the components involved and the predominant usage of land. A secondary scheme further classifies these in terms of the arrangement, density and diversity of the tree components involv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0.
运材汽车最佳更新期确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运材汽车最佳更新期确定的两种方法:低劣化数值法和边际效益法,可供木材运输企业(个人)在决策时参考。并指出了影响运材汽车最佳更新期确定的主要因素:汽车型号、生产条件、管理水平、年运输周转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