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5篇
  免费   1249篇
  国内免费   515篇
林业   1159篇
农学   317篇
基础科学   165篇
  2589篇
综合类   3138篇
农作物   211篇
水产渔业   121篇
畜牧兽医   538篇
园艺   169篇
植物保护   242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508篇
  2022年   511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375篇
  2018年   310篇
  2017年   450篇
  2016年   527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600篇
  2012年   530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NbS的北京市乔木林固碳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乔木林生物质汇是影响森林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森林的固潜力一直被广泛关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不同的林业活动对乔木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北京市森林资源设计调查数据,利用IPCC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北京市乔木林储量,分析了2009—2014年北京市在森林转化、造林以及森林经营3种自然方案下储量的变化情况。  结果  (1)2009—2014年北京市森林面积净增长8.35 × 104 hm2,储量净增量约1.45 × 109 kg,年均固持量为0.29 × 109 kg/a。(2)2014年北京市人工林总储量高于天然林,且密度高于天然林。当前北京市森林龄级结构偏低龄化,随着森林的自然生长,仍有较大的固持潜力。在各个优势树种(组)中,人工杨树林的固效率尤为突出,远远高于其他优势树种。(3)山地森林活动强度较小,森林经营区域占比较大,城市森林变化剧烈,受造林与森林转化等措施影响较大。2009—2014年北京市由于森林转化为其他土地造成了1.06 × 109 kg的损失,造林带来了2.10 × 109 kg的固持,森林经营过程中有1.62 × 109 kg的固持与1.21 × 109 kg的损失,森林经营活动的总储量净增量0.41 × 109 kg,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带来1.17 × 109 kg的汇。  结论  增加乔木林的固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避免森林转化可以凭借较小的森林面积贡献较大的汇,是一种低成本且效果显著的增汇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黏土矿物改良剂在新垦耕地地力提升中的作用,选择膨润土、高岭石、沸石和硅藻土4种黏土矿物,在添加量为10%的条件下,采用培养试验研究其对有机肥料矿化及土壤有机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添加黏土矿物可明显增加土壤有机的积累,其效果由强到弱为膨润土、高岭石、硅藻土、沸石;团聚体分析和重液分组结果表明,添加黏土矿物可显著增加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促进矿物结合态有机的形成。研究认为,黏土矿物增加有机稳定性是其促进土壤有机积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不同水肥条件下夏玉米/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田生态系统平衡取决于农作物固定量和土壤异养呼吸排放量。为揭示水肥用量对农田生态系统平衡的综合影响,设置3个灌水水平:高水、中水和低水(W1、W0.85、W0.7夏玉米季分别为90、76.5、63mm,冬小麦季分别为140、119、98mm),4个施氮水平:高氮、中氮、低氮和不施氮(N1、N0.85、N0.7、N0夏玉米季分别为300、255、210、0kg/hm2,冬小麦季分别为210、178.5、147、0kg/hm2),4个施磷水平:高磷、中磷、低磷和不施磷(P1、P0.85、P0.7和P0夏玉米季分别为90、76.5、63、0kg/hm2,冬小麦季分别为150、127.5、105、0kg/hm2)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下夏玉米/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表现为汇,夏玉米季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固量(CNEP)为6805~7233kg/hm2,冬小麦季CNEP为5842~6434kg/hm2,夏玉米CNEP高于冬小麦。在高、中、低肥水平下,增加灌水量,夏玉米/冬小麦周年净初级生产力固量(CNPP)提高2.48%~5.96%,土壤微生物异养呼吸释放量(CRm)增加2.15%~15.20%,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固量(CNEP)增加1.16%~6.47%。在高、中、低供水水平下,增加施肥量,夏玉米/冬小麦周年CNPP增加2.95%~3.43%,土壤CRm增加5.23%~18.67%,CNEP增加0.93%~2.79%,CNEP增加比例与供水水平呈负相关。在低水条件下,氮磷肥配施处理夏玉米/冬小麦农田周年CNEP较单施氮、磷肥分别增加4.86%、7.34%,且氮磷肥交互作用显著(P<0.05),水肥供应水平相差15%时对冬小麦农田CNEP有显著的正交互作用。氮磷肥配施、水肥协调供应均有助于促进夏玉米/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的净输入,在节水节肥原则下,夏玉米和冬小麦分别在W0.85N0.85P0.85和W0.7N0.85P0.85水肥供应条件下有利于增加农田CNEP。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与施肥对秸秆碳氮在土壤中固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作物秸秆不仅含有较高的有机,而且含有丰富的矿质营养元素。秸秆还田是东北黑土地区培肥土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然而不同地膜覆盖(简称“覆膜”)及施肥方式下秸秆(C)和氮(N)在土壤中的固持特征还不是很明确。本研究通过定量分析秸秆对土壤有机(SOC)和秸秆氮对土壤全氮(TN)的贡献,探讨不同覆膜和施肥条件下秸秆和氮在土壤中固定的差异,以期为土壤肥力提升和东北黑土地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覆膜与施肥的长期定位试验,选择覆膜和不覆膜(裸地)栽培条件下不施肥(CK)、单施氮肥(N4)和有机肥配施氮肥(M2N2)处理,在表层(0—20 cm)土壤添加13C15N双标记秸秆后在田间原位培养150 d,测定SOC含量及其δ13C值、TN含量及其δ15N值,分析SOC中秸秆来源C(13C-SOC)、TN中秸秆来源N(15N-TN)和土壤氮比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施肥、覆膜及其它们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P<0.05)13C-SOC和15N-TN含量。整个培养期间,M2N2处理秸秆对SOC的贡献率(13C-SOC/SOC)和秸秆氮对TN贡献率(15N-TN/TN)平均分别为10.48%和3.18%;施肥(N4和M2N2)处理13C-SOC/SOC和秸秆残留率在覆膜方式下平均分别为12.65%和37.14%,不覆膜方式下分别为12.08%和34.50%。同一栽培方式培养第150天,N4处理13C-SOC/SOC和秸秆残留率平均分别为14.33%和39.40%,其他施肥处理平均分别为11.77%和33.21%;CK处理15N-TN/TN平均为4.56%,分别比N4和M2N2处理高26.00%和44.53%。培养第150天,秸秆氮残留率在覆膜和不覆膜条件下CK处理最高,平均为10.03%;不覆膜N4处理最低,为7.87%。无论覆膜与否,N4处理13C-SOC与15N-TN比值为32—39,其他施肥处理均<30。【结论】秸秆氮在土壤中的固存对覆膜与施肥的响应敏感。单施氮肥有利于秸秆在土壤中的积累和有机的更新,不施肥处理秸秆氮对土壤氮库的固定起正反馈效应,而有机肥配施氮肥土壤氮的更新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5.
土壤不仅是影响土壤肥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也对减缓温室效应有重要意义。因此,土壤分析是农业、环境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传统化学分析方法存在测定效率低、实时性差、有污染等缺点,无法满足现代绿色农业快速测定土壤的需求。近年来,中红外光谱(mid-infrared spectroscopy, MIR)技术以其操作简便、重现性好、测试速度快、样品用量少、绿色环保和适合批量样品测定的特点,逐渐成为获取土壤信息的有效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中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重点论述了该技术在预测土壤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影响因素,并对MIR技术在我国土壤定量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目前,MIR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土壤总、有机、无机、炭、水溶性有机、微生物量、生物量、颗粒有机、矿物结合有机、惰性有机等土壤组分的预测,为土壤分析提供了快速无损的测定手段,也为绿色农业和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验退耕还林工程改造效果,探讨四川省甘孜州地区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对生态系统汇/源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甘孜州泸定县田坝乡种植的花椒地为研究区域,研究退耕还林3年后不同种植密度下(0.5 m×0.5 m、0.5 m×1.0 m、1.0 m×1.0 m)各土层(0~15、15~30、30~45 cm)土壤总有机和活性有机的含量.[结果]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上层土壤有机和活性有机含量最高,中层次之,下层最低;不同种植密度下土壤有机和活性有机之间有差异均高于对照,且0.5 m×0.5 m种植密度下最大.[结论]高密度种植花椒更有利于区域生态恢复、提升生态系统的汇/源功能,并有利于提升其产业价值.  相似文献   
7.
秦燕  范波  苗贵东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20-25,28
当低浓度CO2限制微藻光合作用时,CO2浓缩机制(CCM)是一种有效的无机(Ci)吸收策略,以保证微藻的正常生存和繁殖.CCM主要是通过升高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附近的CO2浓度增强光合作用的效率,同时抑制光呼吸的进行.CCM的关键步骤包括无机的聚集吸收、Rubisco对CO2的固定和酸酐酶催化的不同Ci的转换.CCM中分子调控元件的有序协作,不仅可以帮助细胞感知周围CO2的浓度,诱导调节CCM基因的表达,还可以协调衣藻在低浓度CO2环境下光合作用中和其他代谢途径的相互作用.总结了目前以衣藻作为模式生物对真核藻类CCM的研究概况、调控机理,以及CCM机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2021年1月25日,国家节能中心召开竹缠绕产业发展研讨会。国家节能中心节能管理处有关同志与水利部、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及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效与投资评估专业委员会相关专家进行了交流,就如何加快推进竹缠绕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等进行了讨论。与会专家认为,要加快构建竹缠绕产业链,助力减少排放,实现中和,为全球绿色发展赋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有机硫矿化量、动力学特征和酶活性的影响,揭示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中棕壤有机硫矿化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子。  【方法】  沈阳农业大学长期定位试验于1979年建立,为玉米–玉米–大豆 (一年一熟) 轮作模式。试验设置15个处理,本研究选取了其中7个处理,分别为:CK (不施肥)、N1 (低量化学氮肥)、N2 (高量化学氮肥)、N1P (低量化学氮肥+磷肥)、N1PK (低量化学氮肥+磷钾肥)、M1 (低量有机肥) 和M1N1PK (低量有机肥配施化学氮磷钾肥)。不同作物有机肥投入量相同,氮磷钾化肥投入量不同。选取2014和2015年的耕层 (0—20 cm) 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指标 (pH、有机和全氮含量)、有机硫矿化量、土壤中性蛋白酶及土壤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同时,进行矿化培养试验,分析不同温度下有机硫矿化特征。于玉米、大豆收获后测定产量。  【结果】  长期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有机硫的矿化量,7个处理总体表现为M1N1PK > M1 > N1PK、N1、N2 > N1P > CK。单施化肥条件下,增加氮肥用量对有机硫矿化作用无显著影响;单施有机肥或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均可明显促进土壤有机硫矿化。与CK相比,M1N1PK处理有机硫矿化量提升幅度最大,提高了57.30%。利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长期施肥均提高了有机硫矿化势,无机肥处理 (N1、N2、N1P和N1PK) 的提升幅度均较低,提升效果最优的是M1处理,比CK提高了45.27%。环境温度和作物种类均显著影响有机硫矿化量和矿化势,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有机硫的矿化量和矿化势均明显增加;玉米种植季有机硫矿化量和矿化势均高于大豆种植季。土壤中性蛋白酶活性和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均以M1N1PK处理最高,与单施化肥相比分别提高了96%~220%、264%~986%。有机硫累积总矿化量在种植玉米的年份与土壤有机 (r = 0.7693) 含量和全氮 (r = 0.7554) 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 < 0.05)。  【结论】  土壤的有机和全氮含量是棕壤有机硫矿化的主要驱动力。只施用无机肥对土壤有机硫的矿化没有显著影响,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土壤芳基硫酸酯酶、中性蛋白酶活性,进而提高有机硫矿化势和矿化量。玉米因其较高的生物量也成为有机硫矿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增加养分有效性有重要作用。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土壤结构的最小单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转化过程与土壤固过程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团聚体和有机的关系及团聚体有机影响因素对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总结,明晰了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的关系,阐述了土壤类型、施肥方式、土地利用和矿区复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的影响,并从生物质炭的长期定位研究和复垦矿区的土壤修复两方面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的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