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462篇
  免费   4598篇
  国内免费   6863篇
林业   40153篇
农学   8261篇
基础科学   12624篇
  12300篇
综合类   71044篇
农作物   6280篇
水产渔业   7215篇
畜牧兽医   27998篇
园艺   10178篇
植物保护   3870篇
  2024年   487篇
  2023年   2529篇
  2022年   3099篇
  2021年   3432篇
  2020年   4020篇
  2019年   4916篇
  2018年   2138篇
  2017年   4105篇
  2016年   5121篇
  2015年   5510篇
  2014年   10318篇
  2013年   9690篇
  2012年   12395篇
  2011年   12499篇
  2010年   11132篇
  2009年   12076篇
  2008年   12245篇
  2007年   10011篇
  2006年   8821篇
  2005年   11337篇
  2004年   11007篇
  2003年   8049篇
  2002年   6337篇
  2001年   5536篇
  2000年   5015篇
  1999年   2572篇
  1998年   2234篇
  1997年   1714篇
  1996年   1696篇
  1995年   1668篇
  1994年   1540篇
  1993年   1082篇
  1992年   886篇
  1991年   870篇
  1990年   879篇
  1989年   878篇
  1988年   413篇
  1987年   307篇
  1986年   210篇
  1985年   168篇
  1984年   132篇
  1983年   166篇
  1982年   123篇
  1981年   107篇
  1980年   101篇
  1979年   61篇
  1978年   49篇
  1977年   42篇
  1976年   44篇
  1975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基于疫灾史料和环境资料,运用数理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对960-1368年疫灾地理格局与环境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宋元(960-1368年)疫灾区域差异显著,疫灾严重程度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格局,南方地区疫灾重于北方地区,疫灾重心位于长江水系的庐江县与巢湖市交界(31°28′42″N,117°22′41″E),形成了以杭州、开封、北京3个京都所在地为核心的三大疫灾城市群;疫灾聚集分布明显,空间上呈沿海∩型趋势。2)疫灾的地理格局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宋元(960-1368年)疫灾具有平原指向性、亲水性、距离衰减性,地理条件为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自然灾害是催化剂,为疫灾发生和传播提供了条件;人口密度越大、人口流动性越强、交通可达性越高,越易诱发疫灾,人口作为传染源和易感人群是根本所在,交通条件是疫灾流行的加速器。3)环境因素对疫灾发生、传播、流行的影响并非完全一致。宋元(960-1368年)对疫灾流行作用强度最大的是灾害类因子(震灾、战争、旱灾、饥荒、水灾)。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模态联合表征学习方法识别作物病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视觉识别方法在病害诊断中表现出色,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但是,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建立的视觉识别模型通常只利用了图像模态的数据,导致模型的识别准确率和鲁棒性,都依赖训练数据集的规模和标注的质量。构建开放环境下大规模的病害数据集并完成高质量的标注,通常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和技术代价,限制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视觉识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与文本双模态联合表征学习的开放环境下作物病害识别模型(bimodalNet)。该模型在病害图像模态的基础上,进行了病害文本模态信息的嵌入,利用两种模态病害信息间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实现了病害特征的联合表征学习。最终bimodalNet在较小的数据集上取得了优于单纯的图像模态模型和文本模态模型的效果,最优模型组合在测试集的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和F1值分别为99.47%、98.51%、98.61%、99.68%和98.51%。该研究证明了利用病害图像和病害文本的双模态表征学习是解决开放环境下作物病害识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前阶段,社会整体发展迈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农业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其发展形势、管理水平与效益创造价值直接关乎到我国小康社会的实际建设水平。在新农村政策广泛实行的环境下,农业产业的规划与经营管理需要进行针对性、科学性的调整,针对当前问题,政府管理部门应从长效建设的角度出发,对原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进行合理优化,为新农村的整体建设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林业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对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可持续理念的探究,探索出林业未来更为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林业资源其中最为主要的资源就是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的苗本质量对森林整体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因此,对林业苗圃育苗的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有效提升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阐述了苗圃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措施,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流苏香竹(Chimonocalamus fimbriatus)是云南特有珍稀竹种,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文章以野外调查获取的流苏香竹分布信息为主,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基于19个气候因子,预测其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当前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和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德宏州、保山市和临沧市等地,除迪庆州、丽江市和昭通市外,云南其他区域均有低适生区零星分布。在未来2050s和2070s的2个时间段,基于2种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和SSP5-8.5),流苏香竹的高适生区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尤其是SSP5-8.5路径下,高适生区面积仅为当前的12.51%(2050s)和18.63%(2070s);中、低适生区在SSP1-2.6路径下,显著扩张(2050s)或略微扩张(2070s),在SSP5-8.5路径下,则大幅收缩。流苏香竹野外实际分布区及其潜在分布区均以斑块状为主,可能与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有关。影响流苏香竹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为最湿月份降水量、最暖月份最高温度、最干季度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日较差。流苏香竹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根据其野外分布状况,建议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在其潜在适生区内适当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6.
林业检疫工作是按照林业植物检疫法规对树木中病虫害等生物进行控制的一种手段。在植树造林中做好林业植物的检疫工作不但可以保护林业生态的发展平衡,同时也能及时将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对于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业生态工程在新形势中被广泛关注,对生态工程的建设更是提升重视程度。但是其中的生态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其中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并且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因此,需要对新形势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措施方法提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8.
简介:由中国照明学会农业照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刘文科研究员和查凌雁博士共同编著的设施园艺领域新书《植物工厂植物光质生理及其调控》于2019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包括13章内容。  相似文献   
9.
以内蒙古鄂托克旗为例,基于GMS中的MODFLOW模块构建了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模型结构(含水层厚度、参数分区)与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因素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水层不确定情景(含水层下边界概化为隔水底板平均值870 m)与实际情况水头差值绝对值的累计和最大为701 m,对模拟结果起了主控作用;当含水层下边界概化为910,940 m时,累计和分别增加为1 013,1 593 m;与仅考虑单个不确定性因素相比,同时考虑模型参数与含水层不确定情景累计和最大为738 m,同时考虑参数分区与含水层不确定情景累计和最大为791 m.因此,在构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时,应优先考虑含水层空间结构概化的合理程度,同时考虑多个不确定性因素对模拟结果的综合影响,使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能更精确地反映真实的地下水流状况.  相似文献   
10.
贾文岛 《种子科技》2021,(8):135-136
林业发展不仅是国际生态建设的基础,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相关林业工作人员应分析现有林业经营的现状,改进营林生产技术,提升管理思想并改善育苗方式,为我国生态建设奠定基础。对林业经营中营林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介绍了营林生产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