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系统分析南方集体林区存在的产权问题,提出改革的主要内容:1)林权明晰化包括明确林地所有权主体,完善林地所有权的委托代理关系;构建经营权的委托代理关系,明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科学界定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主体.2)林权的安全性包括改革林地征用补偿制度;建立公益林征用(管制占用)补偿制度;改革商品林采伐限额制度;改革不合理的林业税费政策.3)林权的市场化运作包括降低交易成本;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提升林权交易需求的动力机制;激活林权交易市场的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2.
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抵押贷款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经营规模不断壮大,林业再生产投入资金严重不足,需金融资金介入。本文以尤溪县为例,探讨了南方集体林区以森林资源资产作抵押物抵押贷款的模式,以解决目前南方集体林区林业资金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3.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产权变动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森林资源产权完整性的角度考察认为,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产权经历了四次较大的变动,指出当前南方集体林森林资源产权变动管理中主要存在产权不清、主体虚置、评估体系不健全、公益林补偿不到位、产权主体利益受损、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通过构建森林资源产权监管制度、规范森林资源产权变动、建立生态公益林权益补偿管理制度、改革商品林管理制度、建立森林资源产权信息系统等5项对策,以促进森林资源产权变动管理,保护森林资源产权主体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林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中在分析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林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集体林区伐区采集作业模式优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计算各伐区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指标和定位测定由诸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土等指标变化量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决策和层次分析等方法,定量计算和伐区作业模式的综合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确定伐区生产工艺提供科学的方案。计算结果表明,“皆伐作业-全悬索道集材”作业模式是伐区采集作业的优化作业模式,这一结论适合类似试验条件的林区借鉴。 相似文献
6.
集体林区土地产权制度与林地保护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土地产权制度与林地保护的理论分析入手,指出集体林区影响林地保护的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所有权产权主体、产权界定、产权权益关系、产权结构等问题。论述了林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四个基本原则和三条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南方集体林区公益林补偿原理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业分类经营是当前我国林业工作改革的重点,而公益林补偿问题又是林业分类经营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我们在福建省永安市全国林业分类经营规划试点过程中,试图对南方集体林区不同类型的公益林提出了具体补偿办法,并认为采用损失结合成本费用补偿的办法(即最小补偿原理)比较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 相似文献
8.
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改革途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分析集体林区林地产权制度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林地产权制度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9.
10.
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市场化运作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林权市场化运作必须具备的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市场化运行受阻的原因,提出了林权市场化运作的目标模式和推动林权市场化运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