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6篇 |
完全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5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5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119篇 |
2012年 | 148篇 |
2011年 | 206篇 |
2010年 | 200篇 |
2009年 | 156篇 |
2008年 | 194篇 |
2007年 | 110篇 |
2006年 | 155篇 |
2005年 | 103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 《林业资源管理》2010,(1)
在系统分析第七次(2004-2008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此次清查的5个特点;从森林资源结构、资源数量、区域分布、资源发展变化等方面揭示了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最新成果;剖析了森林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亿hm2,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137.21亿m3;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hm2,蓄积19.61亿m3,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森林植被总碳储量78.11亿t,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10.01万亿元。 相似文献
2.
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定量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提出了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概念,探讨了确定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理论和方法。在一定森林面积的基础上,增强森林内涵质量、优化空间分布格局,将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显著的防护增益。森林面积、质量和分布的最佳组合,使森林防护能力达到极大值时的森林覆盖率即为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其值的大小与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条件高度相关。以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为研究对象,森林生态系统防护能力为依据,计算出中低山区、低山区、深丘区、浅丘区和平原区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分别为:57%、46%、44%、31%及13%。 相似文献
3.
沙生灌木资源与我区林业产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蒙古是我国林业大省区之一,森林总面积1866.7万hm^2,森林覆盖率14.82%。沙生灌木是广泛生长在内蒙古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多年生灌丛植物,具有耐寒、耐旱、耐高温、耐沙埋、适应性强、生长快等特性。主要树种有沙柳、柠条、红柳、乌柳、杨柴、花棒、枸杞等,其中,蓄积量较大的有沙柳、柠条、旱柳、杨柴等树种。近年来,灌木林在维护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1992年以前,内蒙古自治区灌木造林面积还不到造林总面积的30%。从2001年开始,灌木造林已占到了当年全区造林总面积的70%,2002年灌木造林面积超过了1500万hm^2。据统计,全区现有天然灌木林360万hm^2、人工灌木林130万hm^2、未成林灌木造林地186.7万hm^2,灌木林在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森林破坏对水旱灾害的影响--试论森林的气候和水文效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中国历史资料的分析,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我国历史上由于森林的大幅度减少所造成的黄河、长江等流域的洪水和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沙漠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000年间,由于人口的增长和人为不合理的活动,我国森林覆盖率约由60%下降到10%左右,毁林先是在黄河流域,后来扩展到长江流域等几乎全国所有的林区。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大规模的森林破坏,导致了中下游地区发生严重而频繁的洪水灾害,而且越到后来就愈加严重。中国东南方地区的森林减少,导致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降雨减少,使得400mm等雨量线向东南偏移,进而这些地区湖泊干涸、沙漠不断扩张。据此,一方面,为了减轻中下游地区的洪水,我国必须狠抓江河上中游地区的植被建设;另一方面,为了扼制西北地区沙漠化的扩张,必须在东南地区大力培育森林,且要遵循“自东南而西北”的战略方向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6.
川中丘陵区防护林体系蓄水保土效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定位,半定位和调查,对不同森林类型和防护林体系的蓄水保土功能与效益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防护林体系建成后,森林覆盖率由8%~12%上升到24.7%~39.0%,坡面地表径流量减少62%左右,浸蚀模数减少43.9%~54.7%,土壤蓄水量每平方公里增加22.236.1m^3,成林比幼林蓄水功能提高5%~10%。 相似文献
7.
8.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新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等文献,就世界森林资源现状、1990~2000年世界森林资源变化及其消长原因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作为跟踪研究世界林业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森林覆盖率的理论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覆盖率的理论研究是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本文论述了国内外森林覆盖率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推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