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8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完全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027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94篇 |
2014年 | 203篇 |
2013年 | 188篇 |
2012年 | 206篇 |
2011年 | 197篇 |
2010年 | 227篇 |
2009年 | 257篇 |
2008年 | 212篇 |
2007年 | 170篇 |
2006年 | 187篇 |
2005年 | 160篇 |
2004年 | 125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24篇 |
1984年 | 1篇 |
1958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树混交林地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对北京大兴县林场和河南省民权国营林场2块试验林,面积分别为1.86hm ̄2和3.2hm ̄2,连续四年(1992-1995)进行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定位观测和定量分析,研究杨树不同混交模式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异及其对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和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杨树混交可以提高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5种处理间存在差异(P=79%)。(2)不同混交处理,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P=87%),其中转化酶、磷酸酶在A、C处理中增长较明显;5种酶活性之间差异极显著(P>99%)。(3)杨树混交林的土壤营养元素、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林地生产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入渗和入渗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由达西定理和能量守恒原理推导了土壤水分入渗的数学模型,水平土柱法实测了模型中的基本运动参数;土壤水分扩散率D(θ),推求了土壤汾非饱和导水率K(θ),经过计算机用有限差分法模拟了六块不同林地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实地试验检验了模拟结果。结果表明计算的累积人渗量和人渗率与实侧值非常一致。经过模拟结果绘制的入渗时水分随时间变化的剖面图,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林地的土壤水分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秦岭天然油松、锐齿栎林地土壤呼吸与CO2释放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应用密闭呼吸筒法研究了油松、锐齿栎林地土壤呼吸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林地土壤呼吸速率与气温和土壤温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高于和气温的相关性;(2)通过建立土壤呼吸与根系生物量回归方程,计算出了根系呼吸量;(3)锐齿栎林地年CO2释放量为28.252t*hm-2a-1,其中矿质土壤呼吸占67.50%,根系呼吸占23.81%,凋落物层呼吸占8.69%;油松林地释放的CO2量为22.323t*hm-2a-1,其中矿质土壤呼吸占61.01%,根系呼吸占31.14%,凋落物层呼吸占7.84%. 相似文献
4.
沙棘-杨树混交林生物量、林地土壤特性及其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选择黄土高原的 2 6a杨树纯林作为对照 ,对沙棘 杨树混交林中的杨树生长、林地土壤特性及根系分布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混交林平均株高比杨树纯林的高 44 8% ,胸径平均大 3 2 7% ,林分生物量高 1 3 9 76% ;地上各部分生物量都明显高于杨树纯林 ;混交林地与杨树纯林地相比 ,土壤表层各层容重减小 ,孔隙度增大 ,两林地土壤含水量除 8月份接近外 ,其他月份混交林地都要高 ;混交林土壤全N比杨树纯林地高 5 %~ 69 0 % ,土壤全P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别 ,但速效P高出 2 2 4%~ 2 3 3 3 %。根系分布特征研究表明 :杨树纯林中根径 <3 5mm和 3 5~ 1 0mm的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表层 0~ 3 0cm ,而混交林主要分布在 0~ 1 0 5cm的范围内 ,相对更深、更均匀 ;杨树纯林中根径 >1 0mm的根系分布比混交林更深、更均匀。混交林的根径为 <3 5mm和 3 5~ 1 0mm的根系分布范围大体相同 ,根径 >1 0mm根系的分布范围要小。 相似文献
5.
6.
试论四川乡土树种在造林绿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四川乡土树种资源丰富,具有很大开发价值。采用乡土树种培育人工林具有成本低、风险小、用途广、效益高的优势对当前退耕还林,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培育区域特色经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有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林下经济模式及综合效益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前濮阳市林地面积已突破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5%以上.随着林地郁闭度逐年增大,林业与农业争地、林下土地资源闲置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高林业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已是广大林农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我国近年来杉木人工林有关地力和生产力下降、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循环及林下植被对地力维护作用的研究,从人工林生态系统功能和栽培措施角度讨论了杉木人工林林地的持续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雷竹(PhyllostachyspraecoxC.D.Chu.etC.S.Chao)是优良的笋用竹种。目前,生产上栽种面积不断扩大,许多竹林地采用冬季覆盖技术使出笋时间大大提前[1,2],从而给广大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随着连年覆盖竹林出现了退化现象,包括竹鞭提前死亡,竹子开花增多,病虫害严重等[3]。这些不良结果与覆盖材料给土壤带来的影响是否有一定的关连呢?有机物料覆盖增温及分解对土壤的影响,最直接反映在土壤的生物学性质上,土壤酶又是生物学性质的主要内容。为此,本文分析了不同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