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流转活跃,林地经营模式多样化。该研究对浙江省江山市林改后林地经营模式进行了调查,主要对公司化、合作社、村集体、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户分散经营6种林地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综合规划设计、深度开发林地、联合投资、技术合作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成都平原是中国水旱轮作发源地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水旱轮作两熟制逐渐发展成为现在多样化的水旱轮作和旱作模式。[目的]为研究成都平原不同种植模式的农田生产效率,基于2017年对成都市郫都区13个乡镇92户农户调查数据,[方法]运用DEA-Tobit 模型分析了郫都区主要的水旱轮作和旱作种植模式的农田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平均农田生产效率为0.793,不同模式农田生产效率排序依次为蔬菜连作或轮作(0.957)、水稻-大蒜(0.847)、水稻-油菜(0.782)、韭菜连作(0.759)、水稻-蔬菜(0.722)、水稻-圆根萝卜(0.689),农田生产效率未达到有效值1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效益较低;同时,各模式均存在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冗余,水稻-蔬菜、水稻-油菜模式还存在产出不足问题;影响6种模式生产效率的因素均不相同,政策因素对农田生产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大。[结论]为进一步提高郫都区农田生产效率,建议适度推广农田规模化经营,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各类农业政策措施,以进一步促进郫都区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成都平原不同种植模式的农田生产效率,基于2017年对成都市郫都区13个乡镇92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郫都区主要的水旱轮作和旱作种植模式的农田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平均农田生产效率为0.793,不同模式农田生产效率排序依次为蔬菜连作或轮作(0.957)、水稻-大蒜(0.847)、水稻-油菜(0.782)、韭菜连作(0.759)、水稻-蔬菜(0.722)、水稻-圆根萝卜(0.689),农田生产效率未达到有效值1的原因主要是规模效益较低;同时,各模式均存在资金和劳动力投入冗余,水稻-蔬菜、水稻-油菜模式还存在产出不足问题;影响6种模式生产效率的因素均不相同,政策因素对农田生产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大。为进一步提高郫都区农田生产效率,建议适度推广农田规模化经营,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完善各类农业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5.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很多与林改相关的问题正在显现,如何妥善解决好出现的问题,保障林改的已有成效和农民的持续增收是大家都在关注的问题。该文以浙江省江山市为案例,在概述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的同时,分析了江山市林改当前面临的思想、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何进一步加强林地流转、农户经营技术培训、林业保险、林业融资平台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浙江省庆元县菇木林为研究对象,探讨菇木林目标树择伐后形成的人工林窗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对照林分和择伐后林窗内设置调查样地,分层采集0~60 cm土层土壤样品,对比分析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和土壤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对照相比,择伐6 a后林窗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含量和C/N比分别增加了25.55%、13.68%、42.34%、15.32%和10.04%;而20~40、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43.50%和54.68%,全氮含量分别下降了37.31%和44.43%,水解性氮含量分别下降了23.49%和10.28%,有效磷含量分别下降了11.06%、34.47%,C/N比分别下降了9.05%、19.65%。林窗0~20、40~60 cm土层土壤pH值分别下降了2.79%和0.56%,20~40 cm土层土壤pH值增加了0.94%,但差异均不显著。2)与对照林相比,林窗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下降了28.02%、35.08%和0.25%,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分别增加了83.16%、35.78%和42.00%,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分别下降了19.26%、20.71%和7.18%。3)运用主成分分析,对表征土壤肥力的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进行评价,综合评价表明,菇木林择伐6 a后形成的林窗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提升。【结论】研究结果为菇木林择伐经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省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不同林龄榧树Torreya grandis林地土壤碳、氮、磷质量分数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为榧树的经营管理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以浙江省诸暨市香榧T. grandis‘Merrilli’ 国家森林公园4个不同林龄(0~100、100~300、300~500和>500 a)的榧树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榧树林地不同土层(0~20、20~40和40~60 cm)的土壤样品,分析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碳、氮、磷质量分数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  结果  ①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碳、氮质量分数分别为10.90~24.22、1.22~2.22 g·kg?1,各土层碳、氮质量分数随林龄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磷质量分数为0.24~0.80 g·kg?1,各土层土壤磷质量分数随林龄变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碳氮比、氮磷比均值分别为8.59~10.89、3.06~6.16,各土层土壤碳氮比、氮磷比随林龄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碳磷比为31.54~63.72,各土层土壤碳磷比随年龄变化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部分林龄碳磷比差异显著(P<0.05)。③榧树各林龄林地土壤碳、氮、磷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碳和氮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各林龄土壤磷与碳磷比和氮磷比均存在负相关,碳磷比和氮磷比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榧树生长主要受到土壤磷的限制,因此对榧树林经营时,可考虑合理添加磷肥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土壤与植物之间养分的良性循环。表4参3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