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川西亚高山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的林下乔灌草层次谱系结构及对其驱动的生态学过程,为川西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川西亚高山原始暗针叶林(以下简称原始林)及其在1950—1969年和1970—1989年采伐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林(以下简称次生林)的林下(不包括主林层,因其树种组成相对单一)乔灌草群落生态学调查资料,基于APGⅢ谱系框架,构建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的乔灌草系统发育树,选用广泛使用的谱系多样性指数——净亲缘指数(NRI)和最近类群指数(NTI),量化和评估不同演替阶段林型的乔灌草分层谱系结构及对其驱动的生态学过程。【结果】原始林亚林层物种组成谱系离散(NRI 0; NTI 0),即共存物种亲缘相疏,而原始林其他层次(草本层、灌木层与小乔木层)物种组成倾向于谱系聚集(NRI 0; NTI 0),即共存物种亲缘相近; 2个不同采伐年代形成的次生林的草本层和亚林层的谱系结构呈现出林型间相似但层次间相反的模式(草本层:谱系离散;亚林层:谱系聚集),灌木层和小乔木层则表现为层间相似但林型间相反的模式(1950—1969年:谱系聚集; 1970—1989年代:谱系离散);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的林下乔灌草NRI与NTI均极显著正相关(0.698≤R2≤0.769,P 0.001);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的林下乔灌草分层谱系结构(NRI与NTI)与物种多样性(香侬多样性指数H')的关联分析绝大部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林下乔灌草谱系结构与H'的局部多项式回归分析发现,原始林和1970—1989年采伐后次生林中的H'与NRI、H'与NTI的相关变化趋势表现出相似的波峰-波谷变化模式。【结论】川西亚高山原始暗针叶林及其采伐次生林的林下乔灌草层次谱系结构在层次间和林型间存在差异性。环境过滤是驱动原始林中草本层、灌木层和小乔木层物种谱系组成的主要生态学过程,竞争互斥则塑造亚林层中的物种谱系组成。次生林的林下乔灌草层次谱系结构及对其驱动的生态学过程大致与原始林相反,表现为环境过滤主导亚林层的谱系结构,竞争互斥主导草本层的谱系结构。川西亚高山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的林下乔灌草层次谱系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2.
以崖柏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光照和持续黑暗、不同浸种时间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5℃,种子发芽率为88%,20℃和3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7%和33%。种子萌发进程在20℃和30℃条件下比在25℃条件下开始的时间晚,萌发持续的时间长。高温会显著提高种子霉变率,30℃条件下的种子霉变率高达40%;光照不是崖柏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连续黑暗条件下种子仍可萌发,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霉变率等无明显差别。但在光照下种子持续发芽的时间短,种子霉变率低;浸种72 h、96 h和120 h对崖柏的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浸种120 h的种子发芽率低,霉变率高。浸种72 h即可以满足崖柏种子萌发对水分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3.
世界极度濒危物种崖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为柏科(Cupressaceae)崖柏属常绿乔木,属我国特有、世界极危物种(CR),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1892年4月在重庆市城口县首次发现,此后"绝迹"了100多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曾将其定为野外已灭绝物种。1999年10月重新发现。在崖柏"绝迹"期间,由于研究材料缺乏,对崖柏的研究几近空白;重新发现之后,有关研究才相继展开。近十几年来,广大科研工作者围绕崖柏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群落组成与结构、种群结构与动态、遗传多样性、生态适应性、苗木繁育等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文中综述了崖柏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崖柏的深入研究和拯救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世界极危物种——崖柏幼树硬枝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母株年龄、扦插基质和生长调节剂对2~6a生崖柏幼树硬枝扦插的影响,探讨崖柏幼树硬枝扦插的最佳内部因素控制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条件。结果表明:崖柏幼树硬枝扦插存在明显的年龄效应,2a生母株显著高于4a生和6a生母株的插穗生根率。插后130d、240d和345d的平均生根率分别为23.3%、40.8%和51.7%;不同扦插基质的影响随着插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在插后345d成为影响插穗生根率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崖柏幼树硬枝扦插生根的基质为草炭土∶蛭石∶珍珠岩(1∶1∶2)等组成的混合物;不同生长调节剂的处理效果以GGR61 000mg/L最好,其次是IBA 2 000mg/L,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最佳处理组合为:从2a生母株上采集的插穗、GGR61 000mg/L速蘸2min、草炭土∶蛭石∶珍珠岩(1∶1∶2)的混合物为基质,其插后130d、240d和345d的最高生根率分别为35.0%、65.0%和75.0%。大多数试验因素和水平对插穗的生根数量和根系质量影响不显著,对插后345d的调查结果分析表明,仅有不同母株年龄和扦插基质对生根数量和最长根根长的影响达到显著程度(0.01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崖柏母树年龄、生长调节剂、扦插容器、扦插基质等对插穗生根率、不定根数量、根长及根系干质量的影响,探讨影响嫩枝扦插的内在因子和外在环境条件,为崖柏嫩枝扦插繁殖及引种驯化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正交表L9(34)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崖柏嫩枝扦插后70天,调查不同处理及水平下的插穗生根率;扦插后260天,增加对不定根数量、根长及根系干质量的调查,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树年龄对插穗生根率和根系发育影响较大。母树年龄越小,插穗的生根率越高。一级不定根数量、一级不定根最长根长和根系干质量的变化与生根率随母树年龄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生长调节剂(IBA)对插穗生根率与根系发育也有较大影响。插后70天的插穗生根率及插后260天的一级不定根数量、一级不定根最长根长和根系干质量均是以IBA(2 000 mg·L-1)速蘸2 min处理的最优;扦插容器类型对插穗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一级不定根最长根长影响极显著。优劣次序为:黑色软塑料营养杯无纺布育苗袋白色硬塑料营养杯;基质类型对插穗生根率的影响随着扦插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对扦插后70天的插穗生根率影响不显著,对扦插后260天的插穗生根率影响极显著。用草炭土、珍珠岩、蛭石配制的混合基质优于纯草炭土;不同基质对一级不定根最长根长和根系干质量影响显著。【结论】崖柏嫩枝插穗生根率及生根后根系各种指标,不仅受到母树年龄、生长调节剂、扦插容器、扦插基质等因子的单独影响,而且还受各因子的综合作用。随着生根发育阶段的变化,对插穗生根率和根系发育起重要作用的因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崖柏嫩枝插穗生根率的最佳处理组合为:从3年生母树上采集插穗、用GGR6速蘸处理、无纺布育苗袋、草炭土:珍珠岩:蛭石(1∶2∶1)。对根系发育的最佳处理组合为:从3年生母树上采集插穗、用IBA速蘸处理、黑色软塑料营养杯、草炭土:珍珠岩:蛭石(1∶1∶1),生根率达95%,从根系发育和生根率两方面考虑,该处理组合在崖柏嫩枝扦插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