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3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生产上常用的6种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2019—2020年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叶锈病发病初期施药,药后29 d,200 g/L氟唑菌酰羟胺+25%丙环唑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效最高,达83.86%,其次是40%丙硫·戊唑醇,防效为79.27%;200 g/L氟唑菌酰羟胺+25%丙环唑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比对照增产14.09%.该地区防治小麦叶锈病,最佳配方为200 g/L氟唑菌酰羟胺+25%丙环唑,不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2.
黏虫蛹性别的快速鉴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蛹生殖孔的位置、腹部腹节的外部形态学特征、生殖孔(产卵孔)至排泄孔之间的距离,快速、准确鉴别黏虫蛹性别。雌蛹第8腹节腹面中央的生殖孔与第9腹节的产卵孔连接形成一纵裂缝,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生殖孔下端与第9腹节的前缘连接、产卵孔下端与第10腹节的前缘连接,形成2个明显的"人"字纹。雄蛹第8腹节无纵裂缝,在第9腹节腹面中央的生殖孔呈现的纵裂缝连接第10腹节,裂缝两边各有一个半圆形瘤状突起。雌雄蛹排泄孔均在第10腹节腹面,雌蛹产卵孔下端至排泄孔上端之间的距离为(400.85±151.10)μm,雄蛹生殖孔下端至排泄孔上端之间的距离为(178.21±93.59)μm,约为雌蛹相应距离的一半。采用该方法观察的270头羽化蛹的性别鉴别准确率100%。该方法对于快速鉴别黏虫蛹的性别、开展黏虫相关的生物学研究以及预测预报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全球预警的一种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2019年1月入侵我国,目前已扩散蔓延至我国24个省份。田间调查发现,在玉米灌浆期,草地贪夜蛾与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Duponchel)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等夜蛾科害虫常常混合发生,且形态相近,容易混淆,给调查和测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本文详细描述了草地贪夜蛾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比较了其与黏虫、劳氏黏虫和棉铃虫4个虫态在形态特征上的差别,以期为玉米灌浆期草地贪夜蛾的准确鉴别和田间调查提供依据,并为其精准测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五里岗试验基地利用吸虫塔诱捕工具,2015-2017连续3年进行了节肢动物群落诱集,并对优势种群蚜虫及其天敌(草蛉、食蚜蝇和瓢虫)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表明,3年来吸虫塔诱集的节肢动物群落的种类和比例保持相对稳定,无大的变动。3年时间共诱捕节肢动物50 251头,分别隶属于7目25科60多种。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半翅目的蚜虫,3年共诱集到44 146头,占总虫量的87.85%。吸虫塔下不同年份间蚜虫和天敌的发生数量不尽相同,但发生动态和峰期基本保持一致。蚜虫每年有一大一小两个发生高峰,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和9月,高峰期内的虫口数量占总蚜虫量的86%以上。天敌昆虫的发生具有跟随现象,其发生高峰相对滞后10~20 d。  相似文献   
5.
河岸缓冲带不同植被配置方式对重金属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面源污染对环境危害较大,如何对其有效控制一直是污染治理关注的重点之一。相比城市内河,对于农业重金属面源污染的危害和控制已多有报道。但是,目前在东北地区针对寒温带滨岸缓冲带净化重金属面源污染物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研究不同植被配置缓冲带对典型重金属面源污染物铜、铅和镉的净化效果,在哈尔滨市某内河河段构建了草本和乔木-草本两种配置方式的缓冲带。结果表明黑麦草高度与镉离子的去除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乔木-草本混合配置缓冲带对径流镉离子、铜离子和铅离子的平均去除率为93.91%,79.42%和83.5%,对渗流镉离子、铜离子和铅离子的平均去除率为96.8%,83.91%和89.74%。相比裸土和单一草本植物缓冲带,乔木-草本混合配置缓冲带对重金属离子镉、铜和铅有最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花楸树人工控制授粉后的未成熟合子胚进行体细胞胚的诱导培养,通过石蜡切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合子胚和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组织、细胞观察。结果表明:1)体细胞胚发生进程与合子胚相似,均经历了球形期、心形期、鱼雷形期,最终发育成成熟胚;2)直接发生和间接发生在愈伤组织表面的体细胞胚均为单细胞起源,间接发生在愈伤组织内部的体细胞胚存在单细胞起源,同时还存在可能的多细胞起源;3)子叶和愈伤组织表面发生的体细胞胚在发育早期均具明显的胚柄,鱼雷形胚期胚柄退化;4)愈伤组织内部发生的体细胞胚没有胚柄;5)与合子不同,胚性细胞的第1次分裂为均等分裂;6)多细胞原胚周围降解的细胞具有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幼嫩合子胚子叶为外植体诱导水曲柳体胚发生,对该过程中外植体的不同状态类型分别取样,检测这些不同状态类型外植体的多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不同状态类型外植体生理生化与体胚发生、愈伤组织发生、外植体褐化、外植体生长等方面的关系,以便为分析水曲柳体胚发生机理和改善其体胚发生技术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状态类型外植体的生理生化状态与体胚发生、愈伤组织发生、外植体褐化和生长发育存在非常有趣的相关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色木槭芽直接增殖的诱导培养体系,以色木槭野生树木休眠芽萌发枝条为材料,进行芽增殖的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4月份是适宜休眠芽培养的取材时期。嫩茎在2%次氯酸钠浸泡20 min是最佳消毒方案。NAA浓度对休眠芽萌发和嫩茎生长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MS+0.1 mg/L NAA+20 g/L蔗糖(pH5.8)是适合休眠芽萌发和嫩茎伸长的培养基。培养30天时,腋芽萌发率可达63.3%,嫩茎平均高度可达15.9 mm。6-BA对芽直接增殖的促进效果好于KT。不同激素组合中,IBA与6-BA组合对芽增殖和丛生芽生长的效果好于NAA与6-BA组合、NAA与KT组合、IBA与KT组合。MS+0.1 mg/L IBA+1 mg/L 6-BA+20 g/L蔗糖是适合芽增殖和丛生芽生长的培养基。培养30天时,芽增殖率可达90%,增殖倍数可达3.19,且茎芽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9.
东北刺人参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东北刺人参的研究进展,包括种子休眠和萌发、分子生物学、栽培、生长环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并对东北刺人参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解除休眠的水曲柳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再干燥脱水贮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已解除休眠的种子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再干燥是可行的,干燥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率和平均发芽时间没有明显变化;但在5℃条件下再干燥是不可行的,干燥后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显著下降,平均发芽时间明显延长。已解除休眠的种子在室温条件下再干燥处理后贮藏16个月内种子的萌发率没有显著变化,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指数显著下降,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延长。已解除休眠水曲柳种子再干燥贮藏后使用KT、GA3和乙烯利处理对种子的萌发都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