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磷、钾处理小麦苗期氮营养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不同浓度磷、钾处理下小麦苗期氮养分效率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以深入理解磷、钾与氮养分效率的相互关系,为氮营养相关性状的图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苗期液培试验,以“川35050 ×山农483”组合衍生的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131个株系)为研究材料,设置了中磷中钾(MPMK)、高磷(HP)、低磷1 (LP1)、低磷2 (LP2)、低磷3 (LP3),高钾(HK)、低钾1 (LK1)、低钾2 (LK2)、低钾3 (LK3)共9个处理,对不同磷、钾处理下的氮养分效率相关性状进行研究,并结合分子标记遗传图谱,从整个基因组水平对与小麦苗期氮养分效率相关的10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及遗传分析。 【结果】 不同处理下的10个性状共检测到137个QTL,位于除3D外的20条染色体上,大部分QTL (89.05%)仅在单一处理下被定位到,有3个QTL (QRnue-1A.2、QSnue-1A.1和QTnue-1A.1)可在至少4个处理中被检测到,有5个QTL (QRnue-1A.1、QTnue-1A.1、QSnc-4A、QRnc-6A.3和QSnue-6B)可同时在低磷和低钾环境中被检测到。本研究还检测到至少包含3个以上QTL的QTL簇17个,分别位于1A、1B、2B、2D、3A、3B、4A、4B、5D、6A、6B、6D和7A染色体上,共涉及66个QTL,占QTL总数的48.18%。其中,有5个QTL簇仅与特定磷、钾处理有关,大多数QTL簇均同时定位了不同磷、钾处理的不同性状,许多QTL簇位点还与前人定位的生物量、产量及其他养分有关。 【结论】 磷、钾的供应能够显著影响小麦苗期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其相关QTL的表达。影响苗期小麦氮养分效率相关性状的QTL大多数仅在特定处理下被检测到,但大多数QTL会形成QTL簇,构成了控制氮养分效率的QTL热点,许多热点区域也与前人定位的许多成株期性状如生物量、产量及其他养分效率有关,这些QTL/基因密集区域及其特点的发现,为我们深入理解小麦氮养分效率的遗传控制特点及其与磷、钾养分供应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这些重要位点的克隆及其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云和县朱村乡茶叶发展势头迅猛,至2005年9月止,已发展名优茶园9000多亩,已初步成为一个“茶叶之乡”。广大茶农在大面积发展名优茶园的同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希望自己能进行茶苗繁殖。为此,我们于2004年在该乡泉溪村进行了白茶苗的短穗扦插技术的试验,取得初步成功,并于2005年进行示范推广,在该乡金村村建立25亩白茶的短穗扦插育苗示范基地。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2012年农业局分别在朱村、河坑、雾溪乡建立了茶叶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区,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方法来控制茶园病虫害,以期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使云和县茶叶的产量与质量得到提升,茶园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茶农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促进云和县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小麦苗期钾、钠吸收的相关性和遗传特征,本试验在温室环境下,以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对不同K+、Na+浓度处理条件下小麦苗期生长及钾、钠的积累、分配及利用等相关的20个性状进行了鉴定,探讨了K+和Na+的关系及其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并对所有相关性状进行了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分析。结果表明,缺钾条件下,供应钠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体内的Na/K比,但对小麦的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表明钠替代钾的能力较差。而正常钾条件下,供钠可显著促进钾、钠的吸收,提高了Na/K比,但地上部的生物量反而显著下降,表明大量的钾和钠的累积对小麦地上部生物量的形成不利。小麦苗期对钾、钠离子的吸收与累积呈显著正相关。本试验在小麦全部的21条染色体上共检测到与生物量及钾、钠相关性状有关的QTLs 141个。其中的103个QTLs 组成了14个重要的QTL簇,有11个QTL簇同时定位了钾、钠相关性状位点。另外,试验还发现了8个在多个养分环境条件下均可检测到的QTL位点高频表达的QTL位点(RHF-QTLs),其中4个是新发现的位点。这些重要的QTL位点为K+、Na+关系及其遗传控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南方葡萄推广设施避雨栽培,采用飞鸟形新架式,对光照、湿度和温度能进行有效调控,病虫害明显减轻,尤其是借风雨传播且对葡萄生产影响极大的黑痘病、霜霉病、褐斑病的危害显著减轻,大幅度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果品安全系数提高,达到生态、优质、高效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6.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0  
参照2010年国家级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技术方案,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水稻高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指示生物法、污水生物系统、生物标志物等不同的湿地水生生物监测方法,并对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黄源乡位于云和县西南山区,海拔均在900m以上,具有夏季凉爽,空气新鲜,无工业污染的资源优势,十分有利栽培高山蔬菜。早在1980年,就有50亩反季节高山蔬菜(甜椒、番茄)的项目在该乡叶洋村实施,并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2年又获得“省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随着云和县小县大城战略的不断实施,反季节高山蔬菜市场行情一路看好,农民的种植热情高涨,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全乡反季节高山蔬菜栽培面积达2000亩左右,已成为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项目,每年可为山区农民人均增收500余元。但发展不平衡,年际之问的收益差别大,笔者就如何进一步发展反季节高山蔬菜,提高效益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田种粮效益低,农民将双季稻改种单季稻的现象较普遍。为了农田能稳粮增效,农业科技人员进行了“杂交稻——蚕豆”种植模式的示范推广。两年来在云和、云坛、朱村等乡镇示范面积81.2hm^2,平均每公顷产稻谷8295kg,售鲜蚕豆荚10740元,比单一种一季稻增收8265元。采用该技术能有效地利用农田冬春空闲资源,扭转农田单纯种粮效益低,农民收入下降的趋势,实现稳粮增效、农民增收之目的。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嘉禾县进行了利用湘春豆19号作头茬、超级稻Y两优1号作后茬的豆一超级稻栽培模式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超级稻Y两优1号在嘉禾县作晚稻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