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概述了林业产权的概念和历史沿革,分析了现有产权制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将林业产权纳入法治轨道,开展林业新“三定”.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强化产权保护.深化国有林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林业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
2.
3.
4.
林木良种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需要政府扶持。但林木良种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良种选育、繁殖、生产、市场供需、利益分配机制等,每个阶段和环节都有不同的特点,要从公共财政现阶段的实际状况出发,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6.
8.
该文基于中国林业教育学会赴台考察交流团对台湾教育和生态环境的考察,从台湾的教育体制和台湾教育的特点两个方面阐述了台湾教育以及林业教育的概况,并在扩大两岸的林业交流与合作,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加强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加强森林保育、大力提高森林质量,发展农村林业、实现“兴林富民”目标,发展森林科普休闲业、规范旅游业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林业产权制度是林业生产关系的核心,是各项林业政策的基石。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实施林业“三定”政策,逐步建立了我国集体林业产权制度的框架。但是当前林业产权制度不规范、不合理,产权不清晰、关系不明确的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也为林业的产权纠纷和矛盾留下了隐患。2003年6月,中央颁发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9号文件),明确了新一轮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我们应认真落实中央的政策规定,依法建立法定、长期稳定的林业产权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