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铜唑类防腐剂在竹材中的固着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为试材,根据美国木材防腐协会E11-97标准,研究了4种配方的铜唑(cuAz)防腐剂的室内抗流失性,并与CCA、ACQ和有机酸铜类防腐剂的固着性作了对比。结果表明:铜唑防腐剂的固着率高于有机酸(柠檬酸、草酸和苹果酸)铜的固着率;对于所有含铜的制剂,高吸药量水平下的固着率一般高于低吸药量水平下的固着率;当吸药量6.56~7.31kg/m^3时,以氨基醇作溶剂的铜唑固着率低于用氨作溶剂的铜唑固着率。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云南、广州、北京、湖南和安徽等省市采集变色霉变竹材标本,分离纯化得到78株真菌菌株,鉴定为木霉(Trichoderma spp.)、毛霉(Rhizomucor spp.)、曲霉(Aspergillu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链格孢菌(Ahernariaspp.)、可可毛色二孢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和稻球黑孢(Nigrospora oryzae)等.选取代表性的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营养因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均影响菌丝的生长及色素形成;温度条件对菌株的生长影响较大,对于大多数菌株而言,28℃是最适生长温度,5℃生长减缓甚至停滞,但未死亡,40℃以上菌株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但个别霉菌在50℃仍可生长,表明竹材霉菌对极端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竹材霉菌变色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pH值在4~11下皆能正常生长,最适pH值在5~8间;光照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