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1.
森林转型理论提供了全球可能经历的森林恢复途径,但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森林数量。文中从广义上提出森林多维转型并重点关注森林质量转型,从森林生长性、树种多样性、结构稳定性和森林健康性4个方面对森林质量进行衡量,通过构建森林转型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对中国南方集体林区10个省(区)(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的森林质量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变动是否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仍需进一步考察,其变化受多因素驱动影响;目前虽已呈现出转型趋势,但不甚明显,实现森林数量和质量双增仍有很大空间。据此,提出应由单一追求森林数量转变为注重森林质量、由过分追求森林经济效益转变为注重森林综合功能发挥、由传统林业经营方式转变为科技化经营管理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3.
选取经历两次迁址的眉县气象站和周边2个未迁过站址的参照站1974~2017年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资料,对比分析了迁址对眉县站温度序列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迁址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共同影响使得眉县站温度变化趋势与参照站产生较大差异。眉县站44年来年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升幅比参照站明显,最低气温升幅小于参照站;近44年两站气温差值随时间波动位相基本一致,且与眉县站两次迁址时间刚好对应;年平均气温差值序列有3个不连续点,年平均最高气温差值序列有4个不连续点,年平均最低气温差值序列有5个不连续点,每个时段平均值差异显著;热岛效应和迁址使得眉县站温度年代变化趋势不一致;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测站周围环境的变化和下垫面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