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林业   2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2篇
  85篇
综合类   274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1046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掌握黄海北部辽宁近岸海域鳀(Engraulis japonicus)产卵场的分布特征及其关键环境因子,基于2021年4—12月开展的产卵场综合调查获取的鳀样品及其鱼卵密度数据,运用Garrison重心分布法阐释鳀产卵洄游分布特征及其主产卵期;通过基于Tweedie分布的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的构建,分析主产卵期内鳀卵密度与同步获取的海水表层温度(SST)、海水表层盐度(SSS)、海水表层叶绿素浓度(Chla)、浮游动物丰度(Fd)、浮游植物丰度(Fz)和深度(Depth)等6个环境因子,以及时间(月份,Month)和空间(经纬度、Lon和Lat)因子之间关系,并识别主控因子。结果显示,海域内鳀产卵期较长,由4月持续至11月,5—8月为主产卵期,其中,5—6月为产卵盛期。鳀产卵场规模和位置时空变化明显,时空因子与鳀卵密度分布呈密切非线性相关(累积偏差解释率为48.1%),(SST, SSS) (18.7%)和Depth (5%)次之。鳀产卵期适温范围较广,产卵场分布表现出高温高盐(低温低盐)增效作用和高温低盐限制作用。产卵初期(4月),鳀产卵场规模和鱼卵密度均较低,产卵重心位于海洋岛东南侧深水区;盛期(5月底—6月初)在SST主导下,鳀产卵场规模和鱼卵密度均至年内最高值,核心产卵场位于石城岛–庄河河口一带海域;此后,随着辽南沿岸水系盐度的下降,高温低盐的抑制作用使SSS因素主导产卵鱼群避开沿岸海域,鳀产卵场迁移至外海深水区,7月后位于30~50 m等深线之间;9—10月鳀繁殖活动基本结束,10月鳀卵仅零星分布于调查海域,直至12月未有鳀卵采获。研究可为黄海北部辽宁近岸海域鳀产卵场研究及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陆化杰  赵懋林  刘凯  任品 《水产学报》2023,44(7):079315-1-079315-10
为了解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根据2017年3—5月我国灯光罩网渔船于中国南海南沙群岛海域采集的1 002尾鸢乌贼样本,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分析了17枚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分布。结果显示,南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耳石主要由56种微量元素组成,含量最多的前10种元素依次为Ca、Sr、Na、P、Si、K、Mg、Fe、Ba和B。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间,前10种元素Ca、Sr、Na、P、Si、K、Mg、Fe、Ba、B的分布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孵化期的群体间Ca、Sr、Na、P、Si、K、Mg、Fe、Ba、B的分布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耳石部位间Si、K、Fe无显著差异,而Ca、Sr、Na、P、Mg、Ba、B则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的生境会导致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的不同,且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也存在差异,但不同性别鸢乌贼耳石微量元素组成基本一致。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利用微量元素分布特性鉴定头足类种群和研究洄游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南海中部海域夏季叶绿素a浓度垂向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4年7月~8月南海中部海域(12N~18N,110E~117E) 调查获得的水柱方向上连续的叶绿素a浓度(Chl-a)数据,分析了南海中部海域夏季Chl-a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南海中部海域Chl-a垂向分布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30~70 m水层出现Chl-a高浓度区;2)次表层Chl-a最大值(subsurface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maximum,SCM)强度变化为0.94~4.69 mgm-3, 平均为1.90 mgm-3, 是遥感表层Chl-a平均值的18.10倍,SCM深度变化为4~75.36 m,SCM厚度变化为19.01~80.36 m;3)从断面分布来看,局部海域Chl-a垂向分布受到上升流的显著影响,断面A上沿岸上升 流区表现出明显的SCM强度大、深度浅和厚度大的特征, 而断面B上中沙群岛岛礁上升流区同样表现出SCM强度大、深度浅的特征,但是厚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探索了离岸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海鲈的生长参数。养殖海域水温全年平均温度为(23.4±5.8)℃,全年平均盐度为(22.9±4.5)‰。在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中,海鲈的饲料系数(FCR)保持在1.78~1.97,整体存活率为(89.3±5.39)%。海鲈体长与体重关系可用W=0.014 9L3.026 5(R2=0.956)表达,所获b值高于长江与珠江口处所报道数值,但低于韩国Baekya岛海域所报道数值。  相似文献   
5.
南海诸岛海域渔业捕捞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南海诸岛海域渔业发展在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中国南海海洋权益维护中的重要性,初步阐述了南海诸岛海域渔业开发现状,分析了制约该渔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开发南海诸岛海域渔业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8年4月初在广东省饶平县对2006年5月人工孵化和培育的2龄条石鲷( Oplegnathus fasciatus)成熟亲鱼进行激素诱导,研究和观察条石鲷亲鱼初次性成熟的繁殖生物学。结果显示,在南海区全人工养殖的条石鲷亲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龄,成熟亲鱼的最小型为全长245 mm、体质量610 g,最大个体为全长300 mm、体质量1450 g;产卵季节为4月10日~7月15日,产卵盛期为4月中旬至6月下旬;为升温产卵型鱼类,产卵温度为20.0~28.8℃,适宜的产卵温度为20.7~27.6℃;雌、雄亲鱼发育同步,个体大小和成熟年龄差别不大;雌鱼属于一年一次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超过3个月;24尾初次性成熟雌性亲鱼的总产卵量为3180.0×104粒,日最高产卵量为341.5×104粒;其产卵量和受精卵质量与水温的变化关系密切,受精卵的浮卵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水温相对衡定时,浮卵率相对稳定并维持在80%~95%的较高水平;受精卵平均卵径为(0.860±0.023)mm,油球径为(0.191±0.009)mm。  相似文献   
7.
深水网箱网衣破损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盛  王俊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4):94-96,118
针对在深水网箱网衣破损监测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网箱网衣破损监测方法和监测系统,可在浑水区实时监测网衣情况.系统由单片机、网片检测电路、开关矩阵和GSM手机模块组成.在网衣内编入导线,使网衣成为一种网破传感器.系统将网衣分成多块网片,并对网片进行编码.网片破损处与海水、入海电极形成回路,触发手机模块发出报警短信,指出网箱的编号和网衣破损部位.当系统与网衣出现连接故障时也可触发手机模块发出报警短信,指出故障网箱的编号和故障部位.  相似文献   
8.
以海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设计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考察的方法进行调研。研究发现:烟台海参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不高,海产品市场为购买海参的主要途径,购买的产品种类主要为淡干海参,用途以送父母为主,获取海参信息的方式有传统媒体、新媒体及亲朋推荐,消费者购买海参时最看重的是质量;烟台海参品牌形象测量指标可以提取为三个主要因子:企业形象因子、产品形象因子和产地形象因子。最后,从企业层面、产品层面和产地层面提出烟台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经济将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南海作为中国海域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外海,也将成为我国打造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核心海域。而因其独特的区位因素和丰富的油气资源,引起了东南亚沿岸各国间的相互争夺,从而形成了"六国七方"的混乱局面。本文从主权争议,岛屿归属,南海资源开发(渔业资源开发,油气开采)等方面出发,研究我国南海资源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并借鉴美、英、日、韩等国经验,寻求一种综合性解决南海资源开发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Contemporary genetic diversity is the product of both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forces, such as climatic and geological processes affecting range distribution and continuously moulded by evolutionary forces selection, gene flow and genetic drift. Predatory freshwater fishes, such as Northern Pike Esox lucius, commonly exhibit small population sizes, and several local populations are considered endangered. Pike inhabit diverse habitat types, including lakes, rivers and brackish marine waters, thus spanning from small isolated patches to large open marine systems. However, pike population structure from local to regional scales is relatively poorly described, in spite of its significance to developing conservation measures. We analysed microsatellite variation in a total of 1185 North European pike from 46 samples collected across both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s, as well as over time, to address two overarching questions: Is pike population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local and/or regional connectivity patterns, and which factors likely have the main influence on the contemporary distribu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To answer this, we combined estimators of population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to assess evidence of whether populations within (i) habitats, (ii) drainage systems and (iii) geographical regions are closer related than among these ranges, and whether patterns are temporally stable. Contrasting previous predictions that genetic drift obscures signals of postglacial colonisation history, we identified clear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population genetic signatures, suggesting a major effect of drainage divides on colonisation history and connectivity. However, several populations deviated from the general pattern, showing that local processes may be complex and need to be examined case‐by‐c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