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0篇
  免费   579篇
  国内免费   359篇
林业   625篇
农学   450篇
基础科学   481篇
  931篇
综合类   3803篇
农作物   357篇
水产渔业   372篇
畜牧兽医   1382篇
园艺   385篇
植物保护   2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502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13篇
  2005年   432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百合的产量受到种植区域、土壤pH值、肥料种类和用量、覆膜与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已有的研究更多是针对单个因素,缺乏将这些单因素整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的研究,从而无法为食用百合种植区的科学管理与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搜集2019年12月31日以前国内外32篇食用百合大田试验相关文献,建立食用百合产量数据库,应用整合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不同因素对食用百合产量的综合效应及影响.结果显示,当pH值<7时,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为12122 kg/hm2,当pH值≥7时,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为19991 kg/hm2,随着土壤的pH值升高,食用百合的产量逐渐增加.就地域分布而言,河北地区食用百合种植区的平均产量为26022 kg/hm2,浙江地区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为10327 kg/hm2,湖南地区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为15198 kg/hm2,甘肃、宁夏地区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为18189 kg/hm2,河北、甘肃、宁夏地区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高于浙江、湖南地区.对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和单施无机肥2种不同施肥类型下食用百合的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获得的食用百合平均产量为14458 kg/hm2,单施无机肥处理的食用百合平均产量为20689 kg/hm2,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的食用百合平均产量低于单施无机肥处理.在覆膜条件下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为23559 kg/hm2,不覆膜条件下食用百合的平均产量为16866 kg/hm2,与不覆膜处理相比,覆膜处理显著提高了食用百合的鳞茎产量,其提高幅度为39.7%.施肥量与食用百合产量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食用百合产量不断增加,相较于氮肥与钾肥,磷肥与食用百合产量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磷肥是影响食用百合的一个主要因素.由结果可以看出,食用百合适宜生长在pH值为中性、弱碱性的石灰性土壤上,单施无机肥、适当增施磷肥并覆膜有利于食用百合增产.  相似文献   
2.
梁勇 《世界农业》2021,(2):126-130
根据美国农业部2021年1月期《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2020/2021年度世界主要农产品供需预测结果简述如下。1谷物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世界谷物供需预测变化见表1。2020/2021年度世界谷物供应量将达35.24亿t,较2019/2020年度估算值增加4 521万t,比2020年12月预测值下调908万t。2020/2021年度世界谷物产量将达27.14亿t,较2019/2020年度估算值增加4 260万t,比2020年12月预测值下调838万t。  相似文献   
3.
以乌桕无性系盆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通过设置4个水分胁迫处理,其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对照组)、65%(轻度胁迫)、50%(中度胁迫)和35%(重度胁迫),探讨了土壤水分胁迫对乌桕秋叶生理指标及观赏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叶变色过程中,不同处理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均逐渐减少,而花色素苷质量分数大幅升高,类胡萝卜紊升高后下降.与此同时,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上下波动变化,色度值L*和b *值总体升高后下降,而a*随叶色变红而变大,并与花色素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中度和重度胁迫的叶绿素降解量和花色素苷合成量最多,均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但中度胁迫下的花色素苷积累更早,并且色度值L*和a*值均最高.在乌桕秋季叶色变化过程中,中度和重度胁迫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叶色变化时间提前,中度胁迫下观赏期更长,生长受影响有限且叶色更红艳亮丽,视觉观赏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粒精播花生生理性状和产量性状对密度和氮肥的响应。选择山东省烟台市招远鲁东丘陵地,作物两年三熟。2018和2019年,以出口大花生品种花育22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12万、20万、28万株/hm2,分别表示为D1、D2和D3)和4个施氮量(0、50、115、180 kg/hm2,分别表示为N0、N50、N115、N180),于不同生育时期调查分析花生SPAD值、植株和产量性状。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花生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植株性状和产量性状,且两者互作效应显著。在D2密度条件下,花生荚果产量较D1密度和D3密度分别高24.31%~45.04%和10.57%~15.13%,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分别高3.70%~27.82%和6.10%~18.94%,成熟期干物质量分别高7.31%~32.34%和10.65%~34.59%,且差异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D2密度下,施氮量在50~180 kg/hm2范围内,花生荚果产量、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高于无氮处理,各施氮处理表现为N115 > N180 > N50 > N0,以施氮量为115 kg/hm2时花生荚果产量最大,较N50和N180处理分别提高了6.83%和3.90%,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和植株性状也协同提高。综合考虑生理性状、产量性状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单粒精播花生栽培在低密度12万株/hm2下,花生主要产量性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种植密度为20万株/hm2,施氮量为115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林分空间结构会显著影响其林下幼树更新。为明确其影响林下幼树更新的关键因子,以湖南省青羊湖国有林场青冈栎林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测量幼树株数密度、树高、地径和冠幅,计算混交度、大小比数、开敞度指数以及聚集指数代表林分空间结构,评价林下幼树更新情况,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究两者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青羊湖国有林场13块青冈栎林样地林下更新幼树有6种,分属于4科5属,分别是青冈栎、苦槠、多脉青冈、南酸枣、黄檀、马尾松,青冈栎在更新幼树中占明显优势,是优势树种,幼树重要值为63.09%。青冈栎林各林分空间结构指数与林下更新指数均大于0.5,关联度较高,综合所有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对林下更新指数关联度的均值来看,对林下更新的影响由大到小为大小比数>开敞度>聚集指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对青冈栎林下更新影响最为显著。在促进青冈栎天然次生林林下更新时,应以调整林木大小分化程度为主,综合考虑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的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适应贵州地区种植的朝天椒品种,以资源圃收集的48份朝天椒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粗脂肪、蛋白质、维生素C、辣椒素、粗纤维、干物质等6项品质指标和产量进行测定,并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48份朝天椒种质资源的品质和产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粗脂肪含量范围在0.12~0.71 g/100 g之间,平均含量为0.47 g/100 g,品种‘黔辣10号’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范围在2.36~3.67 g/100 g之间,平均含量为2.90 g/100 g,品种‘DZ-33’含量最高;维生素C含量范围在48.51~74.64 mg/100 g之间,平均含量为59.07 mg/100 g,品种‘子弹头’含量最高;辣椒素含量范围在6.63~72.54 mg/100 g之间,平均含量为31.49 mg/100 g,品种‘香脆白米椒’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范围在2.32%~10.45%之间,平均含量为7.59%,品种‘黔辣18号’含量最高;干物质含量范围在11.12%~20.98%之间,平均含量为15.66%,品种‘单生理想’含量最高;干椒产量范围在189.66~442.81 kg/667 m2之间,平均产量为304.62 kg/667 m2,品种‘2018-70’平均干椒产量最高。6项品质指标的平均隶属度值在0.29~0.75之间,相差0.46,种质资源间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可将48份朝天椒种质资源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包括26份种质资源,占总资源数的54.17%,6项品质指标的平均含量和平均干椒产量都处于居中水平;第Ⅱ类群包括16份种质资源,占总资源数的33.33%,6项品质指标的平均含量都处于最低水平,但平均干椒产量处于最高水平;第Ⅲ类群包括6份种质资源,占总资源数的12.50%,6项品质指标的平均含量都处于最高水平,综合品质表现最好,但平均干椒产量最低。开展朝天椒种质资源品质和产量的综合评价分析,可为朝天椒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以及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诊断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绩效水平及其制约因素,为提高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绩效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PSR模型、物元分析法和改进的熵值法诊断了江苏省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绩效水平。[结果] 2006—2019年江苏省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绩效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绩效水平等级经历了“较差—良好”的演变历程,但2019年“良好”等级关联度很弱;环境卫生投入占市政公用设施投入比例、节能环保公共财政支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比例、化肥施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农用塑料薄膜使用强度、单位GDP能耗等是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绩效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结论] 为有效提高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绩效水平,应进一步健全农村社区环境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农用塑料薄膜污染治理,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合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单位GDP能耗等。  相似文献   
8.
据《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1年第1期《不同柑桔砧木对锰过量胁迫的耐受性及生理响应》(作者邱洁雅等)报道,土壤pH值影响土壤锰(Mn)有效性,酸性土壤易出现Mn过量问题,我国柑桔主要分布在南方红黄壤区,柑桔园酸性或强酸性土壤比例高,柑桔园土壤Mn过量较普遍。为此,作者研究了4种柑桔砧木对Mn过量胁迫的耐受性和生理响应,以期为Mn过量土壤上适宜砧木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攀枝花芒果幼果黑心病与土壤理化性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芒果幼果黑心病发生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比较黑心和正常幼果矿质营养含量差异,调查幼果黑心病果园土壤pH值和养分丰缺情况,并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对发病果园的土壤pH值、土壤养分和幼果黑心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心病果的矿质养分氮、钾、磷、镁和锌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果,其他矿质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黑心病果园土壤pH值、养分的变异系数和丰缺差异较大,近半数果园土壤pH值不适宜芒果生长,土壤有机质严重偏低、交换性镁和有效铁含量偏高;幼果黑心病率与土壤pH值和有效硼显著负相关,与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土壤养分差异不显著,筛选出pH值(x_1)、有机质(x_2)、交换性镁(x_7)及有效硼(x_(13)),对幼果黑心病率(y)的最优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土壤pH值、交换性镁和有效硼对幼果黑心病率影响主要由其直接作用决定,有机质对幼果黑心病率的影响主要由其直接作用和通过pH值间接作用决定。芒果园的土壤酸碱和个别养分丰缺导致幼果矿质元素含量失衡,进而引起幼果黑心病发生,建议通过改良种植土壤和幼果期叶面喷施硼肥等措施防治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那吉林场森林—草原过渡带植物物种构成和不同区段的群落结构,选择典型群落,采用物种丰富度和生活型、水分生态型对比分析方法,比较了林草过渡带各区段植物物种数、植物生活型及水分生态型。结果表明:那吉林场森林—草原过渡带植物物种丰富度呈现双峰型变化规律;植物水分生态型从C区段(草原)到S区段(林间草地),旱生、旱中生整体上呈减少的趋势,湿生、湿中生整体上呈增加的趋势。植物生活型地面芽植物最多,地下芽植物次之,地上芽植物最少。这主要与过渡带的水分条件及各种环境条件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