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夷山脉是中国华东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是包括白鹇在内的许多物种的模式产地,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物种形成和分化中心。江西阳际峰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北麓,地处中武夷山脉与北武夷山脉转折地段的西侧。  相似文献   
2.
简要分析了物种概念,回顾了物种形成领域的一些基本理论或观点。基于对地球基本生命样式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在归纳出主要物类具有高物种分化势能的干类群在该物类中大约占10%~20%、干类群分化出的新物种数占类群总物种数的40%~65%这两个基本数据的前提下,对物种概念、物种形成的过程和方式进行了辨析和推理,并进而提出了以下观点:可能不存在普适的物种概念,用演化系来表示生物基本演化单元是可行的选择,并提出了干群和干种概念;物种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即物种分化静止期I、期(DNA多态性起始和慢速分化的准备期)I、I期(DNA多态性迅速分化和趋异时期)I、II期(物种平缓趋异和种化固定期)I、V期(物种分化完成期)。分析了各期的特征和可能的调控机制,认为除了基因漂变、突变、外源因子逆向影响等因子外,还可能存在更本质的、属于干种重要遗传特性的物种分化起始因子和相应的调控机制;将物种形成类型归纳为两种类型:严格意义上的同域物种形成、异域物种形成,前者仅限于没有生态位分化和生殖隔离、主体上同域的物种形成方式,后者包括邻域、离域物种形成方式,以及传统观点中同域物种形成方式中通过寄主隔离、繁殖时间隔离、小空间隔离等方式的物种形成;提出了物类分化公式并进行了推广,推断出物类辐射演化和多歧分支演化的必然性;同域物种形成并非特例,而是必然的结果与高比例现象,并且是类群演化中心和分布中心以及形成辐射成种的根本原因;干种(干群)在类群中的比例以及由干种分化出来的物种的数量在类群总种数中的比例很可能符合黄金分割率;干群可能存在分化次数限制,因此导致物类有寿命,某类生物的物种总数也有上限;最后提出了种系(物种)距离公式。  相似文献   
3.
四种沙棘种子可溶性蛋白谱带分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马瑞君  李常宝 《沙棘》1997,10(3):4-9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中国沙棘、肋果沙棘、西藏沙棘和棱果沙棘的三个种下类型进行了种子蛋白谱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沙棘、肋果沙棘和棱果沙棘的三个种下类型之间谱带相似性很高,为近缘类群;而西藏沙棘则亲缘关系较远。棱果沙棘的三个种下类型之间,虽尚无种的特有带,但其不相似值最低,而且整个谱带颜色较浅谈,细小谱带数目较多,其二维排序的结果显示棱果沙棘三个种下类型正好位于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之间,表明其进化水平比较一致,也充分说明棱果沙棘是一个独立的种。棱果沙棘中虽有许多谱带与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谱带互补,但中国沙棘和肋果沙棘的种子蛋白质谱带中各有一条带不出现在棱果沙棘的带谱之中,另外,还有6条带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叠加性质,这似乎表明棱果沙棘由杂交起源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相似文献   
4.
5.
浅析中国淡水濒危鱼类濒危原因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超  雒敏义 《中国水产》2010,(12):28-30
<正>物种的产生、发展、衰退和消亡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自然规律。物种形成和灭绝的历史进程相当长,形成与灭绝的速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几乎相等,因此物种间也长期维持着一种近乎平衡的自然状态。自从产生了人类社会,在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直接影响下,生物多样性的格局或多或少被改变和破坏。特别是近百余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物因受到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而加速了灭绝的速度,这种状况仍在持续。  相似文献   
6.
生态遗传学与物种形成和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陕西林业科技》1999,(2):77-81,76
自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机理以来,物种的形成、适应、进化的机制则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中心,如何把生物形成、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的遗传学理论和孟德尔式的种群进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生物所处生态环境的真实水平、分子水平和基因...  相似文献   
7.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ectomycorrhizas in improving the tolerance of its host to excessive heavy metals in soil,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am the patterns of four fractions (the exchangeable, the carbonate-bound, the Fe-Mn oxide- bound and the organically bound) of both Cu and Cd in the rhizosphere of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aeformis) seedlings grown in excessive Cu and Cd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ation of Cu and Cd in the rhizosphere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inoculation of ectomycorrhizal fungus Boletus edulis. Compared to the rhizosphere, the content of exchangeable Cu slightly decreased in the mycorrhizosphere of the seedlings grown in 166 and 400 mg kg^-1 Cu contaminated soil, whereas the exchangeable Cd in the mycorrhizosphere decreased remarkably to only 33% and to 60% that of the rhizosphere at 0.75 and 1.50 mg kg^-1 Cd levels, respectively. These indicate the potential capacity of mycorrhizas to alleviate the damage of heavy metals to the host plants by reducing the 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Distribution of the 4 tested fractions of Cu and Cd at different contamination level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trong tendency of changing from loosely associated fractions to strongly associated fractions in the mycorrhizosphere. The most stable Cd fraction, organically bound Cd,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in the mycorrhizosphere than in the rhizosphere at different Cd contamination levels. This phenomenon was also observed for Cu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8.
9.
水稻和茭白是二化螟的两种主要寄主植物。经过长期的适应进化,二化螟已分化出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在形态特征、交配行为、寄主选择性、寄主适应性、田间种群动态、越冬生物学、生理生化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的发生期差异、交配节律差异和交配后配子不亲合等可能造成了寄主种群的部分生殖隔离。目前认为,二化螟两寄主种群间仍存在基因交流,处于物种形成的早期阶段,但尚需从寄主种群鉴定、表型差异区分和种群间生殖隔离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来进一步明确,为理解昆虫同域物种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法对皱纹盘鲍、家虫戚、泥螺、泥蚶、紫贻贝、虾夷寓贝、海湾扇贝、青蛤、文蛤、硬壳蛤、缢蛏11种经济贝类性腺组织的6种同工酶(MDH、ME、SOD、ADH、ATP、EST)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各贝类性腺组织的各种同工酶谱的表达存在很多迁移率相同的条带,说明了它们的同源性;并且亲缘关系越近的贝类之间的酶谱表达越相似,表明环境对贝类进化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不同贝类的所在的微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同工酶谱表达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