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1篇
  17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树受涝后 ,生理机能普遍减弱 ,表现为枝条生长速度缓慢 ,桑树开发发黄 ,根尖萎缩 ,须根逐渐腐烂。结合洪灾后桑树管理 ,笔者试验了用不同种类的肥料作根外施肥对涝后桑树生长的影响 ,结果简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桑树   15年树龄湖桑 32号 ,受涝 10天左右。1.2 供试肥料及浓度   0 5 %的尿素溶液 ,1%的草木灰浸出液 ,0 3%的食用醋酸溶液 ,清水为对照。1.3 试验方法   1997年 7月 11日在同一地块里选择四株条件基本相同的桑树分别用“1、2、3、4”给予标记 ,调查每株桑树的枝条数、条长。用 0 5 %尿素溶液喷施 1号桑树 ,…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江西的自然灾害以大水和大旱交替发生为特点,频率高,且霜、雹、虫等灾害也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破坏极大.农业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有全球气候的变暖和人类长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江西人民取得了一些成功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
4.
受淹水稻的生育特点及其培管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各类中稻品种分蘖至拔节期的耐涝性,表现为杂交中稻强于常规中籼稻,常规中籼稻强于常规中粳(糯)稻。水稻淹没阶段,生育进程近乎中断。出水以后,存活稻株新生叶片变小,节间长度缩短,株高变矮,高位分蘖出生增多,成穗的比重增大,抽穗期拉长,生育期后延。在淹没10天内,随淹没天数增加,产量损失加重,直至失收。受淹水稻的抢救关键在于抢排积水,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5.
刘新卫 《湖北农学院学报》2003,23(4):251-253,257
建立了湖北省分地区水灾损失灾度等级的划分标准。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按最大隶属原则和择近原则对灾度等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6.
2011年巴西圣保罗州南部地区约40%的农场遭受洪水袭击,香蕉产量预计约为100万t。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森林内涵机理分析为基础,定义了森林减轻水灾的效益。通过对森林减轻水灾效益的 性质分析,指出对该效益的研究不能采用微观分析法,只能采用宏观分析法。利用1998年长 江发生特大洪水的案例,首次在较大的范围内,对森林减轻水灾的效益作出了科学地评价。 尽管恢复森林植被是控制洪水的基本途径,但森林减轻水灾的效益只相当于所有水利部门应 当承担总效益的5%。  相似文献   
8.
论龙泉市生态公疬林建设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水灾给龙泉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为害的教训后,深入分析了龙泉市水灾频发的根本原因-森林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并阐述了建立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夏季汛期,大江流域常遭受洪涝灾害。在淹没农田与村庄的同时,农业机械也受淹、浸渍。对于受水淹、浸渍后的农业机械必须及时检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只有检修复原后的机械才能投入使用;否则将会引起事故。兹对几种主要农业机械浸水后的检修项目与方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许多地区因暴雨而导致洪水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各地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人们常说:"水灾过后有大疫"。究其原因,主要是因水源的严重污染、饲养环境的恶化和畜禽灾后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引起。那么,水灾过后,应该怎样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