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68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13篇
  42篇
综合类   417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毛竹和重组竹为研究对象,用绵腐卧孔菌(PV)、密粘褶菌(GT)两种褐腐菌和彩绒革盖菌(CV)、变色栓菌(TV)两种白腐菌进行腐朽试验,比较分析了毛竹和重组竹腐朽前后表面视觉性质及其质量损失差异。结果发现:毛竹和重组竹颜色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明度(L~*)降低,色度值(C)、红绿轴色品指数(a~*)和黄蓝轴色品指数(b~*)显著增大,其中绵腐卧孔菌对毛竹及重组竹的色差影响最大。重组竹(耐绵腐卧孔菌)能达到Ⅰ级强耐腐水平;毛竹(耐绵腐卧孔菌)和重组竹(耐密粘褶菌和彩绒革盖菌)达到了Ⅱ级耐腐水平;毛竹(耐密粘褶菌、彩绒革盖菌和变色栓菌)和重组竹(耐彩绒革盖菌)为Ⅲ级稍耐腐水平。整体来看,重组竹对白腐菌和褐腐菌的耐腐效果好于毛竹。绵腐卧孔菌虽然对毛竹和重组竹的降解能力最弱,但对其颜色变化的影响却最大。扫描电镜可观察到彩绒革盖菌通过毛竹导管壁上的纹孔进入薄壁细胞、伴胞等,同时通过分泌木质素酶导致其细胞壁降解。  相似文献   
2.
周群  徐夙侠  王振 《农学学报》2020,10(5):48-57
采用扫描电镜对三角梅42个品种的花粉形态作观察,参考已发表的三角梅花粉育性的数据,探究花粉形态和花粉育性的联系。采集42个三角梅品种的花粉,人工干燥后进行电镜形态观察,采集3000倍下的近极面观、远极面观、赤道面观、侧面观以及10000倍下的外壁网脊等图片,确定三角梅不同品种花粉的整体外观形态。测定花粉的大小、萌发沟数量,对比不同品种和不同花粉部位的芽突数量。三角梅花粉呈现单侧凹陷、单侧突出的凸饼状结构,三角梅不同品种的花粉粒直径在21.64~31.14 μm之间。少数品种的萌发沟有3个,萌发沟少于3个的品种主要集中于花粉育性低的品种中。花粉表面网脊状褶皱,褶皱上芽突数量不等,不同品种有所差别。芽突数量与植株花粉育性关系密切,花粉育性高的品种花粉表面芽突数量多于花粉育性低的品种。花粉粒表面芽突数量减少,降低三角梅花粉的附着能力,这有可能是导致该品种花粉育性极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绿翅绢野螟幼虫头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和分析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幼虫头部感器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通过扫描电镜对其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幼虫头式为下口式,头部具有触角、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触角短小,位于幼虫头部侧下方,分3节,其梗节和鞭节分布有4种类型的感器,即毛形感器、短毛感器、锥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口器分为上唇、上颚、下颚和下唇4个部分,共具有6种类型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指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小感觉锥。刺形感器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口器上各部位均有分布;毛形感器仅分布于上唇;指形感器仅分布于内唇;锥形感器仅分布于下颚;栓锥形感器在下颚和下唇皆有分布;指形感器为内唇所特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粉红粘帚霉对楚雄腮扁叶蜂幼虫的侵染过程,为粉红粘帚霉对楚雄腮扁叶蜂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对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侵染楚雄腮扁叶蜂幼虫体表过程及其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接种6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分生孢子成功附着于幼虫体壁的气门、节间膜等部位;接种14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萌发出芽管,并侵入体壁;接种26 h后,孢子和菌丝穿透楚雄腮扁叶蜂幼虫体壁,且菌丝迅速生长;接种72 h后,菌丝穿出虫体表面,并长出产孢结构。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菌丝在穿透幼虫体壁过程中,会伴随酶的参与和组织溶解现象;接种6 h后,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分生孢子附着于幼虫体壁的两个节间褶间的部位;接种14 h后,分生孢子萌发并进入表皮细胞层分泌物中;接种26 h后,菌丝侵入表皮并扩展蔓延,且在菌丝周围出现电子密度很低的光晕;接种38 h后,皮细胞层细胞排列松弛变成空泡;接种48 h后,菌丝充满虫体,表皮层出现大量菌丝。结论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孢子及菌丝能寄生楚雄腮扁叶蜂幼虫,并可致其死亡。观察结果准确反映了粉红粘帚霉SWFUYHL 02-03对楚雄腮扁叶蜂幼虫的侵染过程,并证实了侵染过程中酶与代谢产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为对比福建云霄秃房野生茶群体花部结构的微形态性状差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云霄秃房野生茶树花器官的细胞形状、表皮纹饰和气孔器起伏程度等性状进行观察,继而进行了主坐标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云霄野生茶树花器官萼片的内表皮中部及边缘存在平滑型茸毛;花瓣表细胞表面分布着条状、波浪状和脊状等3种纹饰,部分种质存在气孔;花丝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有波状、丝状、条状3种表皮纹饰;萼片气孔器大小为195.29~539.52μm2,开度为0.18~0.40,变异系数为23.16%。通过对10份野生茶树种质不同性状进行PCoA比较,结果显示,采用花器官质量性状即可作为鉴别秃房野生茶种质的依据,也可作为探究云霄秃房野生茶种质亲缘关系的佐证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体视镜和扫描电镜相结合的方法,对4种溪黄草药材基原植物种子状果实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比较。线纹香茶菜、纤花香茶菜及长叶香茶菜种子状果实的形状特征相似,呈卵型,大小为0.88~1.17 mm×0.54~0.77 mm,大小顺序依次为线纹香茶菜>纤花香茶菜>长叶香茶菜;表面具有网状纹饰,但网壁隆起高度不同,高度依次为线纹香茶菜>纤花香茶菜>长叶香茶菜;遇水后出现粘液质,其中线纹香茶菜与纤花香茶菜的果实均具有较多粘液质,长叶香茶菜只有少数果实具有粘液质,且量多少不一。溪黄草种子状果实形态特征与上述3种植物明显不同,呈阔卵圆型,大小为1.24~1.60 mm×0.89~1.33 mm;种子状果实表面的网状纹饰粗糙且多皱缩,具有散在的腺点和白色非腺毛,多分布于顶端,由1~3个细胞组成;遇水后无粘液质出现。结果表明,上述4种植物种子状果实在形状、大小、表面纹理及粘液质有无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种子状果实形态特征的差异可为4种植物提供一定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微观特性分析风积沙粉体掺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冻融-盐浸环境下风积沙粉体混凝土的微观特性,设计了强度等级为C35、C25的风积沙粉体混凝土,在浓度为0%、3%、6%硫酸镁溶液中采用快冻法进行抗冻性试验,同时借助核磁共振技术、场发射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研究其孔隙特征、微观形貌及水化产物。结果表明,风积沙粉体的掺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且适当提高强度等级,有利于提高风积沙粉体混凝土抗冻性,其中强度等级为C35的风积沙粉体混凝土在6%MgSO_4溶液中可承受高达425次冻融循环;相对于基准组,风积沙粉体混凝土中有发育状况良好的针柱状产物钙矾石、纤维状产物石膏生成,填充因冻胀应力作用产生的裂隙,使其内部有害及多害孔数量低于普通混凝土29.78%,抗冻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诊拉合尔钝缘蜱种属及其感染绵羊的情况,在新疆鄯善县各乡镇(包括四镇、五乡)采集的软蜱(n=67277),借助扫描电镜进行了超微鉴定,结合病原学方法调查了感染当地绵羊的状况。结果经形态超微鉴定该软蜱为拉合尔钝缘蜱;在调查的各乡镇绵羊(n=2 408)中感染拉合尔钝缘蜱的有1 734只,感染率为72.07%,其蜱指数为25~64个(平均蜱指数约28个)。该文首次对鄯善县绵羊感染的软蜱类进行超微鉴定,可为当地养殖羊业的健康发展及有关软蜱传播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实验参数。  相似文献   
9.
3种冠环线虫体表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冠状冠环线虫(Coronocyclus coronatus)、大唇片冠环线虫(C.labiatus)和小唇片冠环线虫(C.labratus)的体表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3种线虫的形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冠状冠环线虫外叶冠由22个小叶组成;4个亚中乳突起自口领基部,向口领顶部延伸呈隆起状;雄虫生殖锥背唇上有1对卵圆形结构的附属物,中部相融合,上面分布着许多刚毛状突起;雌虫尾部直。大唇片冠环线虫外叶冠小叶19个;口领内上缘在背腹面和侧面向内延伸形成4个大的唇形结构,每个唇片的基部中央伸出1个亚中乳突;雄虫生殖锥背唇上约分布着10个大小不等的圆锥形附属物;雌虫尾部稍弯向背侧。小唇片冠环线虫外叶冠小叶18个;口领内上缘在背腹面和侧面向内延伸形成4个小的唇形结构,每个唇片的基部中央伸出1个亚中乳突;雄虫生殖锥背唇上有1个两端呈卵圆的月牙形附属物;雌虫尾部直。  相似文献   
10.
桔褐天牛广泛分布于我国,是柑橘和花椒等多种经济林木的主要害虫之一.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桔褐天 牛成虫头部附器感器包括12个类型;其中触角上分布有8种感器,即B?hm 氏鬃毛,毛形感器,刺形感器1型、2 型、3型和锥形感器1型、2型、3型;下颚须上和下唇须均分布有刺形感器1型和3型、栓锥形感器1型和2型, 钟形感器和板形感器6种.该文运用扫描电镜观察桔褐天牛成虫头部附器的感器类型、分布与数量,以期为其分类 及亲缘关系研究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阐明其交配及定位寄主的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