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滴灌施肥技术在桂西南岩溶山区火龙果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桂西南岩溶生态重建示范区火龙果进行滴灌施肥试验,分析其产量、效益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应用滴灌施肥技术可明显提高火龙果产量,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质。该技术投入成本不高,适合在石漠化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甘蔗品种粤糖00-236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滴灌施肥条件下钾肥施用分配比例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施钾量相等时,甘蔗不同生长期钾肥分配比例的不同对甘蔗伸长速度、蔗茎产量、干叶重的影响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钾肥施用量不同分配比例中,22.5%~55%~22.5%、30%~50%~20%、20%~60%~20%1、0%~60%~30%四种钾肥分配方式更有利于提高甘蔗蔗糖分、蔗汁蔗糖分和蔗汁锤度。因此,在甘蔗水肥管理中,应注重中、后期的钾素供应,以利于甘蔗糖分的积累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茶条木、狗骨木、蒜头果、石栗、东京桐和蝴蝶果等6个树种是高含油量和多用途的木本油料植物,也是具有一定发展前途的生物质能源树种。野外调查表明,茶条木、狗骨木、石栗和蝴蝶果等分布或栽培范围较广,生境类型比较复杂,现存资源量丰富或较多;蒜头果和东京桐的分布范围较窄,现存资源量较少。在育苗造林试验中,6个树种种子的场圃发芽率较高,病虫害少,苗木生长比较迅速,绝大部分可在1-2年内出圃造林;茶条木、狗骨木、石栗、东京桐和蝴蝶果等5个树种的植苗造林成活率较高,蒜头果的直播造林成活率较低,其中茶条木和狗骨木的适应性良好,生长速度较快,东京桐和蒜头果能适应局部小环境但生长较慢,而石栗和蝴蝶果的适应性较差且生长缓慢。通过对比分析各树种野外调查与试验结果,认为茶条木和狗骨木是岩溶山区发展潜力良好和值得重点开发利用的木本油料植物,蝴蝶果和石栗次之,蒜头果和东京桐则较差。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估甘蔗生产上应用滴灌施肥技术的效应,比较了滴灌系统及传统方法施用钾肥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甘蔗品种粤糖00—236为试材.进行了1年(2006~2007)露天盆栽滴灌种植试验。设置了4个通过滴灌系统施用的钾肥(KCl)水平,K1:10g/盆,K2:15g/盆,K3:20g/盆和K4:30g/盆,滴灌各处理施尿素15g/盆,和1个常规施肥方式(肥料施用量为尿素30g/盆和KCl30g/盆)。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显著促进了甘蔗的生长.比常规施肥的甘蔗产量获得显著提高,K1、K2、K3和K4处理的每盆蔗茎收获量分别比常规管理的增加了19.2%、38.6%、45.9%和56.4%、滴灌条件下,施钾量不同对甘蔗产质量有显著影响.甘蔗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多施用钾肥对甘蔗品质有负面影响.在甘蔗生产上应用滴灌施肥技术,可以节省钾肥的施用量。而且钾肥用量为常规推荐施用量的一半即可获得较常规施犯高三成以上的产量,通过滴灌系统施用钾肥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滴灌施肥条件下氮钾分配时期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滴灌施肥技术是现代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项综合管理技术措施.本试验采用露天盆栽进行甘蔗种植,设置了滴灌条件下4个氮钾分配时期,同时设置了一个常规种植方式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显著促进了甘蔗的生长,在施用常规氮钾肥用量1/2的情况下,比常规施肥获得更高的甘蔗产量.滴灌条件下,氮钾不同分配时期对甘蔗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通过滴灌系统按甘蔗"苗期、分蘖期一伸长期一成熟期"以20%一60%一20%的氟钾肥料比例分多次施用的处理效果最好,甘蔗的茎长、产量、甘蔗品质、甘蔗根系等都优于其他的分配方式,其单茎重达1.92 kg,甘蔗蔗糖分含量达到17.26%.通过滴灌系统合理施用氮钾肥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变化对漓江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Costanza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服务价值系数,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991-2006年间减少了14.906 2×10~8元,年平均减少0.993 8×10~8元.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较高的林地、耕地和水域等转化为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较低的建设用地和园地,是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受损的主要原因.流域生态系统9类单项服务价值均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土壤形成与保护、水源涵养、气体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调节等服务价值的损失较大.马尔可夫链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如果保持1991-2006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漓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未来将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敏感性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设计通过生态功能的转换,引入高效生态农业技术,提出了山顶优良树种封植、山腰果草 果药套种、山洼地粮果(草)结合、庭院畜牧圈养和半圈养、联动节水的水分贮存和输送灌溉网的农业生态系统空间发展的农果草耦合模式,引入地草轮作技术、果草(药)复合技术、秸草秆垫圈沤肥技术、石山人工草地的建植和管理技术、以及石山区水资源开发和节水灌溉技术等关键技术。通过家畜消耗农田输出的作物籽粒、饲草等,实现饲草生产供应与家畜生长需求的平衡配置;同时利用家畜圈肥调节玉米和果树地、草地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调控农果草地的耦合生产,最大限度提升岩溶峰丛洼地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获取最佳生态和经济效益。该研究经济效益成效显著,如火龙果(投产第1年)套种板兰根收入可达44775元/hm2,比单纯种植玉米和黄豆增收260.5%,而火龙果套种牧草,再耦合养山羊,则收入可达60330元/hm2,比玉米大豆耦合养猪增收230.2%。  相似文献   
8.
为挖掘适合岩溶石山区种植的优良火龙果品种,筛选了台湾大红、桂红龙、紫蜜龙、呈祥一号4个火龙果品种引种到广西岩溶石山区,观察其在岩溶环境下的生长表现,为开展规模化推广种植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4个火龙果品种总体上能够较好适应岩溶石山区的环境条件。从果实外观来看,呈祥一号采后品相保持最好,其次是台湾大红和桂红龙,紫蜜龙较差。平均单果重以呈祥一号最大,台湾大红次之,桂红龙居后,紫蜜龙最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台湾大红表现最佳,平均可达19.6%;桂红龙、紫蜜龙、呈祥一号大体相近,在18%左右。与普通红肉品种相比,4个品种在贮藏性上都有较好表现,台湾大红、桂红龙、紫蜜龙、呈祥一号在熟后10 d内没有裂果;台湾大红、呈祥一号更是在果实转红后继续挂果20 d才出现裂果,表现良好的贮藏性,对于错开火龙果上市高峰期十分有利。台湾大红、呈祥一号在岩溶石山区表现优秀,是替代普通红肉种和越南白肉种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9.
针对漓江流域红壤侵蚀区生态环境状况,因地制宜,发展乡土先锋树种,开发兼顾生态效益和长中短期经济效益的经济植物,构建乔、灌、草结合的复合农林体系,进行综合治理和立体经营,加速植被的顺向演替。3年多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提高50%,雨水地表径流系数减小45%,土壤侵蚀模数减小90%,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1991年、1998年和2006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利用度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模型,研究了漓江流域1991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于1991~2006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化的总体趋势为林地、耕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并转化为园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1991年以来,漓江流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和园地的正向变化速度较大,而林地和草地的负向变化速度较大。漓江流域土地利用综合变化速率呈现增加趋势;土地利用度变化呈现波动特征;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力为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1991~2006年间土地利用变化降低了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效益,林地向园地的转化及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是区域生态环境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