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垂盆草,属景天科多年生草本,茎匍匐,易生根。垂盆草一般生长在山坡岩石石隙、山沟边、河边湿润处,极易栽培,对环境要求不严,家前屋后均可种植,也可盆栽。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适宜栽培。1形态特征多年生肉质草本,不育枝匍匐生根,结实枝直立,高10~20cm,茎纤细,匍匐状丛生。茎平滑,黄绿色,近地面茎节容易生根。叶全缘,  相似文献   
2.
赵艳莉  曹琴  李成林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1):117-118,56
该研究通过对秋菊品种和种植时间选择,光照、温度、激素等方面的调节,以及栽培技术各方面的综合应用,以达到使不同栽培形式的秋菊延迟在元旦开花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小型四轮拖拉机倒置改装,整机合理配置,设计了传动系统和低割浮动系统,研制了4S-1.2大豆割晒机。 机具广泛适用于农村大豆割晒作业,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和割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鲍的养殖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为鲍大规模养殖生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进而掀起了鲍人工养殖的高潮,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的日趋恶化,导致鲍病害频发、种质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5.
随着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北安市农业机械化进人蓬勃发展时期,农机修配市场也日益壮大,现全市已有农机售后服务部门及维修企业63家,其中售后服务只有1家,二级修理点1个,三级修理点5个,专业修理点56个,从业人员138人,持证上岗人员52人,其中电焊工21人、农机修理工18人、电器设备修理工13人。全年可修理农业机械1052台次,修理产值140万元。现根据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6.
九孔鲍人工育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孔鲍属软体动物门,前鳃亚纲,鲍科,鲍属。九孔鲍已是我国南方海域、台湾省以及东南沿海鲍科中最重要的养殖种类。近几年随着南方地区的养殖规模和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九孔鲍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推进了人工育苗规模的不断拓展。但是由于受到海水水质及病害的影响,九孔鲍在南方育苗的成活率越来越低,而在北方育苗成活率却逐步提高,所以逐渐形成了一股南鲍北育的热潮。为此,我们于2004~2006年在北方进行了九孔鲍的生产开发和科技研究。现将九孔鲍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日照地区为主的深水井大棚工厂化养参属新模式,由于大菱鲆事件的负面影响,导致深水井大棚工厂化海水鱼养殖步入低谷,许多大棚处于半闲置和闲置状态,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肥原则、施用肥料的种类和肥料的合理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对于这个变化有人称之为"中国农业千年之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对于这个变化有人称之为"中国农业千年之变局"。在新常态下  相似文献   
10.
新化县金凤乡竹林村4队社员戴前喜,从一九八二年开始承包生产队采摘茶园七亩及旱土八亩(已扩种茶树),他抓住各个生产环节,应用科学技术加强茶园的培育管理,使原来的荒芜茶园面貌焕然一新,产量逐年增加。产值提高,成了我县茶区的先富户。一九八四年产鲜叶4650斤,均价0.43元,产值1999元,全家仅茶叶一项收入人平333元,加上养猪、种磨芋、玉米、苡米等收入,预计全家可达4200元,人平纯收入700元。他在茶园培育管理上主要抓了三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