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3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林业   211篇
农学   276篇
基础科学   338篇
  874篇
综合类   2245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224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49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本文结合云南省数字高程模型,以云南省平均降雨数据进行空间插值模拟,首先对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进行了阐述,然后结合云南省地形高程验证了插值效果,从而判断出更加适合山地降雨数据的空间插值。  相似文献   
92.
《土壤通报》2015,(6):1289-1298
将湖南省划分为洞庭湖平原区,湘东、湘中丘陵、中低山区,湘南丘陵、中低山区和湘西北中低山区四个地貌景观区,以高密度的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数据为基础,分析地貌和样点数对插值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湖南省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湘南丘陵、中低山区湘东、湘中丘陵、中低山区湘西北中低山区洞庭湖平原区。湖南省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变异系数在31.23%~37.55%之间,属于中等变异水平;基底效应在12.3%~50.0%之间,其中湘东、湘中丘陵、中低山区和湘南丘陵、中低山区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呈现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洞庭湖平原区和湘西北中低山区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相同采样密度下,湖南省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的克里格插值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洞庭湖平原区湘西北中低山区湘东、湘中丘陵、中低山区湘南丘陵空间自相关、中低山区。四个区的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NRMSE均随着样点数的增加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表明插值精度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93.
林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5,(25):211-212
利用大英县2004 ~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大英近10年降水的实际变化特点、季节差异等进行简要阐述,并对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外出旅游以及交通运输等的暴雨进行了重点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3年大英县年雨量和暴雨日数分布特征均呈单峰型,峰值均出现在7月;暴雨雨量、雨日与年降雨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夏季同月雨量差距巨大;初秋的9月出现暴雨的概率较大,月雨量、暴雨出现次数均为全年的次高值;大英县出现秋绵雨的概率达50%,集中出现在9、10月.  相似文献   
94.
利用1998年1月~2010年12月空间连续分布的TRMM卫星3B43月降水量资料,借助气候倾向率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以辽宁省为例,对TRMM数据在省级尺度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并对辽宁省近13年来降水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TRMM降水数据与观测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很高,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辽宁省年降水量主要为425~1 082 mm,且总体上表现为由全区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的趋势;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该时期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以上,其中,7月份的降水量最大,为全年降水量的20%,而2月份最小,不足全年降水量的2%,季节性变化明显;近13年间,辽宁省平均年降水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在夏季降水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其中辽西区和辽中区尤为明显,说明近13年来这些地区春夏连旱的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95.
《农技服务》2015,(9):118-119
利用1961~2009年黔东南州49a整编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和墨西哥帽小波变换法分析了黔东南州49a气温和降水的基本气候特征、年际变化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黔东南州气温变化包含了26a、23a和5a的振荡周期,其降水具有18a和3a的周期变化特征;全州平均气温呈增温趋势,其速率为0.063℃/10a,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以0.424mm/10a的速率减少;气温偏高的时期,降水量偏少;1961~2009年全州气候变化比较小,但总体在向暖干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96.
小麦为三台主要小春作物且多分布在坡土旱地.冬季的气候条件对小麦苗期营养生长有着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冬季气温和降水实况与常年值进行比较分析,对2015年小麦苗期的雨热条件进行分析.气温方面虽呈波动现象,但总体促多抑少;降水方面虽前期墒情较好,但越冬期间降水偏少,土壤已显现干燥,不利于小麦营养生长.总体就越冬期间的雨热条件来看,在此期间小麦营养生长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97.
付伟  司红君  程智  刘蕾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5):117-123
为了减少极端降水事件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使农业生产能够主动应对极端降水事件变化。基于安徽省17个城市逐日降水数据,使用百分位法计算了1965—2014年安徽省年极端降水事件,在此基础上使用线性趋势和EOF方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以计量经济学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为基础,将1989—2013年的极端降水事件作为1个因子与农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机械总动力构建了新的气候-经济模型,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定量分析了极端降水事件对安徽省农业生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安徽省极端降水事件平均11.59次/a,无显著年际变化趋势。区域分布基本呈南多北少的特征,各城市也均无显著的年际变化趋势。EOF分析显示,安徽省极端降水事件有2种典型分布特征:第1种为全省变化一致,变化程度江淮之间多,南北少,变化中心位于江淮之间东部;第2种为南部和北部变化相反,变化的中心分别位于皖南山区和沿淮淮北中部。2种分布在时间上均以震荡变化为主,近5年全省分别表现出一致偏多和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极端降水事件对农业生产总体为正向的影响,影响程度约为0.01%,但贡献比例比较低。  相似文献   
98.
开封市降水变化特征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71—2016年开封市气象局降水量观测资料,使用线性趋势法对降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影响。结果表明,开封市降水量为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4.732 mm/10年。年内降水量为中间高、两端低;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260、-9.607、-1.210、-1.654 mm/10年。降水量不断减少,导致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99.
在对汉江流域历史时期降水变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探讨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汉江流域降水相关气候要素的重建工作,总结认为:汉江流域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成果颇丰,具有多样的代用证据,为互相佐证提供了重要依据,且已有近几百年年分辨率的旱涝变化序列研究;但研究多集中于汉江上游,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对其时间分辨率和空间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0.
利用渭南大气降水δD和δ~(18)O实测值及相关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降水δD和δ~(18)O的特征及其变化与水汽来源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的同位素值变化幅度大,且呈现春季高、其他季节较低的季节变化;大气降水线的斜率低于全球大气降水线,截距接近且略高于全球大气降水线;大气降水的δ~(18)O与温度效应相关关系非常弱,温度效应不存在,存在降水量效应,但春冬季不显著,夏秋季较显著;大气气团来源的后向轨迹显示,冬半年降水水汽主要受控于西风环流,同时存在少有的局地蒸发作用,夏半年水汽来源于东南和西南海洋蒸发水汽,明确了氢氧稳定同位素存在季节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