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3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38篇
林业   386篇
农学   216篇
基础科学   173篇
  166篇
综合类   1336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130篇
畜牧兽医   691篇
园艺   276篇
植物保护   12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以小果型西瓜"黄蜜隆"为试材,采用室内浸种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腐植酸对西瓜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探明腐植酸促进西瓜种子萌发作用效果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腐植酸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提高根系活力、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从而使种子萌发整齐,种子的活力指数提高,芽苗生长粗壮.综合考虑,以1 200 mg·L-1处理效果最佳,其发芽势、芽苗株高显著高于对照,活力指数、芽苗胚轴粗度、胚轴长度和鲜质量/干质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3.31%、5.64%、29.96%、25.26%,且均高于其它处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发芽势、芽苗株高、胚轴长度、胚轴粗度、鲜质量/干质量等指标与腐植酸浓度关系密切,可通过改变腐植酸的浓度调节种子发芽势和芽苗生长;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腐植酸处理的响应起关键作用,可作为主要的生理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92.
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 Kuwana),属于粉蚧科。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山西等省、市。主要危害梨、苹果、桃、杏、柿、李、枣等果树。经过连续几年的调查和果农反映,发现康氏粉蚧对桃树的危害在逐年加重,由于该虫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有钻果袋危害的习性,给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很好的防治康氏粉蚧,现将其为害特点、生活习性、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3.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的提高,尤其是大型桥梁柱根部的延性性能直接影响到桥梁及其它结构的安全度和可靠度,该文关于预留压应变的设想与研究就是针对这一难点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94.
杉木采伐对集水区土壤热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文星  闫文德 《林业科学》2003,39(5):156-160
土壤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子体系 ,是林木扎根并赖以生存的基础 ,也是土壤微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场所。因此 ,有关土壤养分、水分及其土壤物理结构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报告颇多 (王政权等 ,2 0 0 0 ;张合平等 ,1 997)。但是有关森林土壤的热状况 ,以及林木采伐后对土壤热状况影响的研究报导很少 (康文星等 ,1 989;刘煊景等 ,1 993)。本文在获得采伐前连续 3年和采伐后连续 3年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 ,就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的热状况各因子之间 ,土壤各组成成分对热状况的单一或组合效应 ,以及皆伐这种人为强烈干扰对土壤热状况的影响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5.
对杆材阶段不同密度的马尾松林在低强度间伐后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间伐后平均木的单株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减少;随林分年龄的增加,单株生物量与树干、皮、根的生物量因积累而增大,但枝、叶的生物量先增加后减少,在林分年龄为20a时达到最大值,随后又接近间伐前的数值;林分生物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其中密度为3000株  相似文献   
96.
用FTIR、ESCA等波谱分析方法,对真菌侵蚀的泡桐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真菌侵蚀后,泡桐材的木质素含量相对比例增加、半纤维素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7.
肥城果园大多建在山丘地 ,土层坚硬 ,土质瘠薄 ,果树生长发育缓慢 ,虽经连年深翻 ,效果不明显。为此 ,我们于 2 0 0 0年、2 0 0 1年在早春和晚秋在山丘果园内进行了爆破松土 ,效果显著 ,现总结如下 :爆破松土方法 :连续 2年分别在早春和晚秋进行 ,每公顷 90 0~ 12 0 0炮 ,每炮用硝铵炸药 0 .5 kg,单行树的窄梯田 ,炮位在株间近坡处 ,宽梯田多行树时行间加炮 ,呈品字形排列。供试果园为 5年生幼龄苹果园。爆破后清除大块母岩 ,用熟土、有机肥、柴草混合掺入坑内 ,及时灌水沉实。调查结果是 :从地表 2 1~ 60 cm土层内土壤容重、孔隙重和含水…  相似文献   
98.
樟树幼树光合特性及其对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用Li COR 6 4 0 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樟树幼树的光合特性及其对CO2 升高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樟树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 ,最高峰出现在 10 :0 0 ,次高峰出现在 14 :0 0 ,午间有明显的“午休”现象 ,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中午光照强度大 ,叶片与空气之间的水汽压差达到最大值 ,相对湿度、气孔导度、胞间CO2 浓度达到最小值 ,诱导叶片光合午休。正常大气条件下 ,樟树叶片光饱和点为 12 5 0 μmol·m- 2 s- 1 ,光补偿点 4 0 6 μmol·m- 2 s- 1 ,在 10 0 0 μmol·m- 2 s- 1 光强下CO2 饱和点为 12 0 0 μmol·mol- 1 ,CO2 补偿点为 5 0 μmol·mol- 1 。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不同的CO2 浓度梯度下 ,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在 2 4~ 35℃时 ,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 ,温度升高导致樟树光合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99.
会同第二代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分布及动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会同第2代杉木人工林速生阶段林下地被物生物量进行了2a的定位研究,探讨了杉木林林下灌木层、草本层的生物量动态变化。结合幼林期林下地被物生物量的特征,分析了第2代杉木林林下活地被物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3年生林分中灌木层生物量为521 89kg·hm-2,草本层为1429 71kg·hm-2;14年生林分中灌木层生物量为372 69kg·hm-2,草本层为897 10kg·hm-2,2a中,灌木层各组分生物量大小顺序都为根>茎>叶;草本层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在杉木14a的生长过程中,林分5年生时,活地被物生物量最大,为3089 62kg·hm-2,14年生时最小,为1269 79kg·hm-2。  相似文献   
100.
研究樟树林地和无林地土壤中PAHs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并对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土地类型土壤中PAHs主要积累在0~30 cm的表土层,并随土层加深而明显减少,各土层中以高环的PAHs组分为主,PAHs主要源于燃烧源;樟树林地土壤中PAHs含量明显低于无林地,无林地表土层中PAHs含量是樟树林地表土层的1.1倍;对两种土壤中的PAHs含量水平进行评价,得知樟树林地土壤PAHs超标5种,无林地土壤不仅超标8种,且超标倍数明显大于樟树林地,樟树林地土壤的PAHs污染程度小于无林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