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7篇
林业   97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130篇
  63篇
综合类   592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326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明确荆州黑麦ScNPR1基因的功能,对荆州黑麦 NPR1同源基因ScNPR1进行克隆并分析了其表达特性。利用同源序列法和RACE技术从荆州黑麦中克隆得到 NPR1同源基因的3 185 bp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包含了一个编码507个氨基酸(1 524 bp)的开放阅读框、终止密码子TGA、5′端1 517 bp的非编码区和3′端144 bp的非编码区,命名为ScNPR1。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ScNPR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的小麦、水稻 NPR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较高的同源性,分别达到92.4%和90.3%。荧光定量PCR发现,ScNPR1基因在小麦不同器官中均有表达,在叶、茎、根中表达较高;ScNPR1基因在植物抗病相关信号分子水杨酸、茉莉酸和乙烯处理后上调表达,在白粉病菌、纹枯病菌和赤霉病菌的诱导下,ScNPR1基因也上调表达。研究结果表明,ScNPR1基因与水杨酸和乙烯信号转导途径有关,参与寄主对病原菌侵染的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92.
狗牙根草茎建植成坪质量的施肥和播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试图探明狗牙根草茎在不同播种深度和施肥方法下对高尔夫草坪备草区建植生长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高尔夫草坪备草区大田中对不同播种深度(1,2和3 cm)和施肥措施(底肥和追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成坪期间草坪草的盖度、种群密度和株高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成坪后期播深2和3 cm对草坪质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追肥比底肥效果好。在狗牙根草茎高尔夫草坪备草区建植生长中,播种深度是首要因素,其次是施肥方法;两因素交互作用显著。结合建植成本和工期,在生产实践中推荐采用播种深度应为2 cm,播后1周内追肥,并建议施用速效肥。  相似文献   
93.
以广西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新台糖22’、‘桂春2号’、‘柳豆3号’和‘桂春8号’为间作套种试验材料,研究探索不同大豆品种、不同播期及不同间种密度对甘蔗产量、品质及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管理和施肥条件、种地养地、保证甘蔗品质和产量的前提下,以第2播期间种2行中熟大豆品种效果最好。综合经济效益最高的是第2播期间种2行的晚熟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94.
构建了ura3缺失基因载体pEMT-△ura3,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里氏木霉QM9414,在含尿嘧啶核苷(1.87 mg.mL-1)和五氟乳氰酸(5-FOA,5 mg.mL-1)的筛选培养基上筛选转化子,经表型验证和PCR检测,获得ura3基因缺失突变体1株,ura3基因的同源重组率为16.6%。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黑曲霉的pyrA基因导入ura3基因缺失突变体中,使其回复野生型表型,从而建立了以pyrA基因作为筛选标记的里氏木霉受体菌株。  相似文献   
95.
通过石蜡和超薄切片对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蓝变真菌Leptographium qinlingensis过氧化物酶的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内没有过氧化物酶,但在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营养物质诱导下,幼虫消化道中肠和后肠分泌过氧化物酶。在被蓝变真菌侵染的不同阶段,华山松韧皮部和木质部组织内有强烈的过氧化物酶反应,且随被害阶段的发展过氧化物酶的反应逐渐增强。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和蓝变真菌分泌的过氧化物酶参与抵御寄主华山松生理生化抗性,蓝变真菌在克服寄主华山松树木抗性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小麦赤霉病流行区镰刀菌致病种及毒素化学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从分子水平上明确小麦赤霉病流行区镰刀菌致病种及其B 型毒素化学型的分布特点,本研究对2008 年度采自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河南6 省33 县市的赤霉病穗上分离获得的433 个镰刀菌单孢菌株,用鉴定种和鉴定B 型毒素化学型的特异性引物进行了鉴定分析。致病种检测结果表明,四川病穗检测到Fusarium asiaticum、F. graminearum、F.avenaceum 和F. meridionale 4 个镰刀菌种,重庆、湖北、安徽和江苏病穗检测到F. asiaticum 和F. graminearum 2 个种,河南病穗仅检测到F. graminearum 1 个种。毒素化学型检测结果表明,Nivalenol(NIV)是四川和重庆镰刀菌主要毒素化学型,Deoxynivalenol(DON)是湖北、河南、安徽和江苏镰刀菌主要毒素化学型;将DON 化学型进一步划分为3-AcDON 和15-AcDON 显示,四川、湖北、江苏镰刀菌毒素以3-AcDON 为主,安徽镰刀菌毒素为3-AcDON 和15-AcDON 两者参半,河南镰刀菌全部产生15-AcDON。结果揭示,F. asiaticum 是四川、重庆、湖北和江苏等赤霉病流行麦区的优势致病种;镰刀菌产生的DON 和NIV 毒素化学型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布,长江上游的麦区以NIV 为优势化学型,长江中下游麦区以DON 为优势化学型;镰刀菌致病种与DON 毒素的化学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小麦型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木聚糖酶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22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黄羽肉鸡375羽,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25羽。对照组饲喂小麦型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 mL/t真菌性和细菌性木聚糖酶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小麦型日粮中分别添加250mL/t真菌性和细菌性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黄羽肉鸡腹脂率(P〈0.01),而对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没有影响(P〉0.05);显著提高了黄羽肉鸡法氏囊指数(P〈0.01)以及血清中T3(P〉0.05)、T4、IgA(P〈0.01)和IgM(P〈0.01)水平,且均表现出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对照组的规律,但脾脏指数却相反。结果提示,两种来源木聚糖酶可提高黄羽肉鸡腹脂率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细菌性木聚糖酶的提高幅度均高于真菌性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98.
超级稻沈农606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抗稻瘟病超级稻品种沈农606为抗病亲本,与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配制杂交组合。利用ZA1菌系对两亲本及其F2代单株进行苗期抗病鉴定,结果表明,沈农606的抗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根据F2代单株的抗病鉴定结果,采用分离体分组混合分析法(BSA),从9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对在抗、感池间表现出多态性的SSR引物RM574,利用RM574对F2代311个感病单株进一步扩增,将该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上,遗传距离为8.7cM。  相似文献   
99.
提取玉米皮膳食纤维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pH值对玉米皮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提取玉米皮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1.2%,酶解温度60 ℃,酶解55 min,pH7.0,提取率可达65.2%.玉米皮膳食纤维优质化挤压条件为物料加水量20%,挤压温度130 ℃,螺杆转速130 r/min,玉米皮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可由15.87%提高到21.65%.  相似文献   
100.
采用EJB3技术及Web服务技术,设计并建立了基于J2EE的桉树模型库服务系统。该系统由参数数据库、模型库、模型引擎和模型服务模块组成,实现了桉树生长模型库的管理和远程在线调用等功能,方便用户进行模型的更新和添加。除了可进行本地调用桉树模型外,还提供了桉树模型的跨语言和跨平台Web服务功能,使得用户可以远程以任何支持Web服务的语言在线调用桉树模型,最大化地实现了模型算法的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