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89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54篇
  292篇
综合类   411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4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毕节市七星关区是我国云贵高原石漠化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概述了七星关区石漠化治理的现状,分析了目前治理工作的历史机遇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七星关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2.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的主要生态脆弱区之一,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阳山县为例,分析了粤北岩溶山区农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地资源优化利用的原则、方向、模式与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93.
旅游洞穴是作为地质遗迹资源的洞穴资源,具有旅游属性并开发为旅游产品的一种洞穴类型.百色市14个旅游洞穴资源基本为岩溶型洞穴,笔者研究其发育的成因,运用理论性和实践性两种标准,对其行政区内旅游洞穴资源进行分类,为其旅游整体性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10 种3 年生植物碳储量的异质性。结果表明:(1)不同植物的同一器官 或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碳含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喀斯特峰丛洼地植被平均碳含率为40.49%,乔木、灌木和藤 本的碳含率依次为灌木>乔木>藤本,分别为43.21%、40.25% 和38.11%,碳含率变异系数以欧李最大、为 8.28%,铁籽最小、为 1.66%;( 2)不同植物同一物种各器官的碳储量除地瓜藤外均以干的碳储量为最高,乔 木和灌木各器官碳储量除枇杷、香椿和石岩枫(干>叶>枝)外均表现为干>枝>叶,藤本除地瓜藤外各器 官碳储量均表现为干>叶>枝>根,同时不同物种同一器官碳储量也存在差异;(3)乔木、灌木和藤本干的碳 储量占各自总碳储量的比例表现为乔木>灌木>藤本。  相似文献   
95.
平洼地覆膜花生烂果原因及对策李永禄,陈庆南,徐家玉,姜慧敏(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连116100)金州区位于辽东半岛南端,干旱少雨,光热资源充足,是辽宁省的花生主产区。为防止干旱和提高地膜覆盖花生的产量及经济效益,近年靠近河床平洼沙壤...  相似文献   
96.
徐红枫    王妍    刘云根    肖羽芯    黎舟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4):407-414
石漠化是岩溶地区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随着近几十年石漠化治理的开展,石漠化扩张的趋势已经得到了极大遏制。以我国典型峰丛洼地地貌的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为研究区,基于遥感云计算平台Google Earth Engine(GEE)以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四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转移矩阵分析西畴县近30年石漠化动态变化,并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西畴县石漠化形成的驱动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30年间西畴县石漠化演变总体呈现先小幅减少,再扩张,然后大幅减少的趋势,从时间上来看1990—2000年,石漠化类型转变主要是轻度和潜在石漠化向无石漠化转移,2000—2010年石漠化类型转变主要是无石漠化向潜在和轻度石漠化转移,2010—2020年石漠化类型转变主要是潜在、轻度和中度石漠化向无石漠化转移; 从空间上来看,西畴县石漠化分布北重南轻,在石漠化治理成效上,整体都呈现好转,石漠化改善面积为850.183 km2,在莲花塘乡西北部、新马街乡的东北部、鸡街乡和西洒镇的交界处也存在零星恶化,恶化面积为51.715 km2。(2)1990—2020年30年间,西畴县石漠化治理取得了巨大成效,到2020年西畴县无石漠化土地面积已经达到940.854 km2,共有648.476 km2的石漠化土地转化成无石漠化土地;(3)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表明西畴县石漠化形成的主要驱动因子为坡度和GDP交互作用(q=0.645),人口密度和GDP交互作用(q=0.639)这两对组合。(4)通过编程在遥感计算云平台Google Earth Engine(GEE)上在线获取和处理遥感数据,可以较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利用云计算实现石漠化表征因子的提取,解决相关地学问题,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7.
在对岩溶丘陵槽坝地区土地利用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该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进而对该区土地整理的规划设计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8.
分析了四湖地区涝渍灾害形成的原因;根据涝渍地域微地貌的差异和涝渍灾害发生特点,将四湖地区的涝渍微地域分为6种主要类型;选择其中广泛分布的典型碟形洼地,根据其高程不同按水体圈、涝地圈、渍地圈、旱地圈和庭院圈分别进行了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的开发,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99.
韦龙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06-4908
介绍了岩溶概况,分析了岩溶地区贫困的原因,并从生态恢复重建的必要性、具体含义、途径及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岩溶地区的生态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100.
多环芳烃在岩溶区上覆土壤中的垂直迁移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典型表层岩溶泉域内的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样品的主要理化指标,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进行定量分析,研究16种PAHs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迁移规律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所研究的5个土壤剖面中,16种PAHs均被检测出,其多环芳烃含量范围为161~3 285 ng g-1,平均值为987 ng g-1。兰花沟泉域水稻田和水房泉泉域土壤剖面中,PAHs的组成均以低环PAHs为主,后沟泉泉域土壤剖面中以高环PAHs为主,柏树湾泉域马尾松林地和兰花沟泉域马尾松林地土壤剖面中,0~2 cm表层土壤中以高环PAHs为主,2 cm以下土层中以低环PAHs为主。从剖面PAHs含量和组成变化可以判断,低环PAHs较易迁移,但在土层较薄的后沟泉泉域土壤剖面中,由于翻耕等人为的扰动,高环PAHs也较易迁移。5个剖面中,PAHs在水房泉泉域土壤剖面的迁移能力最强。由于岩溶区较薄的土壤层,使得PAHs较易迁移并污染表层岩溶泉水。对土壤理化性质和PAHs总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总有机碳(TOC)是控制后沟泉、兰花沟泉和柏树湾泉泉域土壤中PAHs迁移的主要因子,而在水房泉泉域土壤中,无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