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41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36篇
  48篇
综合类   351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07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研究二花脸、姜曲海、大约克三个品种共9头小母猪发情期的卵巢发育、排卵数以及卵泡发育。发现排卵数与头胎产仔数呈强的正相关(r=0.9947);正常卵泡数占总卵泡数比例的高低与排卵数、产仔数的多少有一致的趋势;正常卵泡与闭锁卵泡的比例与排卵、产仔亦有密切关系,比值越低,繁殖力越高。  相似文献   
92.
采用mRNA差异显示法对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亚优2号幼穗发育基因在两种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表达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照(正常温度28~30℃)和低温处理(白天24℃、夜晚20℃)的幼穗发育基因在转录水平上存在差异。从获得的35条差异片段中随机选取6条进行克隆测序,结果发现其中有1条片段长为556bp,暂命名为DF9,该片段与水稻第一染色体上一段cDNA序列有99%的同源性;其他5条片段与水稻的EST存在一定的同源性。进一步研究发现,DF9可能编码的产物与一些参与信号传导或能量代谢过程的酶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推测其与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低温敏感不育性有关。  相似文献   
93.
白叶枯病是世界水稻重要病害之一,且已成为研究植物和病原菌互作的模式,对该病的研究对其它病害有借鉴意义。目前已鉴定出29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其中17个基因被定位到染色体上,4个基因已被克隆,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已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方法育成了一些抗病新品系,展示了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育种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94.
【研究目的】初步探讨斑茅3个关键逆境适应相关基因在水分胁迫下的表达机制。【方法】已克隆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鸟氨酸氨基转移酶、甜菜碱脱氢酶3个基因和内参基因的基础上,应用定量PCR技术,对这3个基因在不同胁迫时间下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斑茅的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鸟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甜菜碱脱氢酶基因表达在初期均受抑制,后期表达持续上调,但甜菜碱脱氢酶基因受水分诱导表达较前两个基因明显。【结论】这可能暗示着在斑茅中,脯胺酸和甜菜碱的合成受水分胁迫诱导,而甜菜碱的合成相对脯胺酸和多胺受水分胁迫诱导影响更大。这些研究为斑茅抗旱的分子机制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5.
体细胞突变体HX—3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筛选技术,从感白叶枯病的恢复系明恢63的体细胞突变后代中获得抗病突变体HX-3。对HX-3的白叶枯病抗性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X-3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能够稳定遗传,且为全生育期抗性,其抗性由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HX-3与具有不同抗病基因的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CBB2(Xa-2)、CBB3(Xa-3)、CBB4(Xa-4)、CBB7(Xa-7)、CBB12(Xa-12)和IRBB21(Xa-21)间的等位性分析表明,HX-3的抗病基因与Xa-2、Xa-3、Xa-4、Xa-7、Xa-12、Xa-21不等位。  相似文献   
96.
97.
通过对甘蓝"129"自交不亲和系角果和种子生长发育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种荚长和种荚直径在授粉后第30d达最大;种子直径、种荚及种子鲜重在授粉30d后达最大值;种子干重在授粉40d后达最大值;种子发芽率及活力指数在授粉50d后最高.  相似文献   
98.
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的并行高效Legendre谱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两类时间分数阶扩散方程的并行高效Legendre谱方法,分数阶导数分别代替标准的扩散方程的二阶空间导数和一阶时间导数。空间方向采用高效的Legendre谱方法,时间方向使用了基于Fourier级数展开的Laplace数值逆,并对其参数进行了优化。给出了两类时间分数阶扩散程的数值格式和数值例子,与其他方法比,该方法数值结果更优。  相似文献   
99.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宁夏固原地区,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农村“三料”俱缺,特别是燃料奇缺,迫使农民铲草皮、挖草根、烧畜粪,加剧了水土流失和肥料短缺,造成农业生产中的恶性循环。因此,建设“三料”林基地,有效地解决烧柴问题,成为加快发展本区农牧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为了搞清全区现有人工灌木林资源、类型和生产潜力,并根据其自然和社会条件,明确发展方向,进行合理配置,综合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在1980年调查的基础上,1985年再次进行了补充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0.
杨树人工林连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通过对莒县沭河流域杨树人工林多代连作条件下林地土壤物理结构、养分特征、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以及林分生长状况的系统研究,发现随着杨树连续栽植代数的增加,其林木的树高、胸径、材积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代之间的树高、胸径、材积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连作后土壤的物理性状的变化不大,随林地代数的增加,土壤容重略有增大,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没有一定规律性。土壤pH值随连作代数的增加而减小。土壤养分随栽植代数的增加,总体呈逐代下降趋势。3代、4代林地与2代林地相比,林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及各层速效N、速效P、速效K及微量元素Cu,Zn大幅度下降,而Mn和Fe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在0 2 0cm土层范围内,随连作代数增加,林地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逐渐降低,其变化规律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N ,P ,K含量变化规律相似。过氧化氢酶活性则有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连作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数量有显著影响,随着连作代数的增加,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