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6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91.
两组玉米近亲自交系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分类的方法和特定一般配合力的概念;分析了8份C_(103)近亲自交系与7份M14近亲自交系间杂交的配合力表现,证明C_(103)近亲系吉农122与M14近亲系组的特定一般配合力极显著超过Mo17,M14近亲系吉农125与C_(103)近亲系组的特定一般配合力极显著高于M14和系14。  相似文献   
92.
用23个分离群体(8个 F:群体、8个回交群体、7个三交 F_1群体)研究最小二乘法在亲本选配中的应用和主成分在最小二乘法中应用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用原始性状值进行组合预测,预测的单交组合、回交组合和三交组合的位次与实际位次有较高的正相关,秩次相关系数分别为0.6905,0.7857~*和0.7143。用主成分值代替原始性状值预测,回交组合和三交组合的预测效果提高,预测位次与实际位次的秩次相关系数分别为0.8810~(**),0.8214~*。主成分预测和原始性状预测的位次间也存在很高的正相关,对于回交和三交组合分别为:0.9048~(**),0.9286~(**)。用主成分代替原始性状进行预测,作者称为主成分最小二乘法,至少对于回交组合和三交组合,主成分最小二乘法较优。  相似文献   
93.
以改良玉米骨干自交系为亲本材料进行提高自交系繁种、制种产量研究。结果表明 :改良自交系比未改良自交系繁种产量增产 14 0 6 %~ 18 5 9% ,改良自交系制种产量比未改良自交系制种产量增产13 83 %~ 19 6 5 %。亲本自交系纯度与杂交种产量显著正相关 (r=0 99313)。改良自交系繁种、制种栽培密度以每 6 6 6 7m2 5 0 0 0~ 5 5 0 0株为宜  相似文献   
94.
“四字号”玉米杂交种遗传基础的分析与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四字号”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分析结果看 ,其遗传基础主要来源于塘四平头、美国Lancaster、ReidYellowDent、旅大红骨子等系统。而Lancaster选系及其衍生系在“四字号”玉米杂交种中占主导地位。 30个玉米杂交种有 14个是具有Lancaster血缘的亲本所组成 ,而ReidYellowDent血缘系的应用近年上升为主导地位。 80年代初期以英 6 4、oh4 3、M14、吉 6 3为主 ;80年代后期以Mo17、黄早 4为主 ;90年代初期以丹 340、792 2为主 ;90年代后期以改良Reid系为主 ,并开始应用785 99的改良系。“四单号”、“四密号”、“四早号”玉米杂交种的育成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及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云南野生甘蔗血缘后代45个材料的黑穗病抗性鉴定,一是了解云南"YN"系列新血缘亲本抗黑穗病性状遗传效应;二是验证"异质复合分离理论"假说指导抗病育种的科学性。结果显示:(1)有27个材料为1级高抗,3个材料为2级抗病,共30个,占67%;而对照种ROC10和桂糖11号分别为6级、7级感病。表明在传统感病种质基础上导入云南野生种质血缘,能够获得野生血缘高抗黑穗病遗传基础,从中选育的"YN"系列优良亲本能够产生高抗黑穗病杂种优势。(2)在27个1级高抗材料中,有11个属于自交系后代,表明"异质复合分离理论"假说的"自交超亲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地选育出高抗黑穗病的超亲遗传变异亲本,其后代抗病性杂种优势突出。  相似文献   
96.
甘蔗常用亲本及其衍生品种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为获得抗旱性强的甘蔗亲本及其衍生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已建立的甘蔗抗旱生理鉴定技术对38个中国常用甘蔗亲本及其衍生品种进行盆栽人工水分胁迫抗旱性评价。【结果】通过聚类和判别分析将其抗旱性分为3类。 【结论】抗旱亲本桂糖11及其衍生的品种云蔗89-351、桂糖89-5表现较强的抗旱性;中高抗亲本CP72-1210和新台糖1号衍生品种的抗旱性取决于另一亲本的抗旱性,与抗旱性强的亲本粤农73-204、湛74-141衍生的品种粤糖93-159、福农95-1702和福农91-4621表现为较强抗旱性,选择不抗旱亲本科5和闽糖69-243组配组合选育的福农91-4710和福农94-0403的抗旱性为中低抗;不抗旱亲本选15衍生的品种闽糖92-505等基本不抗旱。其它亲本种质如斑茅、福农81-745、崖90-33和崖73-512等经鉴定为抗旱种质或亲本。  相似文献   
97.
利用含甘蔗野生血缘的云瑞2013系列创新亲本间相互杂交的68个组合及双对照,分析组合后代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云瑞创新亲本及组合对后代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所用亲本的遗传力表现明显不同,锤度、株高、茎径、丛有效茎、单茎重5个性状在组合、父本和母本中的遗传力均大于50%;一般配合力表现优异的材料有作为母本的云瑞09–928、云瑞05–628、云瑞10–559、云瑞10–648 ,云瑞09–525等超过双对照的21个材料和作为父本的云瑞05–458、云瑞06–4337、云瑞05–785、云瑞05–160 ,云瑞05–770等17个材料;特殊配合力表现较好的有高产、高糖型组合云瑞09–928×云瑞05–285、云瑞05–628×云瑞06–4337、云瑞10–559×云瑞05–271、云瑞09–772×云瑞05–207、云瑞10–648×云瑞05–785等28个组合,高产型组合云瑞07–3082×云瑞05–407、云瑞08–954×云瑞05–207、云瑞10–896×云瑞05–207、云瑞06–4679×云瑞10–915、云瑞10–291×云瑞08–1287,高糖型组合云瑞09–754×云瑞05–285、云瑞05–785×云瑞07–1226。  相似文献   
98.
为研究春化基因 Vrn-1对二系杂交小麦亲本抽穗期的作用,利用春化基因 Vrn-1的 7 个KASP 功能标记,对130份二系杂交小麦亲本(34份不育系,96份恢复系)进行检测,分析 Vrn-1等位基因的组成和分布;并以播种至抽穗的日历日和生长度日为指标,研究春化基因 Vrn-1与二系杂交小麦亲本抽穗期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以冬性为主,包含39种春化基因型。其中,1号、3号、4号、5号、7号、9号、10号、13号、18号基因型在不育系和恢复系中都存在,分别占不育系和恢复系的76.48%和46.87%。本研究不育系和恢复系在年度间和基因型间播种至抽穗的生长度日比日历日更稳定。2018-2019和 2019-2020两个年度制种亲本组合“3号×4号”的生长度日差值在河南邓州分别为-118.9和-122.0 ℃·d;亲本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具有3号和4号基因型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可作为抽穗期稳定的制种亲本组合材料。  相似文献   
99.
刘振  赵洋  杨培迪  成杨  杨阳 《茶叶通讯》2014,(1):8-10,14
为在分子水平上鉴定"湘波绿2号"的父本,本研究采用SSR标记对其母本和5个可能父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的29对引物共检测到83个等位位点,每个引物1~4个,平均2.86个。湘波绿2号与福鼎大白茶及5个可能父本的相同位点数分别占其扩增总位点数的71.93%、64.91%、94.74%、66.67%、52.63%和70.18%,最多的为湘波绿,最少的为云大72-04。7份供试材料间相似系数变幅为0.45~0.80,平均0.55,其中湘波绿2号与湘波绿的相似系数最大(0.80)。根据相似系数UPGMA聚类,在相似系数0.55处将参试7份材料分为5类。参试材料的相似系数和亲缘关系树状图在分子水平上显示了湘波绿与湘波绿2号的亲缘关系最近,可能为湘波绿2号的父本。  相似文献   
100.
两优842是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优质两系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通过对两优842亲本特征特性的观察,总结出两优842烟后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