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71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21篇
  52篇
综合类   307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210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粮食"十二连增",托市收购政策持续实行以及粮食出库难导致我国粮食库存高企,造成巨大的仓储及财政压力,使得粮食去库存成为当务之急。去库存应以"节流开源"为指导思想:节流方面,调控粮食生产,调整托市收购政策;开源方面,陈粮降价销售或深加工,同时打击走私以开拓市场。综合运用上述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去库存,而且能够构建一套合理完善的粮食库存调整体系,为未来的库存平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02.
文章以欠发达革命老区的河南省新县为研究对象,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等方面,阐述了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振兴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总结了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模式和成熟经验,并从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支持乡村振兴的建议,以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03.
为高效培育森林资源,以广西国有黄冕林场的木荷+马尾松混交林(Ⅰ)、木荷+桉树+火力楠混交林(Ⅱ)与木荷+桉树+米老排+大叶栎混交林(Ⅲ)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不同人工林的土壤质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总氮、碱解氮、总磷、速效磷和全钾含量及土壤养分库综合指数、土壤肥力指数和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随土层加深而递减;0~20 cm土层土壤养分库综合指数表现为类型Ⅲ>类型Ⅱ>类型Ⅰ,3种类型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等级为2级;基于主成分分析,类型Ⅱ的土壤质量(0.880)最佳,其次为类型Ⅰ(0.765)与类型Ⅲ(0.738);碱解氮能单独解释土壤质量指数变异的93.1%。3种评价方法结论不尽一致,总体而言,相比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综合肥力质量,碱解氮是影响土壤质量最主要的限制因子之一,造成了不同人工林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804.
为掌握凤梨释迦砧穗组合的嫁接愈合情况,以期为种苗后续移栽防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价值。试验以普通番荔枝、牛心梨和冷子番荔枝为砧木,‘吉夫纳’凤梨释迦为接穗,通过观察不同时期供试砧穗组合的嫁接口解剖结构,同时比较苗期植株嫁接成活率及接穗生长势、相关生理变化等情况。结果表明:供试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均达到80.00 %以上,其中牛心梨与冷子番荔枝砧木的接穗枝梢生长势分别显著高于普通番荔枝。嫁接50d后,砧穗组合接口出现愈伤组织,砧穗间韧皮部开始融合;嫁接150 d后,砧穗组合的可溶性蛋白与可溶性糖含量差异逐渐变小,砧穗接口木质部与新生部位韧皮部紧密连接,其中冷子番荔枝砧木砧穗间的木质部已完全融合;嫁接300 d后,砧穗组合嫁接口完全达到愈合程度。综合各项指标来看,冷子番荔枝砧木的嫁接愈合速率高于普通番荔枝和牛心梨砧木,嫁接150 d后的接口愈合程度已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05.
【目的】分析8种水培叶用莴苣叶片的矿质元素和氨基酸,为水培叶用莴苣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大棚内水培的8种叶用莴苣叶片的9种矿质元素和17种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水培叶用莴苣矿质元素和氨基酸含量丰富且在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常量元素方面,钠元素含量波动较小,为40.46~67.85 mg/kg,钾、钙、磷等元素的含量波动较大,特别是钾元素,为742.33~1 433.00 mg/kg。微量元素方面,8种水培叶用莴苣的锰、锌元素含量较高,在1.41~3.48 mg/kg,铜元素的含量最低,在0.14~0.24 mg/kg。8种水培叶用莴苣的氨基酸含量丰富,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例E/T值在41.90%~55.57%,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之比E/N值在0.60~1.10,基本符合FAO/WHO关于理想蛋白质的要求。【结论】8个水培叶用莴苣品种的氨基酸种类及矿质元素含量丰富,是人体补充矿质元素和平衡氨基酸营养的优质食物源,其中‘奶油红’品种相较于其他品种而言,营养价值更高,可在食品和保健品方面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806.
对以3个类型山定子为母本、以寒富苹果为父本的3个杂交后代群体共162株实生树的果实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不同杂交组合果实内在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遗传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后代群体理论值符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果实综合品质与果肉颜色相关联,淡黄色和黄色果肉综合品质较好;果实甜、酸、涩性状遗传相对独立,可滴定酸含量由一对主效基因和加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主基因隐性纯合体表现为酸含量低,显性纯合体和杂合体受加性多基因影响有极酸含量和酸含量2种表现;果肉肉质遗传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F1代群体肉质变粗;果肉质地、果汁多少、果心大小均表现为趋中变异。在高寒地区培育苹果品种应采用少组合、大群体的育种策略,每个组合至少应有5 000株杂种苗供选择。  相似文献   
807.
为揭示未来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本研究基于4种未来气候情景(包括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数据,利用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和分段模型评估了2020—2100年全球草地生态系统及其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的时空格局及动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4个气候情景中,全球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均将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在SSP126和SSP245情景中,全球草地面积将下降,预计到2090 s将分别下降194.10和178.43万km2,主要原因在于冻原与高山草地面积的减少。相比之下,在SSP370和SSP585情景中,全球草地面积将呈现上升的趋势,预计到2090 s将分别上升67.59和136.72万km2,热带萨王纳面积增加最多。全球草地NPP在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情景中均将呈现上升趋势,预计到2090将分别上升0.25,1.96,5.78和7.52 Pg DW,其中,热带萨王纳NPP的贡献最大。在全球暖湿化背景下,冻原与高山草地和热...  相似文献   
808.
为探究北疆棉花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对不同减氮水平的响应,本研究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2020—2021年),设置农户常规施氮375 kg·hm-2(N100%)、常规减量20%为300 kg·hm-2(N80%)、常规减量40%为225 kg·hm-2(N60%)和不施氮肥(N0)4个施氮水平,研究减氮下棉花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规律,分析植株氮素吸收量、氮肥利用率对减氮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两年试验期棉花的株高均表现为N100%>N80%>N60%>N0,而茎粗表现为N80%>N100%>N60%>N0。各处理的年均干物质积累量在棉花生育期内基本表现为N80%最高,且最终(120~13...  相似文献   
809.
本研究选取阳江市各农贸市场在售的10个批次的榨菜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国家相关检测标准分别对样品的亚硝酸盐、糖精钠、苯甲酸和山梨酸这4种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照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对其进行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数据显示,10个批次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在5.1 mg/kg之内,10个样品都没有检测出糖精钠,苯甲酸及其钠盐的含量在1.38 g/kg之内,而山梨酸及其钾盐的含量在0.453 g/kg之内。结果表明,本次试验所采集的10个批次的榨菜样品在4个项目上出现检测值超过国家标准允许限值的情况较少,仅在苯甲酸这一指标上有2个样品超过限值,推测总体食品安全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810.
本文对不同海拔青海云杉成年树当年生叶片和枝条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青海云杉叶片、枝条总糖含量、可溶性蔗糖含量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海拔2 400 m处达到最大值;青海云杉叶片果糖含量、叶片淀粉含量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海拔2 600 m处达到最大值;青海云杉枝条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在海拔3 000 m处达到最大值。这说明林线附近的青海云杉林木不存在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的问题,从而表明更有可能是生长抑制导致贺兰山青海云杉林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