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篇
林业   156篇
  9篇
综合类   58篇
园艺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采用典型样方法,分别计算各样地的物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生态优势度指数,对湖南澧县4种防护林类型(环湖低丘平原区封山育林、补植封山育林的水土保持林、平原湖区防护林和防浪护堤林)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4种防护林类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基本一致的趋势,其中环湖低丘平原补植封山育林的水土保持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数分别为20种和24种,环湖低丘平原封山育林的水土保持林为9种和17种,平原湖区防护林中为6种(10年生的湿地松林1种,5年生马尾松林为5种)和5种,防浪护堤林为1种和2种。研究结果可为湖区营造防护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豫东平原杨农复合系统物质生产与碳截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林复合系统由于林分、农作物和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储藏和固定碳具有巨大的潜力.其已经成为减少大气CO2浓度、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要土地利用方式之一,将会对陆地生物圈中通量的输入和碳的长期贮藏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豫东平原农区5,9,11和13年4个不同林龄的杨农间作复合系统的生物量、生产力和碳截存量进行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豫东平原农区5,9,11和13年4个不同年龄段的杨农间作复合系统的总生物量分别为33.03,103.06,124.30和154.60 t·hm-2.4个年龄的杨农间作复合系统平均净生产力分别为19.95,29.30,33.24和56.94t·hm-2a-1.豫东平原农区5,9,11和13年4个年龄的杨农间作复合系统总碳截存量分别达到了19.86,52.42,62.45和76.44 t·hm-2.  相似文献   
83.
马尾松林土壤呼吸对去除和添加凋落物处理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7年1-12月,在长沙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研究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对去除和添加凋落物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去除、添加凋落物处理和对照的土壤呼吸速率均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P相似文献   
84.
四倍体油茶的鉴定及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经济林木,与油棕(Elaeis gunieen)、油橄榄(Olea europaea)和椰子(Cocos nucifera)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还含有少量的亚麻酸等高价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雷治国等,2003).  相似文献   
85.
杉木人工林间伐后,掌握其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及植物的富集系数对促进人工林养分良性循环和维护林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定位研究方法,分析了会同县杉木人工林间伐区和对照区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间伐区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含量由对照区的30.08g/kg降为27.50g/kg,下降9.38%,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不大,但因间伐后林下植被大量增加,它们对补充林地养分和养分的生物循环具有积极意义;植物种类不同,其富集系数则不同,就是同一植物,它对各元素的富集系数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6.
杉木人工林间伐后,掌握其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及植物的富集系数对促进人工林养分良性循环维护林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定位研究方法,分析了会同县杉木人工林间伐区和对照工区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间伐区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含量由对照区的30.08g/kg降为27.50g/kg,下降9.38%,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不大,但因间伐后林下植被大量增加,它们对补充林地养分和养分的生物循环具有积极意义;植物  相似文献   
87.
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原始天然林的急骤减少和造林规模日益扩大,世界上许多林业发达的国家,均在极力开展人工林的生物量、生理功能、生态效应和潜在生产力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适应高速发展集约林业生产的需要,为建立速生丰产和稳定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国的杉木人工林是一个高度集约的经营类型。在中心产区,杉木林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永续作业方式,充分表明它是一个在人为严格控制下达到生产稳定且保持了生态平  相似文献   
88.
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杉木林采伐迹地两种更新方式(人工营造杉木纯林、自然更新)的林地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了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栽杉木林地土壤粘性明显高于针阔叶混交林,自然更新形成的针阔叶混交林对林地土壤质地、通气性有了明显的改善;两种不同更新方式林地土壤自然含水量动态变化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季节变化规律,但在0~10cm、10~20cm土层中,不同季节,自然更新林地土壤含水量高于杉木人工林地,在垂直方向上,自然更新林地土壤含水量在不同层次空间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杉木人工林地的变化却不明显;与杉木林地相比,自然更新林地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营养元素含量增加的程度更为显著.说明针阔叶混交林能够更好地维持和恢复林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89.
森林水文学过程中的水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水是林木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种物质。大气降水则是树木生长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在大气中浮游的尘埃微粒,伴随着降水而进入森林生态系统,是大气降水进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尽管其含量很低,但长年累月随雨水输入使它们成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准确分析森林水文学各个过程中的养分含量,对于研究一个系统的养分输入、输出,以及评价养分循环是必不可少的。近五年来,我们对我院会同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0.
采用盆栽方法,以3种不同pH值(3.0、4.0、5.0)的模拟酸雨溶液对红檵木、杜鹃、夏鹃幼苗进行浇灌处理,研究不同pH值的酸雨对幼苗叶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对3种灌木幼苗叶矿质元素含量均有一定影响,3种幼苗叶中的大多数矿质元素含量变化不一致,表明不同植物的不同元素对酸雨的反应不同;各酸雨处理红檵木幼苗叶K、Mg、Mn、Ni、S、Al的含量较对照增加,其中Al、Ni含量是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而逐渐增加.Zn含量比对照含量有所减少,N、P、Ca、Fe、Cu、Cd、Pb含量不随酸雨pH值的变化而变化.红檵木幼苗叶Al含量与模拟酸雨的pH值达到显著负相关;3种酸雨处理后的杜鹃幼苗叶P、Cu、Mn、Pb含量均比对照增加.其中P、Cu含量是随酸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Ca、Zn含量比对照有所减少,N、K、Mg、S、Al、Fe、Ni、CA含量没有随着酸度变化而随之变化的趋势,P含量与模拟酸雨的pH值达到显著负相关;3种酸雨处理后的夏鹃幼苗叶P、K、Mg、Al、Fe、Cu、Mn、Ni、Pb含量比对照增加.其中P、Ni是随酸度增加逐渐增加,Zn含量比对照减少,N、Ca、S、Cd含量则表现为有的酸雨处理增加,有的下降,Ni含量与模拟酸雨的pH值达到显著负相关.该项研究可为南方绿化植物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