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7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林业   561篇
农学   279篇
基础科学   522篇
  465篇
综合类   2245篇
农作物   146篇
水产渔业   393篇
畜牧兽医   908篇
园艺   255篇
植物保护   14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369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彪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0):29-31,104
以二年生和三年生苹果树为试材,设置2种营养带宽度(1.9、2.5 m),通过两因素交互试验,研究幼龄果园在不同间作模式下苹果树与马铃薯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对二年生苹果树来说,不同营养带宽度对苹果树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对马铃薯产量有显著影响,苹果树营养带宽度为1.9 m时,马铃薯产量极显著高于营养带宽度为2.5 m的,因而二年生果园优选的马铃薯间作密度为0.70 m×0.35 m。对三年生苹果树来说,营养带宽度为1.9 m时,马铃薯产量显著高于营养带宽度为2.5 m的,但苹果树的株高、主干直径和分枝数显著小于营养带宽度为2.5 m的,幼龄苹果园间作马铃薯需要保证苹果树的生长,因而三年生苹果树优选的马铃薯间作密度为0.50 m×0.35 m。  相似文献   
82.
为了分析灌溉施肥活动引起的包气带土壤pH值变异特征及其对地球化学条件的响应,通过历时3 a的野外原位灌溉施肥试验,应用不同季节灌前、灌后6 m土层中不同深度的测定资料,系统分析了土壤pH对灌溉、施肥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各深度pH值呈弱变异性(CV=1.01%~2.28%),与灌溉前相比,灌后土壤pH值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均呈现明显的变化;灌前包气带各层pH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灌后受水分、基质等相互作用影响,pH的空间自相关性有所减弱,C0/(C0+C)和变程a分别由7.23 m和3.54 m(灌前0 d)减少到3.26 m和2.76 m(灌后第10天)。土壤基质是决定土壤酸碱性的主要因素,在灌溉施肥活动对pH的响应过程中,地球化学条件(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SOM)、氧化还原电位(RP)等)、土壤基质组成和氮底物浓度(NH+4-N)等的交互作用影响pH的动态。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单独对pH影响不显著,两者交互作用对pH有显著影响。引起土壤pH变化的主要变异源为Cl-、土壤有机质(SOM)、NO-3-N、NH+4-N等营养物质和不同空间深度土壤基质的差异,表明灌溉施肥改变了包气带pH地球化学动力场、营养物质和土壤基质的交互作用,引起各深度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控制pH值的空间变异特性。当包气带介质土壤水分变化时,首先营养物氨态氮以分子态或水合态形式被介质吸附,H+得到释放,使得灌后第4天pH值下降。随着氨氧化过程中H+的释放,pH在灌前和灌后第10天和第30天有显著差异。氨的氧化引起硝酸盐含量不断增加,使得硝酸盐对pH值的影响在灌后不断增强,相关系数由0.24(0 d,P<0.05)增加到0.41(30 d,P<0.01),而氨态氮对pH值的影响逐步降低,相关系数由0.43(0 d,P<0.01)降低为0.19(30 d,P>0.05)。  相似文献   
83.
<正>贷款数十万给当地一家签约公司养鸭,却在养殖亏损后被"遗弃",河南潢川县的一位鸭农感叹自己没吃到"馅饼"却掉入"陷阱",更令鸭农心寒的是,签约公司承诺的技术指导、免费拉货等配套服务非但没有兑现,还趁鸭子出栏时强行跟农户收取小费……笔者近期在河南、吉林、山东、贵州等地调研了解到,龙头企业在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时,由于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民仍以"松散型"的市场联结为主,风险分摊和利益分配机制失衡,农业经营风险大部分被转嫁给农民,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84.
正1八角苗期主要病害及其防治1.1炭疽病苗木发生此病一是种子带有病菌,二是大树传播,该病发生后,影响苗木生长,甚至死亡。该病大树和苗木均会发生,其在八角苗或树的不同部位,常呈现不同症状,叶片发病多在叶缘、叶尖和叶片中部。初期出现暗褐色水渍状小斑,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的黄褐色大斑,后期病斑中部变为灰褐色,其上密布小黑点,病斑中央穿孔,叶片渐渐桔萎脱落,湿度较大时,病斑为桔红色,并有粘状小颗  相似文献   
85.
地壳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是多个板块所组成的。汶川和玉树地震主要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接地带,而板块内部相对稳定,这样就使得板块之间形成一个断层,地球内部时常会产生高压高温,这些内部活动会使板块移动,板块交接处的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容易造成地壳构造应力的能量长期积累,当某一断层带承受不住地应力持续累积作用,能量将通过版块之间的剧烈运动来释放,从而由内而外地产生地面的剧烈运动,地震即是该运动的表现情况之一。  相似文献   
86.
宁夏绿洲禾豆牧草混播组合及其比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亚淑  朱林  许兴 《草业科学》2015,(9):1463-1472
在宁夏中部半干旱带有补灌的条件下,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试验材料,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分别按照3∶7、5∶5、7∶3共3种不同比例进行混播,研究了不同混播组合及比例对其经济投入产出比、干草及主要营养成分产量、相对总产量及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豆禾牧草混播比例的产量均显著大于单播禾本科牧草的产量(P0.05)。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混播组合2013年及2014年的产量均显著高于沙打旺与禾本科牧草的混播组合(P0.05),其中,紫花苜蓿∶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的产量为最高(P0.05),粗蛋白和粗脂肪的总产量最高且投入产出比最低。紫花苜蓿+禾草组合中豆科牧草竞争力均大于相同比例下沙打旺+禾本科牧草组合中豆科牧草竞争力。沙打旺+禾本科牧草混播组合中,相对总产量(RYT)大于1的组合多于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混播组合,其中,沙打旺∶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的两年平均RYT最高。以上结果说明,在宁夏中部半干旱带建植栽培草地时,紫花苜蓿∶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有较好的产量效应和最低的投入产出比;而沙打旺∶羊草为7∶3的混播组合中不同物种生长较为均衡。  相似文献   
87.
地下后浇带的设置既需要考虑后浇带宽度的问题,也需要考虑后浇带间距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其他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视具体的工程情况而定。后浇带典型的优势就是有利于降低沉降差,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混凝土构件收缩力。本文首先对某一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其次概述了后浇带的设置工作,最后,探讨了其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8.
都市圈边缘带区位特殊,其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及驱动过程特征明显。以重庆都市圈边缘带的沙坪坝区为例,利用2006、2013年的TM遥感影像,结合RS、GIS技术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利用SPSS分析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2006和2013年间各类型土地转换明显,林地和建设用地呈增加趋势,其中林地增加量最大,增加了48.41km2,建设用地增加了34.17km2。水域和耕地呈减少趋势,耕地减少量最大,减少了45.08km2,水域减少了37.50km2。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政策指向、社会驱动、经济刺激等是土地转换的主要驱动力,并据此提出了应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9.
王军 《河北农机》2016,(2):58-59
循环流化床锅炉虽然对燃煤适应性非常广,但对燃煤的粒度范围、平均粒径大小和粒度的分布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潞安集团五阳热电厂、晋城煤矸石电厂75t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粒径进行分析对比,得到燃煤粒径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化工况、燃烧工况、带负荷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9):154-157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进新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举措。基于2003~2012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成绵乐发展带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采用偏离份额模型(SSM)讨论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差异格局。结果表明,成绵乐发展带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成绵乐发展带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竞争力偏离分量和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竞争力偏离份额为负,结构偏离为正。成绵乐发展带各市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明显。最后,就如何充分释放成绵乐发展带发展潜力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