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31篇
  14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水生植物修复技术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效果,为乡村生态综合治理提供思路借鉴和参考资料。[方法] 通过模拟室内控制试验的方法,选取不同生态型的6种湿地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植株生物量、去除率、植物积累量、底泥吸附量等多项指标变化,研究不同水生植物及其组合对污水中氮磷的净化效果差异以及水生植物系统的脱氮除磷特征。[结果] 无论单一种植组或混合种植组,水生植物系统对污水中TN,NH4+-N,TP均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6.6%,93.2%和95.9%,显著高于对照组。单一种植的再力花长势最好,鸢尾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比值最大,混合种植的美人蕉以及单一种植的梭鱼草相对生长速率最低。挺水植物对氮素的吸收作用更好,苦草对磷的吸收效果更好。植物吸收氮、磷占系统总去除量的比例在6.9%~18.3%和4.1%~13.6%之间,底泥吸附氮、磷占总去除量的比例在14.0%~31.5%和26.3%~68.4%之间。微生物及其他植物的间接作用是植物系统脱氮除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再力花、鸢尾及苦草的镶嵌组合是在淮北平原区湿地植物种植的理想选择。对水生植物的组合方式、数量、时间等进行优化配置,能够有效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建筑管理部门经常遇到实体结构验收时,28天强度达不到设计等级要求的现象。本文从配合比、施工、养护、拆模、检测龄期、检测规程入手,分析了影响实体结构28天强度的因素及验收要求,以期对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选取安徽省江淮丘陵区绿梅种植园为实例,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特征、水源条件、地形特征以及种植结构,合理确定了以管灌作为高效节水灌溉的方式,并选择了适合的取水栓。通过灌溉制度的制定,计算各级管道管径、水头损失,确定水泵型号,完成了管灌系统的整体设计。该管灌设计案例分析过程详细,结果合理,为该地区高效节水灌溉模式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思路,并可作为相关管灌工程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
夏阁工业园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开发区内水厂供水能力偏小,水源也存在一定的污染隐患,无法满足工业园对水资源的需求,计划采用下汤水库作为未来水源。经过调算分析,下汤水库可满足夏阁工业园规划水平年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  相似文献   
85.
首先对VIC模型与SWAT模型进行了简介,然后将两个模型应用到湖北省白莲河流域,探讨该模型在中小流域尺度的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同时进行径流模拟的对比研究。本文利用白莲河流域的水文气象数据、DEM数据、植被覆盖/土地利方式是和土壤类型等资料,经过数据收集整理建立白莲河流域的VIC模型与SWAT模型。并采用1995-1999年汛期(4-10月)作为模型参数的率定期,2002-2004年汛期(4-10月)作为模型参数的检验期。模拟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基本能够反映白莲河流域的日径流水文过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6.
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对2012—2021年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2021年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现逐年增大趋势,但较全国水平而言,仍处于较低水平;节水灌溉工程投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个因素对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较大,且均属于积极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加大节水灌溉工程投资、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优化灌区的管理水平等措施,有效提高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87.
88.
安徽省淮河流域旱灾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凤  李瑞  胡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459-3462
统计了安徽省淮河流域主要干旱年份及旱灾成灾面积,并分析了旱灾发生的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然后分别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2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旱灾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旱灾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9.
【目的】阐明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土壤水氮素的赋存规律。【方法】在肥东灌溉实验站开展试验,观测L1处理(间歇时间3~4 d,蓄雨深度10 cm)、深蓄控排L2处理(间歇时间6~8 d,蓄雨深度14 cm)和L3处理(间歇时间6~8 d,蓄雨深度18 cm)地下埋深50、70、90、110、150 cm土壤水及稻田排水的氮素变化,分析干湿交替L1处理和深蓄控排L2、L3处理的灌水量、排水量以及水稻产量要素的响应规律。【结果】干湿交替灌溉L1处理和深蓄控排模式L2、L3处理较CK水稻灌溉水量分别降低725、1 703、2 304 m3/hm2,雨水利用率分别提高11.8%、19.0%、25.9%,稻田排水次数减少1~3次。NH4+-N、NO3--N和TN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深蓄控排L2、L3处理总氮峰值低于CK。L1、L2、L3处理TN污染负荷较CK减少21.3%、26.7%、31.5%。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通过增加蓄雨上限至18 cm,延长间歇时间...  相似文献   
90.
2020年巢湖流域发生超历史大洪水,安徽省巢湖流域受灾最为严重.为了能够准确监测洪灾的发生、发展和结束,本文根据安徽省气象站、水文站历史数据,对比分析了近30年巢湖流域雨、水情变化情况,以及多元遥感卫星监测情况,介绍了采用的工程调度措施,根据巢湖流域防洪情况,总结了经验并提出了建议.为今后流域防洪提供了决策咨询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