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水稻品种‘连粳7号’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分析水稻品种‘连粳7号’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获得与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田间自然接种和室内人工接种方法,对‘连粳7号’及其与感病品种‘培矮64’衍生来的F2:3群体进行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连粳7号’发病率最高为12.25%,最低为5.5%。‘连粳7号’的亲本中,仅‘中粳川-2’的抗性与‘连粳7号’相近。另外,‘连粳7号’对灰飞虱不具有抗性,所以‘连粳7号’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性是品种本身对病毒的抗性所致。连粳7号/培矮64 F2:3群体中,各个家系表型呈现连续分布,并具有超亲分离特点,说明抗性由多基因控制。最终,通过BSA法获得与抗性位点紧密连锁的标记RM287。综上,‘连粳7号’对黑条矮缩病具有较强抗性,抗性来自亲本‘中粳川-2’,标记RM287将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培育抗黑条矮缩病水稻新品种提供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2.
人工湿地植物生理生态及其去污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国内外有关人工湿地植物生理生态及其去污机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人工湿地系统植物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王萍  李杰  王恩旭  王罡  季静  徐大勇 《种子》2008,27(5):17-19
选用10个水稻基因型诱导愈伤组织,探讨在固体与液体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固体继代培养增殖在基因型间存在差异,徐稻4和9823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固体继代增殖效果都较好。影响液体培养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基因型、6-BA浓度、2,4-D浓度和KT浓度。在发酵罐中愈伤组织培养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增量也增加,96h后增长量趋于稳定。水稻有可能用作植物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84.
为满足饲料大麦生产和市场需求,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饲料大麦品种连饲麦1号于2012—2014年推荐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97.56 kg/667 m~2,比对照扬农啤5号增产6.1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59.6 kg/667 m~2,比对照扬农啤5号增产13.15%,2年品比试验连饲麦1号鲜质量及干质量均好于对照,鲜、干质量2年平均分别较对照扬饲麦3号增产7.26%、7.92%。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连饲麦1号具有高抗黄花叶病的特征。该品种于2015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其品质好、产量高、抗黄花叶病,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种植,种植时应结合配套栽培技术,确保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85.
从中籼品种9311中发现了1个矮秆突变体矮93,遗传分析表明,其矮秆突变性状受1对不完全隐性基因控制,野生型对突变型的显性度为0.31,将该基因暂定名为sd-m。对野生型与突变型配制的4对杂交组合进行对比,发现突变型对杂种一代的株高有明显矮化作用(平均矮8.8 cm),粒重降低,有效穗增加,对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具有较大的育种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水稻光温敏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杂交水稻的种子纯度影响杂交水稻的发展。少部分三系不育系遇高温自交结实,两系不育系遇低温自交结实。两者结合产生的光温敏核质互作水稻不育系则在高温、低温状态时仍为不育状态,保证杂交种的纯度。本文介绍了当前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以及光温敏核质互作杂交水稻不育系的选育、育性稳定性和杂种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为两系杂交稻组合研究及水稻两系不育系广占63S的改良提供颜色遗传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水稻两系不育系广占63S与黑保(籼型黑米种)和马来西亚紫稻的杂交组合颜色分离情况的调查,系统地研究了广占63S的颜色遗传。[结果]明确了广占63S携带色素原基因(C)、色素活化基因(A)与紫叶表达抑制基因(I-pl),不携带紫叶基因(Pl)与黑米基因(Ps);分析了紫叶基因的一因多效现象;最后总结了水稻颜色遗传的CAPI体系,当色素抑制基因I为显性时,相应部位没有有色表达,当I为隐性或不存在时,颜色表达取决于C、A、P的互作,其中只要有1个为隐性,相应部位颜色就不会表达。[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两系不育系的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8.
短光低温敏不育特性的发现丰富了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将短光低温敏不育应用于保持系的群体改良与配合力选择上,可有效地改进保持系的单产水平与一般配合力,进行短光低温敏核不育系的同步选育.短光低温敏不育的基因定位与克隆对感光性、感温性、雄性不育等的深入研究有重大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89.
水稻品种耐盐性的遗传及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碱是作物生产的大害,全球范围内仅热带、亚热带受盐害影响的稻田面积就达1 500万hm2,我国约有2 700万hm2盐碱地,其中滨海地带的盐土面积约为516.7万hm2.本文从经典遗传及分子水平研究了水稻品种耐盐性的遗传,以及育种策略,为耐盐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0.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资源的筛选和抗性QTL的定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田间鉴定发现,分蘖盛期的病状最为显著,是病症观察的最佳时期。对江苏省311份粳稻品种进行重病区田间鉴定试验,未发现对黑条矮缩病毒(RBSDV)免疫的品种。江苏省目前正在推广的24个主栽水稻品种发病率在10.0%~30.0%之间,曾推广的287份粳稻品种中,71.5%的品种发病率在10.0%~29.0%之间,其余品种发病率在29%以上。来源于日本的粳稻品种Koshihikari的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相对较低,籼稻高产品种桂朝2号为感病品种。利用Koshihikari/桂朝2号RILs群体进行抗RBSDV的基因定位,结果在第3染色体上标记RM7~RM5748之间检测到1个抗黑条矮缩病的QTL,来自Koshihikari的等位基因增强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携带抗性位点的家系明显提高了对RBSDV的抗性。本研究结果将为研究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水稻抗黑条矮缩病分子育种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