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64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秸秆还田稻田土壤生物有效性磷及水稻磷吸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生物有效性的土壤磷(biologically-based P,BBP)分级方法从植物根际介导的磷吸收机制的4个方面,即根截获、有机酸螯合、酶水解和质子分泌产生的酸化来对土壤磷进行分级,能够更便捷地评价土壤磷的有效性状况。以我国亚热带典型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田间试验设置秸秆未还田且间歇淹水(S0W1)、秸秆还田且间歇淹水(S1W1)、秸秆未还田且长期淹水(S0W2)和秸秆还田且长期淹水(S1W2)4个处理,采用BBP法测定4种生物有效性磷,即氯化钙溶液浸提的磷(CaCl2—P)、酶溶液浸提的磷(Enzyme—P)、柠檬酸溶液浸提的磷(Citrate—P)和盐酸溶液浸提的磷(HCl—P),测定了水稻磷含量并计算磷吸收量,旨在探讨秸秆还田和水分管理对稻田土壤生物有效性磷组分和水稻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季,秸秆还田处理较相应秸秆未还田处理显著增加土壤CaCl2—P、Enzyme—P和Citrate—P,长期淹水较间歇灌溉增加CaCl2—P和Citrate—P;晚稻季,秸秆还田处理较相应秸秆未还田处理显著增加Enzyme—P和Citrate—P,长期淹水较间歇灌溉增加CaCl2—P。秸秆还田配合间歇灌溉及秸秆未还田配合长期淹水在早晚稻季均较对应处理(S0W1)降低HCl—P。土壤有效磷与Enzyme—P和Citrate—P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稻田有效磷主要来源于Enzyme—P和Citrate—P。秸杆还田处理较相应的秸秆未还田处理相比较显著降低早稻籽粒磷总吸收量,尤其长期淹水条件下,早稻磷总吸收量最低;而晚稻季秸秆还田处理水稻籽粒和秸秆磷吸收量高于秸秆未还田处理,且水分管理影响不显著。生物有效性磷含量(除HCl—P外)与水稻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早稻磷总吸收量呈负相关,而与晚稻磷总吸收量呈正相关。稻田土壤Citrate—P含量仅次于HCl—P,表明土壤Citrate—P对水稻磷吸收起主要贡献。综合来看,双季稻田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和水稻磷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82.
为了探究不同类型有机肥及施用量对黄泛冲积区贫瘠土壤的改良作用,以江苏省滨海县黄泛冲积区贫瘠土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普通有机肥与生物有机肥分别在0 kg/hm~2、2 250 kg/hm~2、4 500 kg/hm~2、6 750 kg/hm~2施用量水平下对土壤的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生物多样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个生长季内,相同施肥量水平下两种有机肥对土壤养分的作用效果无差异;苗期施用有机肥的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较对照有所提升,且在一定范围内施肥量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收获期各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异,但生物有机肥BOF2处理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较对照(CF)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与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施用普通有机肥及生物有机肥都可以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丰富度,而生物有机肥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生物有机肥在施用量2 250 kg/hm~2及以上时可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而普通有机肥在施用量达6 750 kg/hm~2时才会显著改变。生物有机肥BOF3(生物有机肥6 750 kg/hm~2)处理与对照(CF)达到显著差异。可见,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改善黄泛冲积区贫瘠土壤养分性状,提高土壤酶活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最终实现作物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3.
土壤是生命体,是活的生态循环系统。理想土壤环境组成成分是矿物质在45%左右,有机质达到5%左右,土壤生物约1%,水在20%-30%,空气在30%-20%。但近些年我国耕地土壤退化严重,土壤酸碱失衡,中微量元素、有机质降低,板结、盐渍化、土传病害严重。每年因土壤问题引起的经济损失高达500亿元。  相似文献   
84.
董利虎等:林木竞争对红松人工林立木生物量影响及模型研究郑然等:古树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方法研究郭素娟等:不同数学方法对板栗授粉组合的评价与筛选陈雅如等:延安市退耕前后土壤保持功能价值评估高甲荣等:基于植物柔韧性的土壤生物工程护岸材料选择研究  相似文献   
85.
土壤生物作为地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陆地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关于土壤生物的食物主要来源于植物凋落物还是根系,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因此,针对国内外有关土壤生物食物来源的研究进展,探讨土壤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并为进一步研究土壤动物的食物来源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6.
作为地球上生物最为丰富的生境,土壤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并与地上生态系统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为干扰日益严重,土壤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在物种大量灭绝及对土壤生物多样性总体认识相对局限的双重背景下,有效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首先,提出了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框架,并详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农业管理措施、土壤退化、转基因作物、外来植物入侵五大威胁因素在生态系统,物种,基因三个尺度下的不同作用过程。其次,阐明了各威胁因素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影响及其驱动机制。最后指出,尽管人们对于上述威胁因素的研究已经有了部分成果,但对于研究各威胁因素在不同尺度下的影响,明确因素间相互作用方式及贡献程度,进行土壤生物多样性威胁的空间精细化制图等方面还面临着巨大挑战。分析土壤生物多样性潜在威胁能够为实现对其综合定量评估、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以及城市规划等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7.
农牧交错带不同施肥措施土壤剖面生物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农牧交错带不同施肥对土壤剖面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施(MNP)土壤剖面的各层次微生物量碳、氮及总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高于有机肥(M)、无机肥配施(NP)和不施肥(CK)处理。(2)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剖面的变化趋势4个处理的基本一致,随土壤剖面的深度增加而下降。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为10-20cm0-10cm20-40cm。(3)微生物商作为长期培肥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的评价指标有待商榷。(4)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氮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特别是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之间关系显著(p0.05),表明土壤微生物量可以用来指示土壤肥力的水平。研究结果能够很好的反映农牧交错带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8.
土壤微生物和生物化学性质是农业土壤生产力的重要指标.该文研究了湖南省双季稻种植区不同生产力水稻土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生物化学性质的差异.不同生产力水稻土样品采自湖南省东部、中部和西北部8个水稻主产县,测定了高产、中产和低产水稻土的微生物种群数量、微生物生物量C(SMBC)、微生物生物量N(SMBN)、土壤呼吸、代谢熵(qCO2)、脲酶、磷酸酶、转化酶、脱氢酶、土壤有机C(SOC)、全N(TN)、全P(TP)、全K(TK)、有效N(AN)、速效P(AP)、速效K(AK)和稻谷与稻草产量.结果表明,高产水稻土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C、N与中产水稻土无明显差异.SMBC、SMBN含量和土壤脲酶、转化酶、脱氢酶活性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由于湖南省植稻区施用磷肥有近50年历史,土壤磷素含量较高,导致不同生产力水稻土之间的磷酸酶活性没有差异.细菌和放线菌与SOC、TN、TK、AN含量之间相关性最好.脲酶和转化酶活性与土壤SOC、SMBC、SMBN、TN和AN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好.高产水稻土与中产水稻土之间在微生物性质上差异很小,中产水稻土只要加强田间管理措施,可以达到高产水稻土的产量目标.目前低产水稻土的微生物性质和生物化学性质较差,应注意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合理施用,重视低产水稻土的改良,提升这类土壤的生物质量.  相似文献   
89.
免耕播种法从专业的角度讲,就是保护性耕作种植方法,是不使用铧式犁翻耕土壤,且以地面有秸秆覆盖物为标志。基本要求是在秸秆覆盖的地面上,尽可能少的搅动土壤进行直接播种,以保持土壤原有的结构和层次。免耕播种有节能、省工、增产的效果,且对防止土壤侵蚀和保持水土方面有显著作用。免耕播种利用作物、土壤生物和土壤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之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一是生物耕作代替机械耕作;二是秸秆覆盖代替翻土覆盖;三是化学除草代替中耕除草。  相似文献   
90.
土壤生物工程在北京山区公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怀柔区琉璃河为实验河段,建立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对山区公路边坡进行治理的示范区,以金丝垂柳(Salix×aureo-pendula)作为主要施工材料,采用灌丛垫、扦插、埋根、梢捆、柳篱挡墙等生物工程措施,并对施工完成5个月后的生长状况、护坡效果等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5种土壤生物工程中,金丝垂柳的成活率在90%以上,金丝垂柳在试验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在不同的工程类型、水淹与否等条件下,金丝柳的生长状况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生长状况为梢捆>埋根>扦插>灌丛垫>柳篱挡墙;水淹1个月较未水淹金丝垂柳的基径和株高的平均值分别小9.5%和10.7%;采用不同的插穗直径,金丝垂柳的生长状况有显著区别,生长状况为"1.5~3.0 cm">"3.0~5.0 cm">"1.0~1.5 cm"。土壤生物工程实施后公路边坡稳定性增强,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栖息地得到改善。总结了土壤生物工程在山区公路护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后期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