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78篇
  免费   777篇
  国内免费   958篇
林业   2141篇
农学   2070篇
基础科学   2112篇
  3123篇
综合类   23708篇
农作物   2383篇
水产渔业   478篇
畜牧兽医   1310篇
园艺   4190篇
植物保护   398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443篇
  2022年   570篇
  2021年   586篇
  2020年   659篇
  2019年   767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741篇
  2016年   923篇
  2015年   1100篇
  2014年   1904篇
  2013年   2061篇
  2012年   2398篇
  2011年   2392篇
  2010年   2162篇
  2009年   2224篇
  2008年   2068篇
  2007年   1759篇
  2006年   1478篇
  2005年   1499篇
  2004年   1902篇
  2003年   2372篇
  2002年   1405篇
  2001年   1552篇
  2000年   1121篇
  1999年   949篇
  1998年   743篇
  1997年   623篇
  1996年   670篇
  1995年   562篇
  1994年   719篇
  1993年   574篇
  1992年   626篇
  1991年   666篇
  1990年   436篇
  1989年   49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2篇
  195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为了解施肥对设施黄瓜土壤化学性质的动态影响,为设施种植施肥提供理论支持,以湖北省荆门市设施蔬菜大棚基地为研究对象,共设2个试验棚,分别使用不同种肥料,研究拔园后剖面土及施肥后14 d内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大棚内土壤表层酸化显著,在土壤深度为0~100 cm,养分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施肥后土壤微生物量碳(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SMB-C)、土壤微生物量氮(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SMB-N)在14 d的观测周期内,棚A、B内呈现出的变化趋势一致,且均在施肥后第2天时达到第1个高峰(B棚SMB-C在施肥第3天时达到最大值);铵态氮含量亦是施肥2 d时2个棚内的含量最高,且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在整个观测期内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变化与施加肥料存在一段时间内的动态关系,但随施肥时间的加长,碱解氮仍会恢复到未施肥的状态。综合几种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可见,施肥后第2天肥效最显著。通过观察14 d的监测结果可发现,14 d后各化学性质逐步恢复到未施肥时的水平,下一步可加长监测期,为施肥周期的合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为揭示小麦秸秆还田及施肥对潮土土壤有机碳演变的影响,以指导华北潮土培肥增产。在辛集马兰设置22 a潮土长期定位试验(1992-2014年,试验包含4个处理,NP:不施钾+秸秆不还田; NPK:平衡施肥+秸秆不还田;NPS:不施钾+小麦秸秆还田; NPKS:平衡施肥+小麦秸秆还田),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下试验年限、碳投入、碳平衡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所有处理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时间均呈增加趋势,NP、NPK、NPS、NPKS增加速率分别为0. 06,0. 17,0. 25,0. 34 g/(kg. a),且22 a后各处理土壤有机碳储量均增加,分别增加为2. 2,6. 2,5. 9,8. 9 t/hm~2,固碳速率分别为0. 10,0. 28,0. 27,0. 40 t/(hm~2·a)。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与累积碳投入变化量呈线性相关关系(y=0. 091x-0. 241,R~2=0. 360*),在小麦秸秆还田下,维持初始有机碳水平的累积碳投入量为2. 65 t/hm~2,固碳效率为9. 1%。通过边界线分析可知,小麦和玉米生产中稳产高产最低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9. 47,9. 04 g/kg,未达到此值时土壤有机碳含量每增加1 g/kg,小麦籽粒产量增加167. 5 kg/hm~2,玉米籽粒产量增加678. 5kg/hm~2。秸秆还田和平衡施肥是华北潮土有机碳含量提升和土壤碳库保育的重要手段,连续秸秆还田和平衡施肥对保证该区域粮食生产高产稳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N、P、K3种大量元素配方施肥对1a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为桢楠苗期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桢楠幼苗苗高、地径和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差异均显著,其中N2P3K1组合(尿素2 g·株-1、过磷酸钙8 g·株-1,氯化钾0 g·株-1)条件下植株苗高、地径及各器官生物量均处于最高水平,该组合植株生长表现最佳.N、P、K对桢楠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效应不同,主次顺序均表现为N>P>K,其中N元素影响最大,P元素和K元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4.
应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原理,设置常规水稻种植区常规稻氮磷钾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利用率提高9.47%,磷肥利用率提高11.09%,钾肥利用率提高22.00%,得出肥料效应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常规水稻种植区最佳施肥指标为纯N 331.20 kg/hm~2、P_2O_5103.50 kg/hm~2、K_2O 113.10 kg/hm~2,最佳产量为10 605.15 kg/hm~2,利润为16 814.40元/hm~2,产投比为7.94。  相似文献   
85.
86.
蚕病是造成蚕农养蚕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蚕病只能提前预防。笔者根据云南农村养蚕的实际情况及多年养蚕技术推广的经验,从蚕室﹑桑叶﹑养蚕技术3个方面论述了蚕病预防的方法,以期为云南蚕农养好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安徽农业科学》2020,(3):116-121
[目的]探讨七叶树苗木生长所需的最佳施肥种类及最佳施肥量。[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七叶树苗期进行复合肥、氮肥2个肥料种类,5个施肥水平[0、2、4、6、8 g/(株·次)]处理,研究施肥对七叶树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苗高、地径增量在6 g/(株·次)复合肥水平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8 cm和2.49 mm,是CK的4.00和3.56倍,不同氮肥水平处理的苗高、地径增量在同一水平下低于复合肥处理;高径比在6 g/(株·次)复合肥水平下最好;地上、地下鲜重和地上、地下干重在6 g/(株·次)复合肥水平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13、23.07、7.09和8.43 g,分别是CK的2.44倍、1.58倍、1.88倍和1.67倍;不同氮肥水平处理的七叶树苗木生物量积累在同一水平下低于复合肥处理;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在8 g/(株·次)氮肥水平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97 m、1.27 dm~2、8.87 cm~3和2.64 mm,分别是CK的1.99倍、1.93倍、1.74倍和2.24倍,施肥对根系发育的影响基本表现为不同氮肥水平处理好于复合肥处理;比根长在8 g/(株·次)氮肥水平下达到最大值2.23 m/g,是CK的1.40倍,且不同氮肥水平处理优于复合肥。[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七叶树苗木生长有显著提高,但施肥过量,则生长反而降低或提高不显著。复合肥对七叶树幼苗各指标的影响整体优于氮肥,基本在6 g/(株·次)复合肥水平处理下最佳,而合理增施氮肥有利于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88.
2021年2月2日,洛阳市富硒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张联合赴新安县森海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石榴春季施肥技术指导工作。森海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在2017年被洛阳市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企业”,所生产的“晨坤”富硒石榴深受消费者青睐。尽管石榴品质上乘,然而园中石榴产量较低,这是制约公司效益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相似文献   
89.
90.
最近几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规模逐渐增大,很多地方都实现了规模化的日光温室 蔬菜种植,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日常管理十分重要,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施肥,科学的施肥,才能保障日光温室蔬菜 的生产质量,也能提高蔬菜的生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