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4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71篇
  53篇
综合类   293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1.
日光温室在冬季及早春生产中经常遇到湿度大、温差大、光照不足、二氧化碳不足和地温低的现象,导致蔬菜产量低,品质差,影响菜农经济效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湿度大、温差大、光照不足、二氧化碳不足和地温低等问题的办法,为提高蔬菜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12.
了解食源性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EC)的菌株特征及潜在致病性,分析其在被膜状态下产志贺毒素能力的变化情况。采用传统PCR技术扩增stx基因亚型,菌株1携带stx1c+stx2d亚型,菌株2携带stx1+stx2f亚型,菌株3携带stx2e亚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显示3株菌株亲缘关系较远,具有遗传多样性。分别利用结晶紫染色试验和Vero细胞毒性试验探究菌株在4℃、10℃、25℃和37℃下被膜形成能力和产志贺毒素能力。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被膜形成能力和产志贺毒素能力,37℃时3株菌株的被膜形成能力和产志贺毒素能力最强。Vero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4个温度条件下,菌株2产志贺毒素能力最弱。菌株3在4个温度条件下均表现强被膜形成能力和产志贺毒素能力,尤其在4℃和10℃时,菌株3较其他2株菌被膜形成能力最强。我国市场零售肉存在STEC污染,部分菌株具有潜在致病性,尤其是强被膜形成能力、产志贺毒素能力的菌株的发现,我们应加强对食品加工处理过程中STEC的监测。  相似文献   
713.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分布广、肝毒性强,能够导致肝脏氧化性损伤。本研究通过注射AFB1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探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对肝损伤的干预效果及方式。实验设置空白组、COS对照组、模型组、COS干预组、阳性对照组,连续灌胃8天,模型组、COS干预和阳性对照组仅在第6天注射1 mg/kg AFB1。以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肝脏组织切片评价COS对肝损伤的干预效果,并利用RNA测序(RNA-Seq)技术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以分析COS干预方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COS干预组显著降低了血清肝功能指标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肝脏切片观察显示COS有利于改善大鼠肝脏形态;RNA-Seq数据表明,COS干预组和模型组比较共有968个DEGs,富集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条目主要与肝脏代谢功能、氧化应激反应和蛋白质合成相关。综上,COS对AFB1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为COS用于预防AFB1诱导的肝损伤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14.
【目的】确定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i)优势种不同发育阶段的种群数量和分布格局及其种间竞争关系,对于二者合理间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有助于白云山针阔混交林群落的更新和稳定。【方法】调查研究区内锐齿槲栎-华山松混交林,将锐齿槲栎和华山松分为3个径级,分别归属为大树、中树、小树三个成长阶段,分别采用成对相关的g(r)函数和双变量g12(r)函数对其空间分布格局和种内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完全随机模型下,锐齿槲栎和华山松主要呈聚集分布并向随机分布过渡;在异质泊松模型下锐齿槲栎小树、华山松小树和中树呈聚集分布并逐渐向均匀分布过渡;锐齿槲栎中树和大树呈随机分布并逐渐过渡为均匀分布;华山松大树呈聚集分布并逐渐过渡为随机分布;在种内不同径级空间关联上,负相关主要集中在小树分别与中树、大树之间,中树和大树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在种间关联上,锐齿槲栎和华山松一直处于负相关关系。【结论】锐齿槲栎和华山松空间分布格局受密度制约,竞争关系在种内和种间均有体现。未来此区域的群落结构和种群空间格局将会向以锐齿槲栎为优势种、华山松优势不再明...  相似文献   
715.
为探究某装载机变速箱在工作中的振动特性,对该变速箱进行模态分析。首先,对该变速器的传动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出在各工况下该变速器中各轴转频和各齿轮的啮合频率。然后,通过ANSYS Workbench对变速器箱体进行约束模态分析,将轴转频、齿轮啮合频率和箱体模态频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变速箱内轴转动频率均小于30 Hz,箱体模态频率是在186.26 Hz~595.47 Hz之间,两者相差较大,且齿轮啮合频率和箱体模态频率相互错开,不产生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716.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设在陇西县福星镇元头坪村,海拔高度2 194 m,年平均气温6.9℃,年平均降水量400 mm,生长期年平均220 d,无霜期年平均140 d,全年日照时数2 478.2 h。土壤为黄绵土,地块平坦,肥力均匀,上年秋季耕翻2次,前茬作物为马铃薯。  相似文献   
717.
【目的】探明生态环境和基因型及互作对滇西高原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滇西生态植烟区烤烟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云烟97、云烟100、云烟105和云烟116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并利用AMMI模型对3个典型植烟区(丽江、楚雄、普洱)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环境响应分析。【结果】生态环境和基因型对滇西高原烤烟化学成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5个不同基因型品种烤烟除中部叶还原糖外,其余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差异均不显著。对环境的响应楚雄烟叶表现为两糖含量高、烟碱和总氮含量低,丽江和普洱烟叶表现为上部叶总氮含量高、下部叶烟碱含量低的特点。基因型与C3F总糖,X2F还原糖和氯达显著水平;与X2F总糖达极显著水平。环境与B2F还原糖和烟碱,C3F总氮达显著水平;与B2F总糖和总氮,C3F总糖和氯,X2F总糖、还原糖、氯和总氮达极显著水平。生态环境与基因型互作效应与B2F总糖和总氮,C3F总糖,X2F总糖、还原糖、烟碱和氯达显著水平。5个不同基因型品种烤烟B2F和C3F的化学成分稳定性以Y100最好,以楚雄试验点最稳定。【结论】环境效应是影响滇西高原不...  相似文献   
718.
为确定霞多丽葡萄果实降异戊二烯香气物质的生成和积累规律,试验于2020和2021年连续两个生产季,在果实幼果(花后10 d)至成熟(花后80 d)期间每2周采集样品,测定可滴定酸含量、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百粒重、总类胡萝卜素含量、降异戊二烯香气物质含量和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活性,分析其在果实生长期的变化规律,探讨类胡萝卜素含量、CCD活性和降异戊二烯香气物质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霞多丽葡萄果实生长期共定性定量6种降异戊二烯香气物质,随着果实成熟,降异戊二烯香气物质总含量呈上升趋势;幼果期(花后10~38 d)果实样品CCD活性呈上升趋势,转色期(花后38~52 d)果实样品CCD活性呈下降趋势,成熟期(花后52~80 d)果实样品CCD活性呈上升趋势;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转色期前后会有一个生成积累小高峰;相关性分析显示,CCD活性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呈负相关,与游离态和结合态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β-大马士酮以及游离态香叶基丙酮、结合态6-甲基-5-庚烯-2-酮呈正相关。不同生产季样品比较发现,生产季气候对果实理化指标、总类胡萝卜素含量、CCD...  相似文献   
719.
<正>1试验目的及意义为了解不同配方肥作为基肥对黄芩产量的影响,特安排此试验。2材料与方法2.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安排在陇西县福星镇庞家岔村,海拔2 300 m,年平均气温7.2℃,年平均降水量211 mm,全年无霜期140 d。有机质含量15.3 g/kg,全氮含量1.18 mg/kg,水解性氮含量90 g/kg,速效磷含量25.5 mg/kg,速效钾含量166 mg/kg,pH值8.6。  相似文献   
720.
为深入了解并改善承德地表水水质现状,实现研究区域内生态可持续发展。现采用加拿大水质指数(CCME WQI)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水污染源探讨和主要农业面源污染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对象为区域内四条主要支流,河流水质检测结果显示:TN浓度超标2.25~12.80倍,部分断面存在粪大肠菌群、TP、COD浓度超出地表水Ⅲ类标准的情况;柳河上、下游断面CCME WQI水质评价结果基本稳定在80.74~89.00,武烈河及伊逊河近年来源头污染问题加重,单因子评价水质类别基本符合水功能区目标水质;初步认定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农田耕作、降雨径流、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石油泄漏;瀑河主要农业面源污染物浓度与水质评价结果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瀑河农业化肥施用量和畜禽粪尿的减少对水质评价结果存在正向影响;但城镇污水仍然是伊逊河、武烈河、柳河、瀑河主要的污染贡献来源。近年来承德主要支流水质有所改善,但水质污染问题依旧存在,且各支流在地理条件和土地利用的影响下存在不同的污染现状。因此应积极推动各支流专项治理工作,搭建城市地下市政管道系统,改革现代化污水处理技术厂区,加强工业企业生产的监督管理;精耕细作,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