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通过研究潮土和黑土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试验于2020-2021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温室进行,以强筋冬小麦品种中麦578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设置2个土壤条件,5个施氮量处理。结果显示,同一施氮量处理下,花后整个时期小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籽粒长、籽粒宽、千粒重、穗粒数、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表现为黑土优于潮土,而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则表现为潮土优于黑土。在同一土壤条件下,施氮量的增加减缓了小麦旗叶SPAD值的下降速率,延长有效光合功能期;籽粒长、籽粒宽、千粒重、穗粒数、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等指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而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综上所述,在本试验基础养分条件下,每盆施入2g尿素,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72.
为探究氮肥追施时期和比例对强筋小麦花后氮素积累和转运的调控作用,以强筋小麦品种泰山27和中麦578为材料,分析拔节期和孕穗期5种氮肥追施比例[100%:0%(N1)、75%:25%(N2)、50%:50%(N3)、25%:75%(N4)、0%:100%(N5)]下花后小麦对氮素吸收、积累和转运的差异。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花后营养器官的氮素积累量、转运量、转运效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表现为N2处理最高。泰山27的氮素转运主要是由茎+鞘和颖壳+穗轴在灌浆中后期和叶片在灌浆前期直至成熟期的氮素显著转移贡献的,而中麦578的氮素转运主要是由各营养器官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的氮素显著转移贡献的,且中麦578茎+鞘在生育后期的氮素转移较快,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较大。在N3处理下,中麦578对氮素的转运和利用效率均高于同水平处理下的泰山27,说明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氮肥追施时期和比例下的花后氮素转运能力不同,主要与品种基因型有关。不同氮肥追施时期和比例对2个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影响也不同,泰山27和中麦578的籽粒产量均为N2处理最高。2个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在不同氮肥追施时期和比例下均达到优质...  相似文献   
73.
针对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评价方法较为薄弱及其驱动机制不明的问题,构建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维度的洪水灾害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秃鹰搜索算法改进投影寻踪模型(Projection Pursuit Model Based on Bald Eagle Search Optimization Algorithm,BES-PP)。基于此,利用BES-PP模型对佳木斯市2003-2020年的洪水灾害恢复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佳木斯市的恢复力水平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2006年)恢复力平稳上升但是水平较低,第二阶段(2007-2013年)恢复力水平出现明显波动,第三阶段(2014-2020年)恢复力快速上升并最终达到较高水平。为分析其驱动机制,利用BES-PP模型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经济维和自然维权重分别达到1.211 68和0.932 42,其平均权重分别达到0.302 92和0.310 81,远高于社会维和技术维。表明自然维和经济维的指标对洪水灾害恢复力具有较高程度的影响,应当重视自然及经济因素在规避洪水灾害中的重要作用。为验证BES-PP模型性能,引入了黏菌优化...  相似文献   
74.
针对玉米秸秆高含水量、易吸水影响燃料燃烧及存储性能等问题,采用低温连续热解玉米秸秆工艺制备220、240、250和270 ℃的生物炭,并对接触角、疏水性能和抗真菌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低温炭化工艺能减少亲水性含氧基团,降低其含水率和吸水性能;生物炭的疏水性能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强;240和270 ℃的生物炭表现出较好的抗微生物霉变性能。  相似文献   
75.
基于固相微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GC-MS)检测双斑长跗萤叶甲危害前后棉花叶片的挥发物。以期明晰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危害对棉花挥发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健康的棉花叶片中总计检测到挥发物40种,主要为醇类、酯类、酸类、萜类和酮类等;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后6、18、24、36、48 h分别检测到18、23、19、20、13种挥发物。挥发物中3-已醛、1,3-丁二烯醇、α-蒎烯、β-紫罗酮、棕榈酸等28种挥发物在双斑长跗萤叶甲取食危害后消失;β-月桂烯、β-罗勒烯、橙花叔醇等12种挥发物在取食前后均有所释放;β-蒎烯、正十五碳醛、β-檀香醇等12种挥发物则在取食危害后产生。棉花叶片在受到双斑长跗萤叶甲危害前后,萜类和醛类挥发性物质变化较明显。危害后各时间段收集到的挥发性物质中均以萜烯类为主,其次为醇类和醛类挥发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