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探讨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及其对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以表皮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微量板半定量法测定其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以去离子水和氯化钠检测小花棘豆生物碱对细菌细胞壁的渗透能力影响。结果表明,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其MIC和MBC分别为1.6mg/mL和3.2mg/mL,1~1/4MIC的小花棘豆生物碱可明显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而且1~1/8MIC的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细胞壁的渗透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说明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具有抗菌作用,对其生物膜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2.
为了探索苦马豆素(SW)人工抗原SW-BSA免疫接种后对和田羊的保护作用,试验通过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SW-BSA免疫和田羊后血清抗体效价的变化,并检测试验羊血清E-玫瑰花环率的变化,以及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α-甘露糖苷酶(AMA)、肌酐(CRE)活性的变化,同时检测试验组尿液和血液中有无SW。结果表明:SW-BSA可以诱导和田羊产生高效价的抗SW抗体,而且这种高效价保持的时间较长,机体E-玫瑰花环率显著上升;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AST、ALT、AKP、LDH、AMA、CRE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尿液和血液中均未检查出SW。说明合成的人工抗原SW-BSA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3.
为了进一步评价盐穗木的营养作用,在营养成分测定的基础上,取盐穗木鲜样、干样分别按50%添加于卡拉库尔羊饲料中,对羊瘤胃内pH值、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和菌体蛋白浓度进行测定,并研究它们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穗木干样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较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在除了4,12小时之外的时间点盐穗木组羊瘤胃液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采食后4小时时达最低值;在除了4小时之外的时间点,鲜喂组、干喂组NH3-N值比对照组高,鲜喂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干喂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高于对照组;鲜喂组乙酸/丙酸比值较高,3组均属丙酸发酵类型;与对照组相比,2个试验组羊瘤胃内菌体蛋白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盐穗木的药用性能,试验将盐穗木全草经乙醇提取得到总浸膏,结合药敏试验对其进行效价测定.结果表明:盐穗木总浸膏对大肠埃希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酵母菌、链球菌、普通变形杆菌无抑菌作用;不同季节盐穗木总浸膏的抑菌活性无差异.进一步提取得到有机酸、生物碱、酚类3种物质进行试验,结果有机酸与...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介绍了特克斯县哈萨克羊的品种资源、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存栏数、分布状况、生产性能、品种形成与发展等方面的基本概况,并就该品种的存在问题与产业化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供畜牧工作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6.
探讨苦马豆素对家兔脑组织一氧化氮(NO)、环磷鸟苷(cGMP)和游离谷氨酸(Glu)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苦马豆素的毒性作用机理。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含苦马豆素30mg/kg)、Ⅱ组添加30%(含苦马豆素60mg/kg)、Ⅲ组添加45%(含苦马豆素90mg/kg)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后14、35、70d每次每组随机采集2只家兔的全脑,检测家兔不同脑区NO、cGMP和Glu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从35d起,试验Ⅰ组家兔大脑、小脑、丘脑及海马的NO、cGMP及Glu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家兔大脑、小脑、丘脑及海马的NO、cGMP及Glu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3个试验组脑干中3种物质含量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一试验组中小脑3种物质的含量变化较海马、大脑和丘脑明显。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苦马豆素对家兔脑组织NO、cGMP及Glu含量有显著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小脑、海马、大脑和丘脑是苦马豆素作用的靶区,通过影响这几个脑区信号转导而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盐穗木抗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及纯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属藜科(Clmopodiaceae)盐穗木属(Halo stachys C.A.Mey)盐生植物,在我国主要产于甘肃河西走廊沙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焉耆盆地、吐鲁番盆地,天山北麓也有分布但明显减少。盐穗木是盐生、旱生稀盐多汁半灌木,对盐分适应性极强,是盐土荒漠主要植物之一。国内学者从多个方面对盐穗木做了初步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文献资料,但基础性研究尚少。  相似文献   
78.
小鼠实验性小花棘豆中毒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3个试验组分别按照每千克体重1、5、10 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63 d后采集小鼠心、肾、肝、脾、肺、脑等组织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显示,小花棘豆中毒可导致小鼠肝脏系数、肾脏系数和肺脏系数增大,脑系数、心脏系数和脾脏系数降低,部分组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镜检发现小花棘豆中毒小鼠大脑、小脑、肾脏、肝脏、脾脏等组织细胞空泡变性,部分神经细胞肿胀,胞浆空泡化,且HE染色变淡。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对小鼠组织器官有显著影响,并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小花棘豆中毒可引起机体组织器官广泛性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79.
探讨小花棘豆对和田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小花棘豆的毒性作用机理。将12只和田羊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组分别按10g/kg和20g/kg的剂量饲喂小花棘豆,至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前及攻毒后每隔7d取瘤胃液,检测瘤胃液中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试验羊瘤胃液中总细菌数、白色瘤胃球菌数、黄化瘤胃球菌数、纤毛虫数、内毛虫数和双毛虫数极显著下降(P〈0.01),并与小花棘豆中毒呈现较强的相关性;而瘤胃液中厌氧真菌数、产琥珀酸拟杆菌数和等毛虫数与小花棘豆中毒无明显相关性。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可显著影响和田羊瘤胃纤维素分解菌和纤毛虫数量,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80.
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施氮量、种植密度等主要栽培措施的互作效应,往往使氮肥利用效率难以估计和评价,定量分析施氮量和密度互作下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NUE) 响应的生理过程,对玉米高产氮高效栽培具有参考价值。 【方法】以郑单958为材料,在3个种植密度 (4.5、7.5和10.5万株/hm2) 和3个施氮量 (N 0、150和300 kg/hm2) 条件下进行田间试验。在14叶展期 (V14)、吐丝期 (R1)、灌浆期 (R3) 和成熟期 (R6) 取样,采用长宽系数法测定叶面积后,将样品分为叶片、茎秆 (含叶鞘、雄穗) 和雌穗 (R1、R3);在成熟期,将样品分为茎秆 (包括叶片、茎鞘、苞叶、穗轴) 和籽粒两部分,记录干质量,测定植株及籽粒全氮含量。分析了玉米碳氮积累与产量形成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关系。 【结果】与N150相比,N300既没有提高玉米群体碳氮积累总量,也没有提高个体生产能力,氮肥利用效率较低;N150和D10.5条件下,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最高,说明减氮增密是协同提高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施氮和增密的氮素积累优势主要受V14—R3阶段干物质积累的驱动,且这种关系在花前V14前后就已经建立。V14—R3阶段干物质积累速率与氮素积累速率呈显著正相关,施氮和增密明显促进氮素积累对干物质积累的响应强度。施氮和增密下玉米以花前较低氮浓度获得较高氮积累量,也说明其花前氮积累是以花前大量茎叶干物质积累为前提,花后氮积累则主要取决于雌穗干物质积累。氮密互作对氮收获指数 (NHI) 无显著影响,而适宜施氮和增密显著提高HI,说明减氮增密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效率,而与籽粒中氮素分配多少无关,主要取决于籽粒中干物质分配的多少。 【结论】施氮量和密度互作通过影响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氮积累量影响氮肥利用效率。合理减氮增密通过促进V14—R3阶段作物生长率和花后物质生产,驱动充足的氮素积累和干物质分配,实现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